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巴河印象"↑免费订阅本刊》
从巴河东岸的白马渡乘船至西岸,便是马祈山,它由大小四个山组成,分别叫后山,上山,中山,下山。靠西北边的第二个山即是中山,南山坡处建有一座庙宇,古时名叫马祈寺,传说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那是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只六年就病逝了。吴王孙权决定称曹丕死亡之机进行北伐,消灭驻扎在江北的一支魏军。这天中午,孙权乘一战船先行过江,身旁只有军师张昭和一百多名士兵及十多个将官。船行至马祈山前,一行人上得山来,打算等摸清了敌情后再号令江南数万大军过江征战。谁知不到半个时辰江面狂风大作,白浪淘天。孙权焦急万分,若魏军知此情况该如何办?前无进道,后无退路,连忙唤军师张昭前来研究对策。张昭查阅资料后说:“此处是昔日伍子胥镇守的城池,又名伍员城。”孙权听后立即令士兵在山顶筑高台,吩咐牵来一匹白马,在台前一石墩上将白马杀死。然后孙权登上高台,焚香化纸跪地祭拜,宣读祭文,祷告潮神伍员,请求英灵护佑吴兵平定奸雄。并承诺北伐胜利后将在此地建寺塑像,千秋祭祀江神。宣读完毕,孙权将白马鲜血洒向长江流水中。说来也怪,一会儿江面风平浪静,孙权急喊向江南发号令。早在江南待令的吴兵一见号令千帆竞发,驶向江北。20多里外的魏军不知此情,被杀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孙权在望天湖东岸山坡处调兵遣将,此处后来称"调军山"。又在十多里外的高山顶竖起大旗,此便是"插旗山"。数月后孙权凯旋,并令在马祈山修建寺庙,取名马祈寺。另在当时杀白马的石墩上建一石塔,名曰"刑马坛"。
马祈寺盛世时居寺僧人数十之多,与当时的归元寺,五祖寺,安国寺齐名,全国各地许多僧徒多在此受戒,声名远播。
著名的北宋文人,苏门四学士之张耒,谪居黄州曾来此游马祈寺,作有一首《离樊口宿巴河游马祈寺》: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步行修竹寺,古木争偃亚。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码。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咤。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劳生遇闲境,顿使我心写。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公元1170年8月,南宋诗人陆游赴任夔州通判时曾停泊巴河渡口,买鹿肉供膳游马祈寺、刑马坛。1178年6月,陆游离蜀冬归过巴河口写下一首《发黄州泊巴河游马祈寺》:南望武昌山,北望齐安城。楚江万顷绿,著我画舫横。云帆不须挂,鼍鼓不须鸣。淡然隐曲几,山水相逢迎。疏雨漏薄日,非阴亦非晴。晚泊巴河市,小阳闻屐声。紫髯刑马地,一怒江汉清。中原今何如,感我自发生。
凡寺庙有香火兴盛之期,也有颓废之时。马祈寺亦然,或年久,或战事,或时势,曾几度坍塌废弃,又再度修缮重建。在明末或清初一名仕重建时,将原名马祈寺更名兴隆寺。现寺门右侧立有两块一米多高的青石碑,四块麻石碑。青石碑上标明同治二年(1863年),另一块同治十年(1871年)均是称″兴隆寺"。碑文记载:该寺辖大塘,中塘,新塘,亩塘,余家塘,屋基塘;寺有稞田一百二十担五斗;旱地一百三十六担五斗;坵地一百二十八担。所产粮食,油料,水产品由主持收入寺内统一管理,用以寺庙的日常开销和维修。据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卄五日石刻,张启发,张紫临,汪天富,汪大地,汪连春,汪春和,陈仁启,陈氏同,高程久等捐钱粮给兴隆寺。至民国廾三年(1934年)六月六日,在黄冈为官的丁长春带头捐大洋206块,为基本倒塌的兴隆寺进行维修,在丁大人的影响下,众人捐钱,捐小麦,主持行芳集资化缘,兴隆寺赖以保存下来。行芳主持于1949年在兴隆寺圆寂,安葬于后山。
解放后,黄冈行暑在南湖办了一个劳教农场,该场共分五个队。其中有一个队将兴隆寺改作仓库。1964年,劳教农场将兴隆寺拆除,将材料搬至南湖建场。
1995年8月,当地几名老人作首领,呈文报请市县佛教协会,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善男信女自筹资金,在原兴隆寺的左上方重建一座兴隆寺,有僧人住寺,香火才重启。
巴河印象
作者:冯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