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投稿】预防精神残疾,共筑健康未来:全国残疾预防日

文摘   2024-08-27 11:17   上海  

全国残疾预防日
预防精神残疾,共筑健康未来






2024年8月25日即将迎来主题为“预防疾病致残,携手迈向健康未来”的第八个全国残疾预防日。

随着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在众多致残疾病中,精神障碍所致残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精神障碍疾病因其独特的病理特性,对患者的社交互动、认知能力构成了深远影响,加剧了他们在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以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挑战。


精神残疾的定义及影响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导致心理功能异常和社会功能有缺陷或受损,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的状况。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因精神障碍所致残的患者约占当时残疾人口总数的10%,最近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精神障碍的致残率高达31.95%。给患者及社会均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预防精神残疾,我们能做些什么?

1. 提高精神健康意识:加强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鼓励人们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2. 促进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困扰和问题。鼓励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护心理健康。

3. 早期识别和干预:加强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精神障碍患者。对于已经确诊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残疾。

4. 综合治疗和康复: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社交功能、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社会活动,提高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加强社会支持:建立和完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医疗支持等。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排斥,营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6. 专业培训和教育:对精神障碍照护者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照护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对照护者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生活压力。

精神残疾的评定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WHODAS 2.0),对认知、活动、自我照护、与他人相处、与生活相关的各项活动、社会参与6个方面(共36题)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精神残疾分为四个等级:

1. 一级:WHODAS 2.0值大于或等于116分。

2. 二级:WHODAS 2.0值106-115分。

3. 三级:WHODAS 2.0值96~105分。

4. 四级:WHODAS 2.0值52~95分。

照护者面临挑战和困境:

由于精神障碍存在难治愈、病情迁延、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相当一部分患者都存在照护的需求。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照护任务,照护者往往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不仅需要负责日常生活照料,包括个人卫生、饮食和穿衣等基本需求;同时,还需具备情绪与症状管理能力,以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病情复发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还需要帮助患者做好药物管理,确保患者遵守医嘱,正确服用药物。

照护者的挑战远不止于此。长期面对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以及可能发生的伤人或自伤行为,照护者极易产生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加之社会对精神障碍的污名化,使得照护者常常感到“病耻感”,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能为精神障碍及照护者做些什么?

照护者的支持和自我照顾对于维持患者的健康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1. 提高疾病认识和理解:倡导全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包容和尊重,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精神障碍是可以治疗并达到临床康复状态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2. 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资源:由专业人员为照护者提供培训,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及效率。包括情绪管理、沟通技巧、药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网络,如心理热线电话、健康知识讲座等,以便照护者寻求帮助和分享经验。

3. 提供社会支持缓解压力:除专业医疗机构外,可以寻求社工、社区精防工作人员的帮助。在社区内建立支持小组或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社交活动和康复训练的机会,促进患者生活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尽可能确保他们社会功能。

4. 关注照护者的心理健康:认识到照护者在照护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鼓励照护者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活动。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7%,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院、社区、家庭共同提供支持和帮助,使患者能够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疾病对其生活的影响,最终实现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在这个全国残疾预防日,让我们携手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共同迈向一个更健康、更包容的未来。


投稿作者及所在单位介绍

作者:万婷,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7年,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病区护士长。发表论文数篇,科学生活杂志发表科普文章1篇,大众健康发表科普文章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单位: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是一家集医、教、研、防、康复于一体的二级专科医院,创建于1964年,为区级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中心。医院目前的收治规模、诊疗设施和医护力量居本市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前列。2014年医院正式通过登记评审,成为“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是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普陀区文明单位和上海市“花园单位”。



市内

6006106

021-34773750


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
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的宗旨是依据《精神卫生法》和《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心理卫生服务,协助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实行行业自律,代表本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利益,团结和教育会员,提高会员职业素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