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摘 要
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家里有人身患癌症,其他人得癌症的风险会增高吗?癌症会遗传吗?」很多人心中,都一直存在这样的疑问。
1月15日,记者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近日为一位患者进行甲状腺癌的诊治,之后,其母亲、妹妹、舅舅及表妹也先后进行了甲状腺癌的相关筛查,发现均患上甲状腺癌。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肿瘤科主任蔡明提醒,甲状腺癌具有家族遗传性,「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一定要定时体检,重视相关肿瘤的筛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生正在为小申(化名)手术。图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01
结节长大引起关注
提醒家人体检发现隐患
今年31岁的小申(化名),在6年前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结节,但他并没有在意。几年来,小申并未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规律随访。
去年11月,小申在体检时发现结节在不断长大,最后经穿刺活检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12月初,甲状腺肿瘤科主任蔡明带领团队顺利为其完成手术。
「考虑到甲状腺髓样癌具有遗传性特点,建议你的家人也做一下相关检查。」在小申住院期间,蔡明在查房时说的一句话为他敲响了警钟。
出院后,小申立马让家人去做了甲状腺癌的相关筛查。结果他的母亲、妹妹、舅舅及表妹全部「中招」,高度疑似为甲状腺癌。
随后,小申的母亲、妹妹和舅舅在顺利完成甲状腺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病理结果也确诊了甲状腺癌。
目前,小申的表妹也做完相关术前检查,正准备进行后续手术治疗。
图源:视觉中国
02
为何一家人同时患病?
蔡明主任介绍,这主要归因于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性。小申、小申的母亲以及舅舅的病理类型为甲状腺髓样癌,小申妹妹和表妹的病理分型为乳头状癌。
而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性显著,与RET基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蔡明主任介绍,甲状腺髓样癌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10%,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两类。
RET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在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RET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失去正常调控,从而增加患甲状腺髓样癌的风险。
「该基因突变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给下一代,若父母患有甲状腺髓样癌时,子女也有可能遗传到这种突变,增加患该疾病的风险。」
蔡明主任建议,对于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RET基因检测,以实现早期筛查和预防。
03
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做好预防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6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在16年中增长了20倍,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居第7位的常见癌种。
如何做到甲状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自检+彩超是首选手段。」
蔡明主任介绍,首先,脖子后仰抬高,对着镜子看看甲状腺是否肿大,两侧是否对称。
其次,做吞咽动作的同时,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摸一摸脖子,看看能不能摸到凸出的小包、小块。
如果摸到有包块,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
图源:视觉中国
想要预防甲状腺癌,必须了解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目前引起甲状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辐射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致病率越高。有学者对10万多名原子弹爆炸事件幸存者随访发现,核辐射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增加了1.28倍。
碘摄入
目前关于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加碘盐政策以来,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但我国甲状腺肿瘤的总发病率基本不变。也有研究认为,适量多摄入含碘食物并不是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甚至可能起保护作用。
甲状腺疾病史和家族史
如果本人有甲状腺疾病,那后续得甲状腺癌的概率就会比别人高。很多甲状腺癌患者发病前可能患有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后者指的是,家里人有甲状腺癌,后代中招的概率会比别人更高。
心理和社会因素
有研究发现,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压力较小者的2.127倍;爱生闷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不爱生闷气者的3.429倍。换句话说,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央视网,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来源:央视网,侵权联删。 【免责声明】 本文所提供的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参考与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请注明「侵权事宜」),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摘 要
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家里有人身患癌症,其他人得癌症的风险会增高吗?癌症会遗传吗?」很多人心中,都一直存在这样的疑问。
1月15日,记者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近日为一位患者进行甲状腺癌的诊治,之后,其母亲、妹妹、舅舅及表妹也先后进行了甲状腺癌的相关筛查,发现均患上甲状腺癌。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肿瘤科主任蔡明提醒,甲状腺癌具有家族遗传性,「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一定要定时体检,重视相关肿瘤的筛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生正在为小申(化名)手术。图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01
结节长大引起关注
提醒家人体检发现隐患
今年31岁的小申(化名),在6年前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结节,但他并没有在意。几年来,小申并未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规律随访。
去年11月,小申在体检时发现结节在不断长大,最后经穿刺活检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12月初,甲状腺肿瘤科主任蔡明带领团队顺利为其完成手术。
「考虑到甲状腺髓样癌具有遗传性特点,建议你的家人也做一下相关检查。」在小申住院期间,蔡明在查房时说的一句话为他敲响了警钟。
出院后,小申立马让家人去做了甲状腺癌的相关筛查。结果他的母亲、妹妹、舅舅及表妹全部「中招」,高度疑似为甲状腺癌。
随后,小申的母亲、妹妹和舅舅在顺利完成甲状腺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病理结果也确诊了甲状腺癌。
目前,小申的表妹也做完相关术前检查,正准备进行后续手术治疗。
图源:视觉中国
02
为何一家人同时患病?
蔡明主任介绍,这主要归因于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性。小申、小申的母亲以及舅舅的病理类型为甲状腺髓样癌,小申妹妹和表妹的病理分型为乳头状癌。
而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性显著,与RET基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蔡明主任介绍,甲状腺髓样癌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10%,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两类。
RET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在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RET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失去正常调控,从而增加患甲状腺髓样癌的风险。
「该基因突变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给下一代,若父母患有甲状腺髓样癌时,子女也有可能遗传到这种突变,增加患该疾病的风险。」
蔡明主任建议,对于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RET基因检测,以实现早期筛查和预防。
03
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做好预防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6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在16年中增长了20倍,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居第7位的常见癌种。
如何做到甲状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自检+彩超是首选手段。」
蔡明主任介绍,首先,脖子后仰抬高,对着镜子看看甲状腺是否肿大,两侧是否对称。
其次,做吞咽动作的同时,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摸一摸脖子,看看能不能摸到凸出的小包、小块。
如果摸到有包块,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
图源:视觉中国
想要预防甲状腺癌,必须了解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目前引起甲状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辐射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致病率越高。有学者对10万多名原子弹爆炸事件幸存者随访发现,核辐射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增加了1.28倍。 碘摄入
目前关于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加碘盐政策以来,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但我国甲状腺肿瘤的总发病率基本不变。也有研究认为,适量多摄入含碘食物并不是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甚至可能起保护作用。 甲状腺疾病史和家族史
如果本人有甲状腺疾病,那后续得甲状腺癌的概率就会比别人高。很多甲状腺癌患者发病前可能患有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后者指的是,家里人有甲状腺癌,后代中招的概率会比别人更高。 心理和社会因素
有研究发现,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压力较小者的2.127倍;爱生闷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不爱生闷气者的3.429倍。换句话说,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央视网,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来源:央视网,侵权联删。 【免责声明】 本文所提供的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参考与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请注明「侵权事宜」),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