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开发上线仨产品,体验还很好,咋做的?

科技   科技   2024-11-27 07:52   河南  

实现用户需求,是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尺。

基于第一性原理,镜同学始终认为,产品的价值不在于它多么复杂的逻辑或技术多么先进,而在于它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否能够让用户“乐在其中”。

当然,产品价值应该是用户视角,否则就很容易演变成盲目自嗨,“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并非个性,而是尝试撬开设计之门的错误姿势,也是很多初阶产品同学最容易犯得错误之一。

镜同学昨天参加了一个需求评审会,会上有个产品的新功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这个功能主要是为平台的用户(C端服务人员)做算法排名,该产品经理主要参考了某社区帖子排名的算法。

客观上,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他设计的业务逻辑非常有“含金量”,技术逻辑很复杂,开发实现起来肯定也很有挑战性。

果然,研发听后直摇头,有的说实现不了,有的说能没有必要这么做,于是产研就开始battle,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我们重新回到用户实际价值场景来看,却猛然发现偏离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因为我们这个场景是低频运营需求,压根就不需要做很高深的算法,简单几个要素做优先级排序就足够了,这是典型地把简单事情复杂化了。

镜同学相信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这类“故意”把设计弄复杂的场景,我也觉得,类似上述的设计就像是一个精美的花瓶,摆在那里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对用户的日常使用并没有太多实质的帮助。

最后,我们终于回到了设计的本质——用户价值的表达载体上来了,一开始还因为自己设计逻辑复杂而沾沾自喜的产品同学,也逐渐显得尴尬、惭愧。

1、需求驱动产品:复杂与形态不重要

事实上,在当今这个时代,产品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从社交软件到办公工具,从电商平台到在线教育,各种各样的产品类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就像《用户力:需求驱动的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在众多的产品竞争中,真正能脱颖而出的是那些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价值的产品。”

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功能繁多复杂,但却未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是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产品,无论是技术驱动型还是业务驱动,其核心价值的判断标准都应该是用户需求被满足的情况。

咱们作为产品设计师,如果在设计产品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或者自我感觉良好的创意,而忽略了用户的真正需求,那就像是在黑暗中盲目奔跑,很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反之,如果是基于用户需求而展开的设计,不管是什么产品形态,抑或是简单或复杂,都是有效的价值高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需求才是产品价值的北极星,而咱们呢,就是这个产生用户之爱的连接器。

2、基于场景:挖掘、分析用户需求

前几天,我花了3个小时,用coze开发了一款小产品——中英翻译(带语音朗读)。

产品虽然很小,但的的确确地解决了我的用户痛点,而这个痛点其实就来源于日常的工作场景。

是这样的,我平时会看一些国外的产品网站,但是咱英文不好,所以就很想在阅读语境中积累学习,尤其是看到陌生的英文单词,不仅想知道中文意思,还想知道发音,怎么读,例句是什么,音标是什么,等等。

我在coze上找寻一遍,没有发现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的智能体,大多数只有翻译而没有语音朗读,有的也没有例句、定义解析。

你看,需求产生了,而且是真实需求。

于是,我就想,既然没有合适的工具,那干脆尝试用AI自行设计一款小产品吧,哪怕这个用户只有我自己,也是非常有效的。

你看,设计的方向就是这样产生的,遵循用户场景,从用户中来,而非坐在办公室里想象,所以说,场景分析对产品定位那可是相当重要。

我最近在读的《体验之道》这本书里也提到过,“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是打造优质用户体验的第一步”。

当然,这个设计很简单,我用了2个小时就实现了该产品的上线。

图-↑ coze搭建的小产品,中英翻译带语音

说白了,产品最重要的还是对用户场景的洞察力,如果不进行场景分析,产品就容易像是没头的苍蝇,可能乱设计功能,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相反的,如果基于场景进行深度调研与分析,就能够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做出更符合用户使用场景的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价值落地。

3、效率,或许是工具产品的内涵

镜同学我在产品森林打团这么久,深知产品价值体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提质增效,是产品重要的朴素价值之一。

咱就拿公众号结尾图片制作这事儿来说吧,以前我都是用 Axure 来画图的,这东西在电脑上用着还行,可要是只有手机的时候就抓瞎了,啥也干不了。

-↑  使用Axure手动生成文章结尾图

用手机来做尾图就很难,效率我很低,后来呢,镜同学就想到尝试做个 coze AI智能体这个小产品,让他自动生成类似的图。

嗯,1小时就开发完毕、实现了上线,说实话这可就太方便了,一下子就把我做图的效率提升了起来。

-↑ coze搭建的小产品:自动生成文章结尾图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我每天都会在几个产品群里发当日日报(坚持5年了),以前也想发个图片日报,但是每次手动改文字效率太低,于是我就开发了个AI智能体,也就1个小时左右就开发完成,每天只要回复“早安”两个字,自动生成日报。

你看,这效率就极大的提升了。

-↑  使用coze智能体,一键生成每日日报图片

其实,在现代这快节奏的生活下,用户对效率是极度渴望的、多一步操作转化就漏掉很多,就像在产品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情况一样。

比如说谷歌的搜索产品,它为啥这么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满足了用户对搜索效率的需求,谷歌不断地优化搜索算法,进行创新设计,让用户输入关键词后能快速得到精准的结果。

从功能优化上来看,它的算法更新都是为了让搜索速度更快,搜索结果更精准,这就是在提升效率方面下功夫。

再比如苹果手机,它的操作界面简洁,各种功能的设计都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快速上手操作,减少操作的复杂程度,这也是一种效率的提升。

《体验之道》这本书里写过,“好的体验设计能够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

说到底,这些产品通过满足用户在效率方面的需求,大大提升了自身价值。

从产品竞争力上来看,这种效率提升带来的用户体验不容小觑——当一个产品能够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任务,用户自然就会更倾向于选择这个产品。

就像我做图的例子,有了 coze 智能体这个高效的工具,我肯定不会再纠结于只能在电脑上用 Axure 做图了。

事实上,用户在比较同类产品的时候,谁能让他更快地达到目的,他就会选择谁,这是市场的逻辑,用户会用脚投票。

所以,我觉得,产品如果能在满足用户效率需求这方面做得好,那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镜同学一路走来,见多了产品价值与用户需求之间不匹配带来的错配,就像开头那些因忽略用户需求而失败的产品案例,咱们应该明白;自嗨式的产品打造那是行不通的。

而效率,往往是用户体验最前沿的感知。

很多时候,很多产品的底层逻辑很简单——满足用户对效率的需求,产品竞争力就上来了。

其实不仅是产品设计需要围绕用户效率的提升,产品同学的日常工作同样是效率至上的驱动,就比如需求调研、竞品分析,一定离不开信息搜索,这就要求高质量的信息获取效率。

-↑ 信息获取效率是产品人的基本素养,写于5年前

从某种意义上讲,效率是产品进步背后的驱动力,就像镜同学设计的快速生成图片日报、一键生成尾图等,这样的小设计,本质上就是基于效率的用户价值的体现。

而基于用户价值的表达,才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心。

最后,镜同学想说的是,不管任何时候,作为产品经理,咱们都要牢记用户需求永远是产品价值的表达内核。

我也认为,未来的产品必定会更加精准地围绕用户需求,不断挖掘、不断创新,因为只有满足用户需求,产品才真正有价值。

老话说得好,“价值交换是商业运行的底层逻辑”。

产品更是如此。

以善念结缘 · 与智者同行


产品大峡谷
七年产品总监,等你集合打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