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脉络、面临形势与改革建议

政务   2024-10-11 16:40   北京  
































































点击“中国财政”即可关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脉络、面临形势与改革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 费太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现代管理学院 江洁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孕育出来的重大制度文明成果,通过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机制,有效分散社会生活风险、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和谐。因此,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为现代化国家的“标配”和重要标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构建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应有之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社保制度具有附属性、差异性、封闭性等特点。附属性,即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制度进行论述,是包含在与工资制、工分制相关联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整体福利形式中。差异性,即城乡形式各异,城市中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职工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所有福利进行统一管理;农民的福利来自于生产队等集体组织。封闭性,即计划经济体制下呈现了各单位封闭运行和对自己职工福利待遇负责的机制,社会保障形成了机关事业单位保障、企业保障和农村集体保障为主的保障形式。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保障改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而相应推进。这一时期社保制度建设具有显著的配套性、应急性、探索性等特点。配套性,即改革的内容从单位保障到社会缴费保险,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应急性,即随着改革的深入,为防止和应对出现大量下岗工人,快速建立起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性,即中央确定了一些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具体操作方面不少由地方自行试点,因此各地的相关社保制度并不完全一致。

进入21世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呈现功能更全、制度更规范、覆盖面更广等特点。功能定位上,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制度,上升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制度体系上,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推进,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框架。保障范围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从企业职工扩展到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初步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其他主要保险覆盖面也快速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呈现优化制度框架、完善基本制度、改进运行机制等特点。一是优化制度框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适时调整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保障层次结构,进一步明确基本社会保障的功能定位,形成保障层次更丰富,基本保障更具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二是完善基本制度,改革医疗保障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改进职工社会保险适用性,让各类灵活就业群体能够加入保险体系。三是改进运行机制,建立相关社会保障项目的统筹协调机制,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制度,畅通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等,形成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77亿人,覆盖97.4%人口。待遇水平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基金管理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也有效发挥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积极作用。

客观环境的深刻变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带来新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人口等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群众在公共服务需求上还有许多新期待。新方位、新阶段、新任务,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征程中,需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变化,谋划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

社会结构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人口,从非均衡发展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带来经济格局、劳动力流动、人口分布的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数亿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工作但是没有城镇的户籍身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城镇化人口与异地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诉求需要积极满足。
就业形态多元。新技术、新产业革命对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就业形态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产业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创新变化。通过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形态数字化、产业组织平台化、组织治理扁平化,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改变生产组织方式以及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各种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方式等,给依靠传统劳动关系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新挑战。
群众需求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层面已经不只是温饱与小康,而是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希望有更良好的教育、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等。这对社会保障的供给水平、层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口规模减少。我国人口呈现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水平大幅上升的趋势。按照联合国报告预测,我国人口会长期负增长,2050年和2100年分别下降至12.6亿和6.33亿。劳动年龄人口相应下降,2035年和2050预计分别降到8亿和7亿。生育率快速下降,2023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0左右的超低水平。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预计到2053年将超过35%。与人口形势相对应的是,我国还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正处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将导致公共支出风险的增加。
基金缺口扩大。人口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当前与未来参保与领取养老金人群比例的变化。未来参保在职职工人数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职退比逐年下降:2023年职退比约为2.8:1,如不采取改革措施,预计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1.03:1,在职职工赡养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退休职工人数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重的增加,给基本养老金带来巨大压力。劳动力人口的跨区域流动也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区域性不平衡。
财政负担加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金财政负担逐渐加大。根据现行规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缴费部分需要财政进行补贴,参保人群的基础养老金也由各级财政直接负担。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演变,待遇领取人数不断上升,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还将持续     加重。

主要政策建议


(一)改革完善社保制度架构。一是建立“1+N”养老金制度。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金,外加补充养老金制度体系。政府将第一支柱养老金明确为“保基本”,同时发挥市场在丰富完善养老支持体系上的积极作用。二是确保人群全覆盖。重点是将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尚未获得社保支持的居民纳入社保支持范围。

(二)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对社保基金的影响。一是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解决当期各地基金不平衡和缺口问题。二是扩大缴费人群,促进青年、女性就业,让更多灵活就业群体加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多种方式增加缴费人数。三是定期评估测算最低缴费年限。坚持年度或定期动态精算,测算最低缴费年限和缴费额并及时调整优化。四是研究细化分类延迟退休方案。根据工作性质并结合劳动者人力资本储备、身体情况和个人意愿,推出人性化延迟退休方案。积极创造发挥余热的条件、环境和政策导向,优化老年劳动者再就业的社会基础与匹配性。
(三)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水平。目前,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养老金制度安排决定个人养老财富预期,是影响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老人能否安享晚年的物质基础。未来,通过政策引导缴费、提高养老金收益水平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水平。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17期
责任编辑:张小莉
值班编辑:姚文萱
排版制作:姚文萱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中国财政
财政部主管的中央级财经媒体,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我们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与财政改革同行,致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