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身高越高,寿命越短?真的吗?男性身高多少才算达标?
“你们听说了吗?身高越高,寿命可能越短呢?”一个声音在公园的凉亭里响起,正在附近散步的李伯恰巧经过,好奇地凑了过去。
李伯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一直都以自己的身高为傲,180厘米的大高个儿,在老朋友堆里总是那么显眼,可现在,这个突如其来的说法却让他心里犯起了嘀咕。
“哎呀,你说的这是真的吗?”
“我也不确定,就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的,说是有什么科学研究,身高高的人,心脏负担重,可能会影响寿命。”
……
李伯听到这话,心里更是五味杂陈,难道说,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身高,竟然成了健康的隐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高和寿命的关系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都追求理想的身高,但身高是否真的与寿命有关呢?
01
身高可以预测?为什么老了身高就变矮?
身高的变化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的现象,从出生到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可能会逐渐缩水。
2020年,《柳叶刀》发表的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人的身高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5.7厘米,女性为163.5厘米,位居东亚地区之首。
这一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身高的关注,从年轻时的“如何长高”,到老年后的“为什么变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高的70%-80%是由遗传决定的,实际上,身高在儿童时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进行预测:
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公式中的±5厘米体现了后天因素的影响,运动、饮食、睡眠等都会对身高的最终结果有所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身高的最终定型通常发生在女性14至15岁、男性16至17岁时,这个时候骨龄已经基本接近最终身高的95%。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身高也会有所变化,到了老年期,很多人会感受到“人老矮三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脊柱的老化,尤其是腰椎的退化。
专家指出,腰椎、胸椎、颈椎的老化会导致脊柱的整体萎缩,进而引起身高的减小。
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它可能会引发腰部及腿部的放射性疼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02
身高可以决定寿命?男性女性最佳身高是多少?
2021年,郑州大学和深圳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24个不同人群的280多万个样本,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身高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一个U型关联模式。
这意味着,身高并不是越高越好,反而在某个身高范围内,死亡风险更低。
具体来说,研究发现女性身高大约158厘米、男性身高大约174厘米时,死亡风险最小。
此时,女性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3%,男性则降低47%,这一结果打破了很多人对于“个子高,身体更强壮,寿命更长”的传统认知。
那么,为什么矮个子似乎能更长寿呢?研究者提出了两大原因。
1.矮个子可能拥有“长寿基因”,科学家发现,矮个子人体内FOXO3等位基因的比例较高,这类基因被称为“长寿基因”,有助于延缓衰老,促进身体健康。
2.较高个子的人体内细胞数量更多,这增加了基因突变的风险,使得患癌症的概率更高。
03
除了身高,中老年人还要稳住这3个寿命指标
进入中年,身心的负担逐渐增加,生活和事业的压力让很多人忽视了对健康的关注,然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对于长寿至关重要。
除了身高,下面这3个关键指标,中老年人也要特别关注:
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维持血液的凝固功能,血小板减少会影响凝血功能,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出血。
统计数据显示,每十万人中大约有5-10人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并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
研究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3.21%,而80岁以上超过10%,保持良好的脑力活动,有助于延缓记忆力的衰退,降低痴呆风险。
身高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体重指数,合理摄入营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适当的运动都是长寿的秘诀,让我们拒绝“身高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健康长寿的人生。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