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不仅带来了凛冽的寒风,同样带来了很多职业健康问题。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提醒,了解冬季职业健康知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确保我们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状态至关重要。
版权库图片
冬季气温降低,很多用人单位为了抵御严寒,常常紧闭门窗,关闭通风设施来保持室内温度。这就造成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一氧化碳、苯系物、三氯甲烷等有害气体蓄积,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升高,成为导致职业性急性中毒的隐形杀手,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还有部分企业临近年底突击生产,组织劳动者加班加点作业,导致管理混乱,所使用的有毒物质随意乱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
用人单位应在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的同时加强工作场所有效通风,定期检查排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密闭作业场所需保证足够的新风量,非密闭的作业场所要注意通风换气。冬季工作场所要慎关门窗,更要严禁密闭门窗长时间作业。
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即为低温作业。长时间的低温作业可能会导致体温过低、冻伤等一系列冷损伤,不仅会引起皮肤的红肿、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组织坏死,影响肢体功能。
发生职业性冻伤的主要因素是低温、高湿度和强风。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体热量会不断散失,高湿度的环境会加速热量的传导,强风则加速皮肤表面空气流动使热量散失更快。
在寒冷天气,用人单位尽量安排户外工作者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合理规划工作路线和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严寒环境中。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可以避风的休息区域,供劳动者休息取暖。向劳动者提供合适的职业防护服装,要保暖性好,具有防风防水功能,特别要注意保护容易冻伤的部位,头部采用佩戴帽子护耳等保暖措施,肢体末端采用佩戴防寒手套防寒靴等措施。
劳动者还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适时调整劳动姿势活动身体,防止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一旦发生冻伤,及时采取快速复温措施并避免感染,严重者应及时送医。
劳动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企业做好空气流通管理工作,不要因为觉得寒冷就擅自关闭通风设施,在发现车间内空气流通不畅或有异味时,应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从事低温作业时避免饮酒后上岗,作业时正确佩戴个人保暖防护用品,劳动强度不要过高,防止过度出汗,一旦出现肢端疼痛、寒颤等低温危险信号,应引起重视,甚至终止作业。
责编|陈紫寅
校对|王 一
微信改版啦
现在刷到我们的 摸鱼 科普贴全凭缘分
没有星标的订阅号推送会延迟
并且只能看到标题和小图
大家记得把 健康河南 “星标3连” 哦~
下面的知识也不错 一起来共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