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老师在影视剧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剧中人物说因为大环境不好,所以自己才发展不好,本山大叔便说了这么一句话:“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2023年已基本过去(之所以说是“基本过去”,是因为我还是习惯用农历来为年终画句号),“不容易”是最近很多人年终总结里的关键词。
客观上,人是环境的反应器,非要说不受环境影响那是睁眼说瞎话,但若只过度强调外部环境影响便很容易低估内在逻辑的力量。
元旦假期我和几个哥们喝酒聊天,席间谈到大环境对打工人的不利影响,有个大学辅修生物的理工男现场分享了一个进化学常识,他先向我们发出灵魂拷问:请问“白蚁”和“蚂蚁”是不是近亲?它们是同一个物种的后代吗?
我们哪懂这些,就凭直觉说肯定是嘛。
眼瞅着他装X成功、一脸高深地吐着烟圈儿说道:不是,尽管白蚁在生活方式和蚂蚁有诸多类似之处,如,拥有繁殖蚁(蚁后)、工蚁以及兵蚁,甚至很多人将白蚁理解为“白色的蚂蚁”,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纲目。
白蚁,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家庭常见的蟑螂多属于此目,不严谨地说,白蚁是蟑螂的后代。
蚂蚁,则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和蜜蜂,胡峰等蜂类关系亲密,不严谨的说,蚂蚁是由胡峰的后代。
你看,蚂蚁和白蚁显然是两个物种的后代,那为何会出现这类的逆常识呢?
这是因为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趋同进化”现象,即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祖先的生物,因为环境或者生活方式的相似性,出现局部或整体形态朝着同一方向改变的情况,也就两种或以上的生物本来并没有相同的祖先,但还是“越长越像”。
他吐完最后一个烟圈儿、仰头45度角说道:同志们,这就是外部环境的力量啊,有时候我甚至在想,传说中的“夫妻相”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逻辑支撑呢?
就在我以为话题已结束,正准备起身鼓掌时,嗒的一声,这哥们又点燃一支烟,发出第二个灵魂拷问:那么,在大环境面前,我们是不是无能为力、只得任环境摆布呢?我再免费给你们分享另外一个进化的故事。
撒哈拉沙漠地表温度可达70℃,很少有已知的陆生动物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生存,但有一种生物——银蚁,可以挑战生存极限,它专门以被晒死的昆虫为食。
正午时分,银蚁出洞,要在五分钟内完成分散觅食、发现食物、拖回洞穴的全过程。因为在正午的阳光下暴晒超过五分钟,它们也一样会死。
那些死掉的银蚁,大多死在将食物拖回去的路上。食物在手,家园在望,然而时间无情,那些舍不得放手的蚂蚁,最终倒在了家门口。
说完他便朝门口走去,转身消失前突然对大家说道:诚然,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是很大,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绝对不容低估,不管是“趋同演化”还是“极限生存”,唯有“适应”方得始终。
灯光在他背后晕开,那一刻他仿佛是一尊佛像,我们众人也陷入了沉思:深有感触,适应性是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越是逆周期,越要建立系统性的认知。
可回顾过往,镜同学发觉大家都认为“构建系统认知”非常重要,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困扰,而据我观察,最大障碍则仍然是信息差。
包间里还在回荡着他的嘱托和烟味儿,我仿佛看到他身后跟着一群“白蚁”、“蚂蚁”、“银蚁”,信息差、信息差,口中不停地repeat,刹那间我似乎顿悟了,想到三个锦囊妙计。
1、读书:ROI最高的拉齐之策
其实这两天有好几位读者朋友催我写年终总结,仔细一复盘,发现并没啥特别的:和往年一样累、和往年一样充实,文章内容呢,多写了近100篇小报童专栏文章,知识星球佛性运营但却奔着“以朋友为中心”的高质量社区建设,小鹅通也录了两节课,平淡且扎实。
社群有朋友私信问我如何对抗逆周期,我说需要系统性认知;他继续问我如何建立系统认知,我说需要打破信息差;他继续溯因问道如何打破信息差,我想了很久,我觉得首推读书。
是的,镜同学认为,面对信息不对称,读书是ROI最高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这个道理虽然很朴素,但却无比实用,我举两个自身的例子:
今年我本人的工作职责做了很大的调整,准确地说是做了两次升级,叠加了新领域的工作内容,即,先后增加了“客户成功”、“平台运营”的职责,并要求以体验为中心搭建平台,这对我本人来说很陌生,因为我并未接触过这些领域,完全没有经验。
怎么办?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读书,于是,今年先后看了《客户成功的力量》、《产业互联网时代》、《关键时刻:MOT》、《运营之光》、《增长黑客》、《客户体验至上》、《客户体验101》等几本书。
看完后也逐渐明白面对新领域,我们也需要进化一些新的产品策略(不能不懂,新领域的产品策略。),也不再质疑工作边界问题(What?这,这个方案也要产品来写?)
我在小报童专栏还分享过另一个例子:
今天郑州风特别大,去步行街取快递回来,看见有个送餐的外卖小哥匆匆忙忙,他把电动车侧支架简单一停靠就着急要走,我担心车子被风刮倒意外伤到小朋友,我便对他说:小哥,今天风这么大,你车子万一被刮倒,你要送的外卖就全洒了,那你损失就大了,收拾也很麻烦的。 他二话不说就把大车架支起来,再三确定停的很安稳后,又对我感激的一笑。 我还记得几天前,也是很大的风,那也是一个外卖小哥的车子没停稳,当我对他说万一被风刮倒可能会意外伤到路人时,他却完全没理会我的善意提醒。 媳妇儿说我情商进化了,但我很清楚,这其实是读书的价值回报,当时我脑海里清晰地回放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的一句话:说服他人要诉诸于利益,而不是理性。
你看,太多的知识盲区书中都会有系统性的答案,更会 帮我们建立问题解决的认知模型,毫不夸张地说,越是逆周期,越需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也越需要通过读书的方式快速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有人说,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获得的奖励反馈也越高,而读书更是如此。
“以善念结缘、与智者同行”,这句话既是咱们峡谷的slogn,同时也是镜同学一直以来的认知观念,是的,从开局以来,时至今日,这句话仍出现在每篇推文的底部。
事实上,有不少产品同学都和我讨论过“职场高效成长”的话题,我的建议始终都是要多和同事交流讨论,最好能有个对标对象。在这点上,我的态度是坚决地、一贯的、明确的。
比如,多向你的上级领导请教学习,设法应用对方的领先实践,这样效率极高,因为,你们天然同一个语境,同一个目标,所以路径适配性更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镜同学认为,”保持与优秀同学的紧密联系,多交流讨论,设法共建高质量的社交氛围“这对于产品成长极为关键。
因为,很多时候,insight不是源于言传身教,而是来自于交流碰撞、来自于侧面观察。
作为产品经理,咱们经常讲平台赋能、技术赋能、管理赋能、业务赋能等等,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职场赋能其实就来自于同路人,你应该明白,优秀人带给你的指导、启发、思考,这本质上就是对你的赋能。
我今年加强了“聊人”的能力建设,有意识地和更高水平的人员保持链接,主动创造机会针对某些话题做深入沟通,结果立竿见影:扫除了不少信息盲区,借助于他们鲜活的案例让我对于特定新领域更有适应性。
镜同学盘点了一下,在过去的2023年里,我一共和13位优秀的新朋友深度沟通过,其中有5位都是公司的CEO,他们带给我很多启发与思考,不少我也在小报童、知识星球做过闭门分享,概括来说,他们对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业务模式的深度思考;另一个则是抽象本质的能力。
这两点对于高级产品经理来说都很重要,对我本人来说也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在我复合工作的当下,商业的本质在于交易,而穿透迷雾的关键则在于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当然,这也离不开抽象这个高级能力。
举个例子:
我们今年在业务策略和运营方式上做了新的尝试,尤其是对于垂直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来说,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解并不容易,我便约了两个CEO朋友喝茶深聊,他们向我分享了很多经典的业务案例、模式创新和运营打法,对我启发甚大。
比如,在谈到我们的运营策略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是在自嗨,没有站在客户角度去阐释产品价值,并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说:你的产品应该成为客户生活的一部分。
3、游学:主动触摸更高的维度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如果想要消除信息差、建立系统认知,我觉得除了读书、聊人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多出去学习,这也是我2023年的最大感受之一,比如,参加各种峰会、论坛,行业研修班等,多看前沿技术应用、多和业内专家交流。
在我看来,出去学习的内核其实是竞品思维,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的业务领域都有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但遗憾的是,因为存在信息偏差,导致我们都不是很清楚,造成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式、领先的行业实践得不到推广和普及实属遗憾。
以往我总是从“成本视角”来看待研修学习,更是自诩以替公司省钱为借口反对出差参加学习,但今年我参加多个研修学习之后,我感到收获颇丰,单从认知理念的提升上来看就值回票价,更不要说为公司避免的可能产生的沉没成本、机会成本了。
比如,我今年10月份在北京参加了华夏基石的“2023 · 十月管理高峰论坛”,即,《裂变与聚合 —— 硅基文明时代的管理重构》,现场大咖云集,如,彭剑锋、吴晓求、杨杜、周其仁等久仰已久的老师学者均亲临并做了精彩分享。
从主题定位上来看也是非常高价值,主要是对当下数字时代的趋势发展、组织创新、公司经营等最新的洞察与思考,说实话,收获真的十分之大,高屋建瓴,我也是从中学到了对运营策略和业务模式的升级之处。
再比如,我还参加了河南互联网大会,去上海参加了万联网的产业互联网研修班,去北京参加了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高峰论坛,等等,这些出去学习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消除了信息偏差,提升了认知,更帮助我们为正在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找到了新的升级、少走了不少弯路。
总之,对于我们每个产品人来说:打破信息孤岛,这是建立系统认知的基础;提高适应能力,这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有效法宝。
尽管前路漫漫、布满荆棘,但我们仍然要保持乐观,就像我的生物同学所讲的那样:努力做个逆周期中的强者,不向困难妥协,向不良环境挥刀,竭力提升系统适应性。
等下,说到生物同学,我去,我突然想到一件大事:这斯那天没买单呀,就只讲了两个故事,我去,那这咱可不能妥协!
你们先点赞,我去找他。
聚焦产品思维 · 专注职场晋升
十年产品经验 · 七年产品总监
··· 以善念结缘 · 与智者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