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密市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岗位创新、产业创新、创业创新、平台创新“四个体系”新路径,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9家,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10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评山东省工业强县。
构建“岗位创新”体系
提升企业核心驱动力
建立创新型企业家培育机制。实行定期举办企业家大会、每月服务企业家日制度,出台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等系列政策,常态化举行专题培训等活动,打造起一支以张恭运等为代表的200余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立研发骨干人才引育机制。开拓校招人才重点培养和技能员工内部晋升两个通道,搭建山东高密技师学院等再教育平台,发展起一支2400余人的企业研发骨干人才队伍。建立生产一线全员创新机制。以豪迈公司为试点开展“全员创新”,建立起从创新提案收集、评价、推广到激励的“闭环流程”,2023年豪迈公司征集创新改善提案42.98万条、创造效益5.8亿元,高密已创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5家。
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开辟企业升级金赛道
健全产业创新科学决策机制。组织机械设备等八大产业集群专班靠上诊断辅导,帮助企业作出产业创新的科学决策。如帮助孚日集团决策新上涂层材料等3个新赛道项目,未来三五年年均增长50%以上。健全产业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实行企业诉求闭环解决,引导银行推出科技金融产品26种,打出重点项目土地供给“组合拳”,今年来帮助企业新增贷款52.1亿元,解决用地指标666.5亩,新上产业创新项目59个。健全产业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引导10余家企业大胆革新运营架构、管理模式,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如孚日军民两用功能性涂层材料项目,由研发团队全权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攻克隐身、防腐等70多项业界难题。
构建“创业创新”体系
培强企业发展新生代
完善育苗机制。创新“金巢工程”人才政策,举办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峰会、高密市创业大赛等每年百场活动,引进“人才+技术+项目”30余个,选拔创业人才150名,目前有323项优秀人才及创意成为项目和企业。完善孵化机制。建设中科智谷科技创业园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百万平方米,集成政策落实、融资对接、“一对一”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完善成长机制。健全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设立5000万元规模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推荐申报重点人才工程120余名,推动154家企业成长为国家和省市“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企业。
构建“平台创新”体系
夯实企业研发硬支撑
搭建公共创新平台。成立高密产业技术研究院,与60余家机械装备等领域企业合作转化无缝激光焊接等科技成果20余项。发挥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平台作用,与高端化工等领域70余家单位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近100项。塑优企业特色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60个、市级214个,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年研发投入15.8亿元,自主研发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高端五轴数控机床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和大国重器。做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方式,组织40多家企业与上海交大等35所高校院所合作项目120多项,规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9.1%。
来源:高密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