11月8日上午,梅州松口印象酒店开业庆典在松口镇举行。这座位于梅县区松口镇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中心的酒店,由百年历史的旧港务所改建而成。设计概念来源于客家围屋和“下南洋”的航船,材质以木构、砖墙、松土夯墙、青瓦为主,空间元素采用拱、围屋、青瓦、纹样等,既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融入了松口镇的历史元素。
梅州松口印象酒店开业。王雅 摄
该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既能满足游客吃住游玩的需求,又将成为展示客侨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的新平台、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窗口,力争打造成松口古镇未来发展的新支点。项目投资方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松口印象项目将成为松口镇的一张新名片,有利于加快推动古镇核心区整体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从而丰富古镇特色业态,让古镇更加可赏、可游、可玩、可居。
广东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钟挥锷,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许波,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等参加开业活动。
倾心帮扶
引入高质量品牌标准管理
石板老街、南洋骑楼、斑驳老楼、民国风码头……坐落在梅江河畔的松口镇,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熠熠生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从这里走出了百万名华侨,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无数客侨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更是海外华人寻根觅源的心灵港湾。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进松口印象民宿项目实施,希望以此加强松口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5月9日,计划投入资金1267万元的松口印象项目,在松口镇移民广场启动。资金全部来自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帮扶支持,旨在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松口镇配套功能,从而丰富古镇特色业态。
项目所在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由中国移民纪念碑、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组成。矗立在移民广场的移民纪念碑名为《家园》的主题雕塑,由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何柏俊设计,内涵为纪念19—20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2013年10月13日,这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广场正式落成,成为中国大陆目前唯一的移民纪念广场。
从松口镇“下南洋”的客侨众多,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大多从位于松口镇老街的“火船码头”出发。“火船”即蒸汽船,该码头是海外华侨记忆中的起点,历史上的客籍华侨漂洋过海多由火船码头登船,沿韩江转汕头直下南洋谋生。在松口的鼎盛时期,火船码头附近拥有1000多家商铺,每天多达300多条船停泊于此,6000多名旅客在这里登船,见证了华侨背井离乡、远涉重洋的悲欢离合。
松口印象酒店项目的总体设计概念,便吸收了客家传统文化和客侨“下南洋”的历史文化,通过修缮改造的方式,将其打造成一座集山歌之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展陈空间,和客家风情体验区于一体的特色酒店综合体。项目紧邻移民广场,南侧望江,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由白天鹅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运营,引入高质量品牌标准和规范化管理模式。
修旧如旧
“绣花功夫”打造文旅精品
松口印象项目的设计采用传统客家风格和现代简约风格相结合,配套设施丰富,有停车场、客房、庭院、餐厅、大堂吧、书香吧、星空吧、展览馆。居住在此的游客,在欣赏移民广场美景、梅江江景的同时,也能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其中餐厅提供地道的客家美食和松口美食,并设有露天用餐区域,让客人在感受客家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独特的客乡美味;展览馆则展示客家文化和松口古镇悠久的历史,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客家文化和松口古镇的窗口。
“在松口印象酒店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调动集团下属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白天鹅装饰公司的精干力量,以‘绣花功夫’对建筑进行修缮改造。项目修旧如旧,很好地保留了原貌,保留了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又对内部空间进行优化提升,赋予新的内涵,注入现代化酒店服务设施,让这座百年建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许波表示,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一如既往做好纵向组团帮扶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力量,力所能及地为梅县区文旅产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崔毅表示,松口印象酒店的建成运营为梅州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应,也标志着千年古镇——松口镇的保护开发迈出了重要步伐,有利于加快推动古镇核心区整体改造提升,完善配套功能,丰富古镇特色业态,让古镇更加可赏、可游、可玩、可居,将成为展示客侨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的新平台、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窗口,成为松口古镇的一张亮丽名片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真心期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梅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更多的企业鼎力支持松口古镇开发利用,深度参与梅州“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努力打造更多“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示范窗口。
温助民表示,松口印象酒店建成开业,开创了“加强协作帮扶、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梅县模式”,梅县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弘扬“客家先贤下南洋”敢闯敢试的精神,聚焦松口典型镇、梅县典型区建设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村庄建设、美丽圩镇建设、古镇核心区复原“三大行动”,加力提速松口古镇保护开发,努力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衷心希望省、市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加大关心支持力度,立足梅县所需、自身所能,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向梅县区“百千万工程”聚集,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文旅融合新亮点。
■相关
“松口方案”治“三线” 古街变身风景线
作为梅县区“丙雁松”(即丙村镇、雁洋镇、松口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支点之一,松口镇的古镇保护开发备受瞩目。围绕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总目标,松口镇实施村庄建设、美丽圩镇建设、古镇核心区复原三大行动,全力攻坚。
松口印象项目所在的区域即是当地人俗称的“古街”,依梅江而建,保存着大量老建筑,也是保护开发的核心区。围绕这一区域,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积极探索古镇保护开发利用新模式,吸引社会资金盘活连片骑楼、火船码头、松江大酒店、移民广场、元魁塔、南寿峰等景点,打造新的精品游线。
开发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古街的“三线”治理。
“‘三线’违章跨越、搭挂涉电安全隐患是供电企业遇到的最为常见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也是整改难度较大的工作之一。”南方电网广东梅州梅县供电局松口供电所所长杨文炎介绍,为彻底解决困扰古镇开发保护的“三线”难题,梅县区通过党委统揽、整线成片、多方联动、建管并重的“四突出”组合拳,点上突破、面上发力、串珠成链持续美化“天际线”。在维持松口古镇原有风貌基础上,将电网改造融入古镇元素,率先打造整线(成片)标准化治理的“松口方案”。
通过因地制宜设计低压供电线行走向、针对性制定“一户一方案”进线方式、融合电力管道与建筑色调、消除跨街飞线等措施,古街的“三线”治理实现“隐藏式”布局目标。梅县区、松口镇两级党委、政府先后多次牵头召集管线单位现场办公,对松口古镇新城路、中山街等沿线144处“三线搭挂”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并加装通信线槽等,实现供电线路与通信线路有效隔离,使古街达成“总体美观、安全有序”的目标。松口古镇的供电质量水平,也因此得到全面提升,获得当地居民的赞誉。
改造镇圩风貌,是梅县区全面提升松口面貌的其中一环。按照从山到路、从村到镇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思路,梅县区把松口镇村建设与产业振兴、乡村治理、文旅融合等结合,实施梅江松口段、横东到圩镇道路沿线添花增绿工程,建设省道S223线松口大黄村至雁洋雁上段绿美景观廊道,培育壮大金柚、文旅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兴产业,切实推动古镇老街更有特色、产业发展更具活力、乡村风貌更加美丽。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李廷睿
通讯员 刘莹莹 冯森达 吴碧芬 王雅
编辑 马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