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头悬”,语出《十三势行功歌诀》中: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内功经》说:上提玉楼,提玉楼者,耳后高骨;
形意拳有:熊有竖项之能;
王芗斋先生云: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
普通拳师所教:收颌、虚领上顶。
由上述所述可知,“顶头悬”是拳门各家共有之要
点,属于身法中的问题。
传统拳术身法要求:人身天地乾坤定位,头圆象天,足方似地,腰为人才;腰下松胯,溜臀,腰上拔背,上至百会穴,下至会阴穴,成身弓弓背开张之势。百会至会阴一轴上下贯穿,乃身弓之弦。
要成此身弓之势,身体必然要做调整,上有虚领顶劲,下有尾间中正,再配合含胸、气贴背、虚胸实少腹、沉肩坠肘、曲指坐腕、疾步坐马、身置两腿中间,劲势前三后七诸法,全身之法就齐备了。而“顶头悬”,则是对虚领顶劲状态的描述。
然而上述各家所论,虽皆是“顶头悬”之意,但又未对其精义详解,以致往往使后来的习拳者不知遵从何法为是。而欲达“顶头悬”之境,要先明白此三字之义。为了叙述方便,首先从“头”字论起。
头,在全身乃诸阳之首,起着全身虚灵动变的领气主导作用。古拳谱《易筋经·论头》中说:“头圆象天、为诸阳之首,为聚髓之海,为任督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阴阳入扶全视乎此。此处合则一身之气俱入,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气之结聚落点有一定之处,不可不知”。此说对头的作用论之甚详,其关键之处即一“合”字,也就是头的位置要摆正,头不正,则一身不正;头正,则一身自正。那么,头圆象天,处于什么位置才是正呢?这就需要再论那个“顶”字了。
顶,即头的最高点,亦可称为“绝顶”,只有使这一“绝顶”处于一身之最高点,头才可以谓之“正”。而这一最高点,按传统拳术身法的要求,则是在“百会穴”的位置。故“顶头”之说,就是将百会穴置于站立时头的最顶端位置,印平常所说的“微收下颌,虚领上顶”。此处的“虚领”,就是颈项的放松,才能做到将百会自然地放置到头的最上顶位置。“玉楼上提”、“项直顶竖之功”等等,所论虽文字有别,然其意思相同,关键在颈项“虚领”不僵,自然能做到百会穴置于头之最高顶点。
而把百会穴置于头之最高顶点的“顶头悬”,必须与“尾闾中正神贯顶”共同考虑。此处尾闾是明说,暗指会阴穴。会阴穴,按传统拳术说法,乃藏精之所。百会穴由于虚领顶劲而置于头之最高点,表示头自中正。会阴穴由于尾闾中正,乃身法中的最低中正点。百会、会阴一阴一阳,上下遥遥垂直相对,成身弓之弓弦,表明“身弓蓄势”已备,丹田气海即在此子午垂直的中轴线上。丹田内的纯阳之气,乃能上至百会,下达会阴,即下通精所,上达神舍。古拳论认为“神者,一气伸而明者谓之神”,故知“神即是气,气即是神,神气本一”,故此可知只有“尾间中正”才能“神贯顶”。故前人有云:内气升至百会,全身轻灵如羽;内气沉聚会阴,全身沉势如山”;古拳论云:“全身由一神领起,则无懒骨。”
由以上分析可知,神贯顶和顶头悬的“顶”字,都是头顶之顶的名词,非顶力之顶的动词,那些虚领顶劲、项直顶竖之类,其顶字亦是名词之意。
上述所解,只是明确了“顶头”二字的意思是将百会穴置于头部顶端位置,表示头的中正,然而仅仅位置摆正确了是不够的,还要讲求头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处在这个位置上。在这里,关键是一个“悬”宇。
什么是“悬”,悬什么?有说百会要悬,有说身如绳悬,恐怕都未必准确。传统拳术所说的内气神贯顶和外形的顶头悬,皆是松静自然的虚灵功夫,皆属用意,非是用力。
将百会穴置于头之最顶端位置,表示头自中正。而头中正,尚需颈项虚灵松静,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一是便于内气运行,二是在较技攻防中,头不动,面身子自能左右转动敏捷,可有身法横竖奇正任意变化之用,故知谱中“满身轻利顶头悬”之语,更有深刻含义。而要达到此境,则要求颈项松静虚领,若有似无,头如悬空而置,此即“悬”之妙义(汉语中“悬”字多义,悬挂之“悬”,是借助于绳子之类使物体附着于某处一点或几点;而悬浮之“悬”则是悬空,无所依倚的意思。在此提及,并非是咬文嚼字,因为细细体会,两者确实是有区别的)。
初习练功,虚领顶劲也好,玉楼上提也好,项直顶竖也好,都是先完成将百穴置于头之最上顶端部位,做到了,便是表明“头已中正”了。但全身的僵拙之力未退净,尚不能做到满身轻灵便利。
推荐阅读
丹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传丹田功为本,适合太极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练习者参研。
课程介绍
丹田功是传统武术尤其内家拳的核心训练功法。在过去一直都是秘而不传的,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传承。一些拳谱中也有“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的说法。所以导致了很多武术爱好者虽然听说过丹田但并没有正确的认知,或者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承,甚至曲解了丹田。本课程讲解的丹田功源自山西戴家心意拳,丹田功的练法是科学完整且朴实无华的,而拳法和器械皆是由丹田功衍生出来的。本课程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步步的把丹田功的基础练习方法教给大家。
课程列表
一、浅释内家拳丹田功之秘
1、什么是丹田功?丹田是哪里?
2、为什么要练丹田功?丹田功的作用和独特之处
3、如何入手去练习丹田功?丹田功的练习步骤介绍
二、身法是丹田功入手的第一步
身法是丹田功入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正确的身法是练出丹田的前提。本节课程详细讲解练习丹田功的几个身法要领,并通过动作讲解来配合身法练习。
三、丹田贯气法——丹田功的核心机密,拳谱曰:混元一气吾道成
丹田贯气法是丹田功的核心内容,不会贯气法则丹田无法真正的聚气,丹田气不充足则丹田功有名无实。心意拳/形意拳等拳谱曰:混元一气吾道成。过去老拳师对此秘而不传。所以至今很多练习者都只停留在腰、胯、脊椎等基础身法运动阶段,甚至有的人对丹田气闻所未闻。本节课程按古传之法详细讲解丹田贯气。
四、丹田运转法——如何发动丹田气,内家拳产生的根源
丹田气足之后,如果不会发动丹田气,则丹田也是“死”丹田,所以必须会运转之法。这也是内家拳法产生的根源,内家拳是由内而外练习的拳法,内家拳是先由内后有外,根据丹田运转的侧重方向不同和拳理差异而形成不同拳法。本节课程以心意拳基础为例讲解如何以气催动丹田运转。
五、养丹田——如何高效的提升丹田功夫,丹田养就长命宝
心意拳、形意拳等拳谱中讲“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那我们平时该如何养丹田呢?本节课程会教大家如何利用生活中碎片化时间,高效的提升丹田功夫。
六、检验丹田功正确与否的十个身体特征
丹田功练的正确与否有没有标准?怎么自己检验练的对还是错?本节课程总结了十个身体特征,供大家参考研究。
七、丹田功练习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丹田功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训练计划方面的建议。
学习方式:扫描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加入学习《丹田功秘法》。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我们尊重原创,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创作与分享!共同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