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摘 要
想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想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作为孩子的父母,家长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李玫瑾教授是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她的很多育儿经验和方法,都颇受家长们的好评。
李玫瑾教授说过,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当孩子在3.4岁的时候,他们生气了会在地上打滚耍赖;
等到了13.14岁,孩子会怎么和你闹呢?可不只是打滚耍赖而已了,他们会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自杀」。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李玫瑾教授:当孩子出现这4个行为时,家长不能惯着,该打就得打
【爱发脾气、乱摔东西】
3-6岁的孩子,经常喜欢发脾气、乱摔东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孩子会乱摔东西,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发育不完全,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只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发泄。
这时候,家长可千万别「打骂」孩子,可以先试着让孩子冷静下来,等孩子安静后再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怎么做等。
【目中无人】
如今很多孩子都被惯坏了,家里人一味地宠溺让孩子形成了骄纵、目中无人的性格。
每当孩子稍微有点不顺心,就会朝周围人发泄情绪,做出不尊重长辈的事情。
遇到这类情况,家长一定要严厉制止,掐灭孩子形成坏习惯的苗头,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喜欢撒泼威胁家长】
有一部分孩子喜欢「威胁家长」,每次出门遇到想要的东西时,若家长不给买,他们直接就躺在地上哭闹起来,用这样的方式威胁父母妥协。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别急着「揍孩子」,孩子越是无理取闹,你就越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否则孩子长大后就不止威胁买玩具这么简单了。
【没有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家长的培养,孩子就会变得没有规矩,不懂礼貌。
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在一旁敲击碗筷,在饭桌上大喊大叫等,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当孩子出现这类没有规矩、不礼貌等行为时,家长一定不能惯着孩子,要及时纠正孩子,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行为礼仪和规矩。
家长们别以为孩子还小,长大后就不会犯这些「坏习惯」了,其实不然,很多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小时候家长不制止和纠正孩子,等长大后就很难纠正了。
因此,当孩子出现以上几种行为时,家长们可别惯着,该打就得打,尽早给孩子立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