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摘 要
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强硬姿态开启第二任期,力图全面重塑美国的国内政策与全球秩序。
作者:一针见政
日期:2025年1月27日
(特朗普总统上任一周)
与此同时,国务卿Marco Rubio的任命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上任首日,他宣布三项外交行动原则:
优先维护美国经济利益:任何协议或谈判必须以美国经济为核心。
确保全球战略主导地位:所有行动需以维护美国全球战略领导力为目标。
对抗主要对手:外交政策明确针对中国和俄罗斯,采取技术、经济与军事手段遏制其扩张。
削减驻欧美军规模,计划将驻德美军从2024年的3.5万人减少至2万人。
重新定义北约角色,将其从平等防务联盟转变为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全球战略工具」。
腾出资源应对中国:通过美俄关系缓和,为遏制中国腾出战略空间。
减少美国在欧洲的压力:促使欧洲承担乌克兰战争的主要负担。
扩大出口管制: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在2025年将出口禁令扩展至量子计算、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美国可能禁止先进芯片设备(如EUV光刻机)出口中国,同时迫使荷兰ASML等企业加入封锁联盟。
建立技术联盟:美国将联合日本、韩国和欧洲,打造「科技围堵圈」,阻止中国获取关键技术资源。
这些措施短期内可能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但也将带来反噬:
中国技术自主化:被封锁的中国将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提升至25%,预计2025年将达到50%,并与东盟国家合作构建新供应链体系。
全球经济分裂:技术脱钩将导致全球产业链碎片化,加剧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
贸易谈判延续:施压中国在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问题上作出妥协,以获取短期经济利益。
区域战略试探:评估中国在台海、南海等敏感地区的态度,为加强亚太军事部署提供依据。
1万亿美元减税计划:吸引企业回流,同时提振国内消费需求。
50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修复老化道路、桥梁、电网,提高经济效率。
9000亿美元国防开支:强化军事现代化,重点针对中国。
国内:放松清洁能源监管,优先支持传统能源产业,提升产能。
国际:扩大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同时强化对印度、东南亚的供应链依赖,形成全球能源影响力。
政策内外平衡:财政赤字与经济脱钩可能拖累美国长期竞争力。
对手的反制力度:中国、俄罗斯及其他经济体是否通过区域合作对抗美国遏制?
盟友的信任与支持:特朗普能否找到单边主义与联盟关系的平衡?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可能成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全面重塑,也可能加速现有国际秩序的瓦解。面对中国崛起,他的政策究竟能否真正重创对手,还是反而推动中国加速崛起,将成为21世纪最具争议的历史篇章之一。
在全球格局多极化加速分化的时代,特朗普每一步都将深刻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单边主义能否延续?中美竞争会否演变为全球对抗?答案仍待时间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秩序的棋局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世界正处于历史转折的悬崖边缘。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