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巴河印象"↑免费订阅本刊》
国姓典范戴氏,源自轩辕黄帝,本于子姓,根在商丘,始于撝公。周平王五年,赐谥曰“戴”。子孙遂以谥为姓,得姓二千八百余年。考证现存的宗谱记载,湖北戴氏,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戴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姓望族,人口五百余万,得姓始祖戴撝公(名申,公元前824年—公元前776年),为远祖黄帝之第四十二代世孙。西周时、为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在位三十四年,他治国有方,政绩突出、仁而爱民、万民拥戴。
纵观我泱泱华夏、戴氏之青史,从黄帝部落推崇,到帝喾异域归顺;从汤商四十国统一,到武丁诸邦俯首;从微子建立宋国,到撝公万民拥戴;从伯阏yan “五常”教化,到孔子亲仁知礼;从德、圣编注《礼记》,到侍中解经不穷;从子高豪侠好施,到戴良至善至孝;从戴冉公正司法,到鸿慈忠心效国;从公子文立戴,到护、镐文韬武略。先祖们崇德尚礼,雄才大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崇高风范,万古流芳,彪炳千秋。戴氏人才济济,享誉中华。历史上涌现了大批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画家等(在戴氏后裔寻根索源篇可见名人录)。戴氏对人类历史的最大贡献就是文化。尤其在西汉时期的戴德、圣两叔侄编注的《礼记》而闻名于世,堪称国学经典。
据现有宗谱资料考证,湖北戴氏主要发源端于护、镐、癸(叔伦公第六代世孙),安公;等诸公。如今荆楚之戴氏后裔主要是他们的传人,(若后期考证中发现有新的支系再叙入记之)。元末明初时期的戴氏后裔陆续从江西迁徒湖北。先祖们靠着一条扁担、两个箩筐,不远千里,爬山涉水,艰难迁徒,择楚而居。从开基繁衍到枝繁叶茂,从一无所有到丰衣足食,从目不识丁到人才济济,历近八百余年,用心血和汗水为我们积累和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今天的子孙之所以有幸福安康的生活,既是国运昌盛赐福,亦是先祖功德恩惠。
护公,讳护、字邦卫(公元858年—公元914年)享年五十六岁,系得姓始祖撝公之第六十九代世孙【资料考证来源於戴氏后裔寻根索源】,自金陵迁江西婺源风亭里。天佑中,因平定判乱有功,被封为散押卫充先锋兵将都员副兵马史,卒于江西婺源,生有五子。在婺源繁衍五代后开始外迁。元末,其二十二世方、里、昭三公自江西河浒迁武昌府大冶县宣化乡金山戴家拢;昭四公迁湖北武邑汉桥戴家湾;昭六公迁武昌府大冶县安昌乡南昌堡戴塬上下庄;清中页时期三十四世启胤、启志公及三十六世左元、左泗公后裔迁襄阳府均州、郧阳府房县、郧县、郧西、竹溪、竹山等地;伏一公后裔迁监利聂河;
安公,字宁叔、藡之、行乔五,(生于唐天澓辛酉年公元901年正月初六日,卒于汉高祖乾佑二年己酉年公元949年)享年四十八岁,系护公之孙;始祖撝公之第七十一世孙【资料考证来源于戴氏后裔寻根索源】;南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祭酒监察御史终尚书赐第乐平黄柏源赦,葬于乐平之槟榔山、忠恭廉氏葬歙县篁墩。安公系安徽休宁隆阜始祖。
伯四公,讳方炳,宋孝宗年间(公元1182年—公元1258年)享年七十六岁。【宋宁宗庆元四年登进士任官四川御史】由徽州隆阜来浠水避乱住团陂,妣李老夫人、两老均归返葬休宁隆阜村谱载有墓陵,伯四公后裔第六世希贤公从赣饶州德兴迁湖北黄冈浠水巴河寄住繁衍至今。
华公,字和钦、号定邦,生于元至正十年三月十二日(公元1350年—公元1403年),卒于永乐元年二月初五日,享年五十三岁。墓陵在浠水团皮太平寺戴家园后山。华公乃伯四公之第七世孙,妣王氏在明朝中期与子法显公,出贸迁至麻城夫子河、后裔繁衍至四川等地,据巴江戴氏宗谱资料查找源流,伯四公之上源支脉衔接失考。暂按照隆阜支系安公所出的年庚考证【戴氏后裔寻根索源资料】将伯四公记录列入安公后裔之第十世【始祖戴撝公之第八十世孙】;待相关真实佐证谱载资料再校正。伯四公迁入湖北历时了八百余年了。主要分布寄住于;鄂、豫、皖、三省多市,(浠水、巴河、朱店、兰溪、散花、黄石、大冶、阳新、鄂州、黄州、麻城夫子河、蕲春、郧县、十堰、房县、安徽金寨、六安,河南商城、固始,云、贵、川、鲁、等地),详见巴江戴氏宗谱记载。巴江戴氏后裔归属护公一脉传承。这是护公后裔入楚的一次跨省大迁徒。(戴氏通谱护公支系迁衍概述)有序文。
镐公、字伯威,(公元865年—公元895年)享年三十一岁。系得姓始祖撝公第六十九代世孙,【戴氏后裔寻根索源资料考证】唐禧中时进士,任京都户部主事,后调任江西吉州刺史,卒于任内。生有四子,均为进士并官至太守级,遂以江西吉安为籍。其后裔历经繁衍陆续迁入楚国。洪武初年,镐公十九世孙顺芳公迁入天门陶溪潭至二十四世孙章芳公分支迁仙桃黑流、毛嘴、三伏潭等地;十九世孙文旺公迁居江陵;
昭成化中后期(大约公元1480年)二十世孙审监公及后裔迁沔北排湖、莲台河、麻茎、仙桃城区、袁市街道等地;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二十二世孙卓超公徒居汉阳龙潭,武汉九真山等地;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十八世孙元清、元高、元佳、元杰四公迁居监利福田、车湾、窑圻瑙、清龙沟、洪湖花园等地;明末清初其分支又迁到仙桃通海口、王家场、潜江徐李等地;明中页二十世孙绍夔、绍模两公迁居孝感、云梦等地;昭成化年间二十一世孙仕选公迁居汉阳西河口;仕迪、仕迁公居汉川、莲洑、红安、大悟;仕纪公居随州(详见戴氏通谱镐公支系迁徒繁衍概述序)介绍。
癸公,谱载生平不详。(叔伦公之子长儒公第五代世孙),系得姓始祖戴撝公第六十九世孙【资料来源于戴氏后裔寻根索源】,其后裔主要分布载鄂州汀祖这一带,本序文简单描述记录、待真实佐证谱载资料的正确衔接再效正之。以利再修谱碟时作考证。
湖北戴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由于在远古时期的战乱和多种因素,造成大量的珍贵资料失传,史料缺,该序简记难免存在信息源流对接有误,内容搜聚不全,范围不广,有遗漏,表述有误的不足之处,敬请戴氏本族圣贤谅解指正!
湖北戴氏通谱编辑文化寻根理事会
撰稿;戴俊武、戴钧堂、戴太福。
编写;戴汉东,
於湖北黄冈.公元 2024年11月12日
巴河印象
作者:戴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