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市场/销售同学自身业绩不行,反向指责产品功能不完备,存在业务卡点或堵点,导致无法对外销售。
实际上,这个认知极度不符合Scrum的迭代思维理念,时至今日,互联网产品的销售早就同步于产品的生产,甚至刚有个规划蓝图,便开始PPT卖车了。
三番五次之后,我们老板也开始发火,不仅面斥销售,指责他们把自身能力不足问题转嫁至产品设计,并且强调优秀的销售一定要善于超前转化,还贴心的让他们学习下“下周回国”的贾老师。
但是呢,我们老板又极度擅长战略性制造不平衡,他一方面指责销售自身能力缺陷问题,另一方面,转过头就批评我们产品设计不完备,缺乏系统性思考,很多用户场景调研不到位,存在业务卡点堵点。
于是,我们产品团队立即着手对业务堵点进行排查分析,各产品负责人拉着业务、运营同学按我们业务线分批梳理,不到2个小时就向我反馈产品设计没问题,不存在业务堵点,结论是“销售无能”。
嚯!
看着他们提交上来单薄的问题清单,几乎清一色的无堵点,从那寥寥无几的文字中我似乎读出来了他们内心的怨恨、愤怒,也让我心里一惊:走这么扎实的过场,这特么是想亲手将我送进去啊。
虽然咱凭直觉也相信产品不会有太大的流程问题,但要说一点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我记得前几天产品评审时各组还梳理出来好几个小缺陷呢,这会儿口号倒是挺齐整。
为了避免被祭旗,我作为监酒官带着大家又重新仔细梳理,逐条线演示,逐个点讨论,这下不当紧,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大大小小十多个设计缺陷,还真存在一两个业务堵点。
但镜同学认为这些问题本身还不算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问题背后的认知偏差和系统方法论的缺失。
1、舍得把手弄脏
我走进会议室时,该业务线产品经理已梳理一半,我听了下他们的复盘思路,原来只是简单的系统演示和功能介绍,没有对某个节点进行深度分析,更没有基于场景展开市场讨论。
镜同学下意识地觉得这复盘深度不够,有一说一,即便现在管理上的杂事占耗费咱不少精力,但我仍然要求自己务必下沉到设计细节中去,我始终认为,产品负责人不能只停留在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上,务必要深入细节,至少对产品设计的主干、分支有过一次完整的遍历。
但遗憾的是,好多产品经理却没有这样的认识,比如,这个产品同学就质疑说,干嘛这么发散呀,那得梳理到啥时候呀?
嗯,一个朴素的道理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在我的淫威下,我们还是从流程起点开始梳理,可不到半小时便发现了好几个设计缺陷,最重要的是,还真有一个业务卡点:
作为垂类业务撮合交易平台,上游客户A在订阅我们平台SaaS产品后平台会自动为其授权业务系统,其可在业务系统内向下游客户B发起合作邀约,而客户B需免费订阅平台电子签章服务。
这样双方即可直接线上签署,但平台未对客户B是否订阅电子签章服务做逻辑判断,既没有弹窗提示无法签署,更没有引导B客户一键免费订阅,而是直接可以签署。
你看,这就是妥妥的业务卡点,是产品设计缺陷,这直接导致客户未订阅也可使用服务,复盘分析发现,原来是因为该电子签章服务暂时免费,所以产品同学未做好逻辑梳理。
这个问题虽然不小,但在我看来,更严重的其实在于产品认知,为何产品同学竟然没有梳理出来该问题呢?
起初,我建议逐个节点深度复盘,该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他觉得这是问题发散,但你看,你不收敛心态,下沉到业务场景中,耐着心思去平心静气地梳理思考,就很容易遗漏掉很多设计细节,甚至会生产类似的设计缺陷。
时至今日,我觉得产品同学最重要的就是心态,我们必须要能卷起裤脚亲自下场,而非站在岸上或停留在业务表面,浅尝辄止发现不了深层次的设计之美,同样也无法形成高维的产品体感。
镜同学认为,落地细节绝非是思维发散,而是认知下钻,是对业务、对团队负责的态度,更是产品自我修炼的基本素养。
昨天我看了卫夕老师的一篇文章很有感触,他提到早年腾讯许良的立项汇报,那时候产品owner的能力很立体:
然而我们看到许良身兼多个职能——战略分析、产品、运营、市场、HR和财务,这既和当时的行业特点有关,也是作者Owner心态的重要体现。
我相信你能明白,这一切,其实都源于负责任的态度和对细节下钻的洞察。
2、“业务洞察”是首要下钻目标。
在梳理过程中,我还发现另一个问题:
某产品同学的业务逻辑虽然很清晰,但其对业务场景的理解深度不够,换句话,他知道产品功能应该如何设计,但对“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价值是什么”却不甚清楚。
但其实,业务洞察力才是产品经理的内核,镜同学也多次分享业务抽象能力的重要性(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经理?)。
在读书群里的朋友都知道,镜同学最近在看服务设计相关的书籍,其中《This is service design doing》这本书开篇就讲“用户关心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带来的业务价值”。
也正如书中所言,组织提供的产品,不管是实体产品还是数字化服务,都如同精美礼物一般被层层包裹着。
最外层是跟客户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或科技界面)的行为、举止和风格。
接下来的一层是这些人(或系统)根据对产品和操作的认知所形成的主题和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
里面一层是员工执行的流程,比如销售流程或退款流程。
接着是组织运行的系统和工具,比如物流系统、计费系统和销售网点系统。
最后才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产品本身,比如一份移动电话或者一双跑鞋,但我们更要明白“接打电话”和“舒适跑步”才是用户想要得到的。
因此,产品同学要回归用户价值,而非一味地死磕功能。
比如,该产品同学对资讯模块的功能设计很丰富,UGC/PGC的内容生产也考虑很全面,相关的业务逻辑和交互设计也都很不错,但生产的内容怎么服务于平台用户,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价值却没有考虑过。
这其实就是脱离了业务场景在产品自嗨,相反,镜同学觉得前期的市场论证、可行性分析是重中之重,商业的本质在于持续性的交易,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有生命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效能提升才是竞争力。
当然,业务洞察也有系统的方法论,从用户研究、市场分析到政策推动、行业趋势把控等,都需要产品同学的躬身入局,比如,产品调研时应主动设计调研问卷,收集用户反馈并做数据分析。
除了深度了解行业政策、关注前沿设计信息等之外,产品同学若想提高业务洞察力,镜同学也推荐大家可以看下服务设计相关的书籍,比如《This is service design doing》,因为服务设计其实是以业务价值为原点的思维。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意识,主动在项目中去历练。
3、熬下去:摒弃“过道效应”,为希望而战
昨天我们梳理完之后,两个刚来不久的产品同学感到很是惭愧,他们假装检讨之后真心询问产品提升的系统方法论,不断追问有没有蓝色小药丸、九阳真经之类的。
其实,产品的自我修炼之路从来不是坦途,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的底层逻辑应该是百炼成钢,需要伤疤叠加伤疤,反复困难突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遗憾的是,很多产品同学没有被挫折打败,但却被困难同化,主动止步于前。
镜同学认为,真正的修炼需要熬下去、向前看。
前段时间我们Boss在中心总监会上抛出一道送命题:你在公司坚持做下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公司3个月发不下来工资,你们会怎么办?
前年我看了一部Netflix大剧——《睡魔》,我对其中不少台词都做了笔记,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的一句话:为希望而战。
希望,乍看苍白,但确实是人世间真相。
所有人类、动物和植物能在物质世界持续运转,不过是内心都保有希望保有向前生长的力量。
即便是作家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的伯爵复仇,哪怕其心愿是“想要报仇”,但关键不是“报仇”,而是“想要”。
企业发展过程中、产品成长的历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是需要脚踏实地向前走,问题是常态,而希望是持续的动力,唯有怀有美好的向往,才能做到“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才能解决问题。
我收藏的一段笔记,供大家参考:
生活上,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去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烦恼不完,解决不尽。
日子的苦,不是有多少磨难,而是一种看不见希望的苦,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无力感。
可是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过道效应”
过道里的感应灯总是常闭的,人们都希望等灯亮了,看看什么情况再往前走。
可现实却是,如果不往前走,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灯永远不会亮,也许你现在身处无尽的黑暗中,但再走一步也许天就亮了。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痛苦的时期,若熬得住,终有回甘时,忍得住,必有抬头日!
聚焦产品思维 · 专注职场晋升
十年产品经验 · 七年产品总监
··· 以善念结缘 · 与智者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