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UX史料库】《星之卡比》缔造者、任天堂重要合作伙伴——HAL研究所发展史

体娱   游戏   2025-01-11 19:30   浙江  
任天堂旗下拥有众多顶级IP和经典角色,而除了水管工马里奥、勇者林克、宝可梦之外,还有一个角色的地位也举足轻重,那就是粉色团子“星之卡比”。它的缔造者便是HAL研究所(HAL Laboratory)。
HAL研究所是任天堂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该工作室以开发《星之卡比》系列、《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初代作品而闻名。HAL研究所的logo『犬蛋』意为“新事物的诞生来源于意想不到的联系”。回顾HAL研究所的发展史,是一场历经波折,终成“大能”的历程。

在HAL研究所的作品当中,《星之卡比》系列是不少玩家的动作游戏启蒙,无论是游戏角色还是核心玩法都深受玩家喜爱,卡比衍生出的周边和二创作品更是让其不断出圈。直到现在,“粉红恶魔”的传说广为流传。

今天,雷火UX公众号将带大家走近知名游戏工作室——HAL研究所的发展史


01

HAL研究所的创立与初期发展

HAL研究所创立于1980年2月21日,最早的业务是为MSX和Commodore VIC-20等家用电脑开发游戏或者负责移植工作。创社初期还开发并制造了很多家用电脑的外设,诸如图形显示外设PCG系列。
1984年,该公司开始与任天堂建立业务合作,协助开发了《Pinball》、《Golf》等红白机游戏,同时还创作了《F1 Race》等原创游戏。在西方,还成立了北美发行子公司HAL America Inc. (HAI) 负责一些游戏的发行工作。
《F1 Race》(1984)
1992年,因原社长谷村正仁运营不善和投资失利,HAL研究所处于破产边缘。社员岩田聪作为公司代表,只身前往京都拜见见山任天堂社长山内溥。幸运的是,任天堂提供了资金援助,将HAL研究所成为其第二方工作室。次年岩田聪上任新社长,HAL研究所迎来了新的转折。


02

扭转颓势:《星之卡比》的诞生

尽管财政问题得到缓解,但公司依然需要想办法获得营收。机缘巧合下岩田聪结识了当时仅仅做过几款小游戏的电器店员樱井政博,他认为樱井政博对于游戏有着十分独特的理解,并且与自己的认知不约而同,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合作。
当时任天堂Game Boy掌机在市场上几乎独占鳌头,成为最大的游戏平台。二人决定制作为GameBoy平台制作一款没有门槛,任何人都能轻松游玩的游,这正是《星之卡比》的设计理念。确立了游戏“快速上手”、“老少皆宜”的特点后,樱井政博开始为卡比的形象进行设计。
樱井政博刚创造卡比时定名Popopo,本来只是一个未完成游戏的一个小角色,但因很多人喜欢它,所以让它在GameBoy游戏《Twinkle Popo》成为主角。之后任天堂的游戏设计师宫本茂为感谢帮该公司在美国打赢“环球城市影业诉任天堂案”的律师约翰·卡比(John J. Kirby, Jr.),将主角改名为“卡比”(Kirby),游戏名也改为《星之卡比》
最终,在樱井政博监制,岩田聪的领导下,由HAL研究所开发,任天堂发行的Game Boy掌机游戏《星之卡比》于1992年正式发售。因为发售主流平台,且画风可爱,老少皆宜,难度可调整,初代《星之卡比》一经发行便取得了巨大成功,销量立刻突破了500万份,达到了惊人的里程碑。直到《星之卡比》系列推出30年后,这个记录才被销量为750万份的《星之卡比与被遗忘的土地》超越。
《星之卡比》(1992)

03

全速发展:多个IP全面开花

>>>>

经典延续:《星之卡比》系列和发展

《星之卡比》的成功开启了HAL研究所黄金招牌系列,并在游戏行业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在后续的几十年里,这个IP也不断得到发展。随着任天堂硬件的不断更新升级,基本都伴随着《星之卡比》的作品出现。下文重点选取了几款游戏进行介绍。

  • 承先启后:《星之卡比 梦之泉物语》(1993)

继1992年《星之卡比》的成功后,93年《星之卡比梦之泉物语》发行,这款游戏中正式为卡比添上粉红偏白的颜色,并给予了卡比可以通过吸收敌人来获取敌人特性和技能(复制)的设定,也为以后的星之卡比游戏奠定了基础。这一部作品在卡比系列中的意义重大,承先启后,成为初代和后续作品的“桥梁”。

《星之卡比 梦之泉物语》(1993)
  • 新益求新:《星之卡比2》(1995)

1995年2月,HAL研究所推出《星之卡比2》。本作是星之卡比系列在Game Boy平台的第三作。这一作在原有的版本上新益求新,引入了三个可骑乘的动物伙伴:仓鼠Rick、猫头鹰Coo和海洋翻车鱼Kine。与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配对都会改变主控卡比的能力运作方式。让游戏的随机性和可玩性更高。它还引入了“暗物质”恶魔的概念,确立卡比的“宿敌”。星之卡比世界观大体形成

《星之卡比2》(1995)
  • 遍地生花:《星之卡比3》(1996)

1996年,主线系列第五作《星之卡比3》发售。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开发资金还是开发团队,无论是游戏画质还是玩法,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出色的游戏销量和良好的游戏口碑为2001年的卡比系列动漫打下了人气

在《星之卡比3》发售后,卡比系列可以说稳定维持住了高质量高销量的水准,随后推出了《星之卡比:超级明星》、《星之卡比:宝石星》等一系列高人气作品。可以说在这一系列之后,《星之卡比》系列靠着积累的人气和粉丝在游戏行业遍地生花,一往无前。

《星之卡比3》(1996)
  • 再创新高:《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2022)

2022年,HAL研究所推出了《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是这款游戏主系列的第十三作。作为这个IP首个3D系列,这款游戏画风依旧可爱,玩法依旧简单易上手。HAL研究所用他们出色的动态能力设计,坚持不断更新迭代,从掌机到端游,从横版到2.5D再到3D,让星之卡比系列延续至今。在2022TGA年度评选中,《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拿到了TGA最佳家庭游戏

《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2022)

从1992年《星之卡比》初代作品发售至今,其主线系列、重制和衍生作品共超过了30款,可以说《星之卡比》系列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特色,在全球拥有着极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吸引力。

>>>>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等IP全面开花

《星之卡比》的出现,为HAL研究所奠定了今后游戏的创作方向与核心理念,但其一直坚持认为,电子游戏不应该存在门槛,鉴于当时的游戏难度普遍偏高,樱井政博认为另一个理应降低游戏难度的类型是格斗类游戏。于是《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初代作品就此诞生。该作于1999年1月21日在日本发布;1999年4月26日在北美发布;1999年11月19日在欧洲发布。一经发布就获得了普遍的好评。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到2001年在全球售出超过500万份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1999)

第二部作品《任天堂明星大乱斗DX》 2001年11月在日本首次发布,相较前作这部作品画面素质大大提高,并加入不少新角色与新元素,如冒险模式、事件战、打沙包模式、金币模式。这部作品中有有25个角色可供选择,比前作多13个角色,这些角色都来自任天堂以及旗下工作室的作品之中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DX》(2001)

不过随着后来制作人樱井政博离开HAL研究所,该系列后续其他作品也由其新成立的Sora工作室主导开发。HAL研究所则作为合作伙伴,参与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特别版》等作品的开发。

从1980成立至今,HAL研究所已经走过了45年,其研发的游戏早已红遍全球。除了《星之卡比》系列和《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初代作品以外,《地球冒险》《箱子男孩+箱子女孩》《洛洛历险记》等系列也在各自领域拥有者不错的口碑和影响力。

《地球冒险》/《箱子男孩+箱子女孩》/《洛洛历险记》

04

总结:HAL的现在和未来

《星之卡比》系列最新的一部作品是2023年在Switch平台上发布的《星之卡比 Wii 豪华版》,作为2011年的《星之卡比Wii》的重制版,这款游戏新增了卡比的复制能力和很多有趣的小游戏。目前看来,星之卡比系列仍然有大的发展前景,2024年年底,游戏领域知名内部人士Nate the Hate在他的播客中透露——《星之卡比 机械行星》将于2025年重制,登陆Switch平台。虽然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卡比的冒险故事还在继续,也让我们期待《星之卡比》的下一部作品。

《星之卡比 Wii 豪华版》(2011)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HAL研究所除去继续尝试推出新的作品之外,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面向移动平台的品牌HAL Egg,先后推出的诸如《UFO找工作》和《乌龟散步》等移动游戏也都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
从濒临破产,到破釜沉舟,再到一鸣惊人,HAL研究所的作品给了玩家太多的惊喜。多年来,从《星之卡比》系列到《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HAL研究所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游戏IP,其作品总是给人眼前一亮、别出心裁的感觉。也期待在秉持着“制作轻松有趣、没有门槛的游戏”的设计理念下,HAL研究所未来能够为玩家带来更多惊喜的作品。



 推荐阅读 





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
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涵盖游戏体验设计、用户研究、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多个游戏用户体验领域,秉持着“热爱、创新、和用户在一起”的理念,面向在校生和游戏从业者分享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沿知识,期待与众多热爱者推进行业生态圈的共同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