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春节,是人间风物的集大成者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于2024年被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年”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
后演变为一岁之始,百节之首的新春佳节
值此佳节,地道风物特推出
地道中国年·人间风物绘内容专题
从除夕到初五,访山河湖海,溯千年人文
展现百态风物里的地道中国
本期主题:岁祭祈福
游神巡安,是东南沿海重要的祭祀祈福仪式。
摄影/城市穿梭客
你家的大年初一,是怎么过的?
除夕与初一交汇之时,在盛产煤矿的山西,人们便点燃煤炭垒成的“旺火”,寓意全年兴旺;初一清晨,在南海之滨的潮州,人们流行“开甜粿”,供神明,祈得福气;在大草原上,牧民们捧起洁白香甜的奶食,敬奉天地,祝愿新一年风调雨顺;在齐鲁大地,人们敬长辈、拜先祖,祝愿一年平安顺遂……
上图:福建漳州搭彩楼游火烛,祈愿风调雨顺。
摄影/城市穿梭客
下图:广东揭阳烧火龙,寓意驱邪避灾。
摄影/预现cbaij
大年初一最为重要的仪式,莫过于祭天敬祖,以祈丰足。若是放眼整个春节,祭祀与祈福更是持续不断,天南地北的人们,用最为珍贵的风物,架起一座座八方神佛与人间烟火相遇的桥梁,也联结起新年人文的千姿百态。
新年祭祀里
藏着春节数千年的变迁
“二十三,糖瓜粘。”
早在腊月二十三(部分地区为腊月二十四),灶神就在人们的祝祷声中踏上了 “上天述职”之路;从除夕夜到初一清早,人们沉浸在守岁、祭祖、祈福的仪式感里;初五,人气最旺的财神受到热烈欢迎;初九拜天公,是闽南人整个春节最为狂热的节日盛事……而在春节期间南北各地庙会、灯会上所进行的社火、游神、英歌舞等活动,也与祭祀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下图:河南浚县社火,古今英雄汇聚一堂。
摄影/焦潇翔
为什么祭祀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丰富、多元的仪式?其实它正反映了春节这一上古节日的变迁过程,与中国人的天地时间变化观念。
最初的春节与新年是两个概念。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自汉武帝改农历之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直到辛亥革命才改正月初一作为春节。
福建长汀的“闹春田”,
正是春节祭祀仪式古今变迁的例证。
在春节与新年合二为一的过程中,原本立春期间的祭天、祭农神和祭春神的仪式,亦与辞旧迎新的新年岁俗互相交融,呼应了数千年农耕社会里,中国人顺应四时进行生活、生产的节律,从而成就了种种最有年味的春节仪式。
气象风土、神人先祖
中国人的祭祀对象有多丰富?
祭祀祈福,首先便在于先民们对壮美山河、风霜雨雪的朴素认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内蒙古大草原上,祭祀天地,叩拜敖包,是牧民们大年初一的习俗。雪山脚下飞扬的彩旗,则是云南、西藏等地民族同胞的精神寄托。最狂野、热烈的自然崇拜,莫过于祭火。跨火堆、打铁花、烧旺火……正是勇敢者们,对先民们举起火把,点亮文明之光的呼应。
广东潮汕的“跳火堆”,
勇敢者们的春节仪式。
摄影/卢文
天长日久,对于自然的敬畏也化作丰富的想象。于是天地人三界,佛道儒三家的成千上百位神灵,每逢年节之时,便汇集一堂,一并被敬祀。
如今的神灵,在“细分领域”做到了极致。譬如初五“迎财神”,这位在中国人气最高的神灵,便可分为“四方财神”“文武财神”,有多达近十位化身,还掌管着不同的“财富密码”。比如,关公代表“诚信”,赵公明和比干代表“公正”,范蠡代表“聪慧”,正可满足各行各业人士的花式需求。
财神们都有着历史原型,其他神灵亦是如此。人神变迁最为生动的呈现,莫过于春节期间大街小巷的狂欢——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新年舞社火乃是一场最为声势浩大的活动。人们或踩高跷、或顶碗、或敲打锣鼓,跳起“战舞”,呼唤着商周封神、三国故事、隋唐传说里的英雄如何成“神”。
另一项与祭祀相关的民间舞蹈风俗,便是潮汕英歌舞。画着水浒英雄花脸的潮汕小伙子,舞出中原先民的迁徙史诗,祈得古代勇者们的精神力量,也成就了中国民间最为浩大、震撼、热烈的集体舞蹈。
浩瀚天地、五方神灵、英雄人物……春节祭祀仪式的主角实在太多,于是人们所用的各色媒介也是五花八门,尽其所能。
祭祀祈福,也是人间风物万花筒
春节期间每一天的祭祀祈福活动,都尽显中国人的“谐音梗”脑洞。
贵阳的黔灵山公园人山人海,人们捡根柴火,叫做“恭喜发财”;在“春节之乡”阆中,人们出门担桶新水,便是“辞旧迎新”;山东南部有插起竹子“节节登高”的风俗;东南海滨的莆田人更是堆起了“甜意节节高”的甘蔗高塔。
莆田涵江延宁宫的蔗塔。
春节祭祀所用风物,都寓意着一份美好的祝愿。其中祭祀祈福所用的食物,作为连接天、地、神、人最为直接的桥梁,更是地域风物的集大成者。
这些食物的代表,莫过于宰杀三牲。三牲一般指猪、鸡、鱼(胎生、卵生、水生),看似平平无奇。但当你来到一场应用三牲的祭祀现场,看到数百头年猪,成千上百盘鸡与鱼在锣鼓喧天中震撼登场时,便会直接感受到为何祭祀祈福是中国人春节仪式的重中之重。
拜天地、敬人间,祈先祖,春节期间的中国人无所不拜,但这并非是一种盲信,无论祭祀祈福如何隆重与精彩,最后还是要回到本质——是一年365天生活里的美好富足,也是简简单单的“过日子”三字。
文|苹果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设计|九阳、鱼一条
封图摄影 | 城市穿梭客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