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传道授业本领、涵养教师综合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自10月起连续开展四次全体成员参加的教育培训主题活动。
第二十五届未教赛观赛培训
群英荟萃,光新杏坛。第一、二场教育培训活动以观摩第二十五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复赛、决赛的形式展开。第27届研支团成员在观摩学习全校优秀选手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领会、不断感悟。参赛同学们所展示的学科内容,如数学、生物、历史、政治等,拓宽了研支团成员的知识视野,有助于研支团成员适应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中高文阳同学通过误差角度启发思考、割补法研究未知图形面积等创新教学方法,为研支团成员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高芳雨同学通过新旧版玄奘形象对比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研支团成员的教学资源库。他们从中汲取教学智慧,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尝试将所学融入实践。
参赛选手风采
不仅参赛同学精彩的表现让研支团成员们收获颇丰,各位嘉宾老师全面客观的点评更让研支团成员们受益匪浅:研支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教学的核心在于传递知识的坚定信念感以及教师想要表达的内核,促使研支团成员们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挖掘,力求将最精髓、最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应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运用教学机智将危机转化为教学契机,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研支团成员们将会在未来实习与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学生感悟
韩丛营
很荣幸能够来到未教赛决赛的现场,全程听下来感觉特别有收获,不管是比较熟悉的文史哲科目,还是比较陌生的生物、体育等科目,选手们都显示出超越学科的教师素质,例如他们优秀的教资教态、语言表达、课程设计。选手们的风采展示——也就是抽题作答——也让我赞叹,他们临场反应、限时思维表达的能力让我佩服,也让我对以后支教生活如何处理诸多问题产生很多想法。评委提到的一些问题:教学语言要有吸引力、教学目标的设定方法、板书设置、普通话水平等,也让我进行了自省,希望自己以后走向讲坛能够更加从容!
陈紫晗
很开心有机会观摩这次未教赛决赛,在各位选手精彩的展示之外,我深感与优秀未来教师之间的差距。面对这样一个大的讲台,他们能克服紧张感,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备课内容,一方面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另一方面用流畅的语言将学生带进课本,这是我的不足,也是之后会更加努力的方向。
杜晓语
很高兴能够成为第二十五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决赛的观众。决赛巧妙地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紧张刺激的8分钟模拟课堂,接着是充满个人魅力的3分钟风采展示。风采展示更是涵盖了教育观点阐述、时事话题评析以及现场情景模拟三个随机抽取的题目。八位参赛者分别展现了政治、语文、历史、英语、体育、生物、数学七门科目的教学风采,他们那满腔的热情与出色的精神风貌,无不令我印象深刻。更为重要的是,我深切体会到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导入,无疑能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只有具备综合素质、情感投入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
“‘看见’学生,
教育才会发生”主题讲座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11月2日晚,第三场教学培训如约到来,研支团成员们认真聆听刘晓蕾老师的分享。刘老师作为通州区潞河中学于家务校区副校长,通州区骨干教师,深耕行政及德育工作多年,有着深厚的教育情怀。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与特长,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驱力,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主讲人刘晓蕾老师
在讲座分享中,刘老师丰富的知识积累、生动的案例分享也让研支团成员们收获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如在探讨三位后进学生的案例时,刘老师指出与其称他们是问题学生,不如正视这些真实存在的学生问题,探讨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背后的正当渴望。而传统的批评,力量虽有效,但越来越无力。教育者面对人的终身发展,应对学生怀有积极信念。这种对教育力量的深刻表达也启发研支团成员们正确认识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重视其对于学习、创新和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
学生感悟
常雨馨
聆听了刘晓蕾老师的讲座《“看见”学生,教育才会发生》后,作为未来大概率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如何才能成长为一 名“眼里满是学生”的好老师,是我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在刘老师的讲座中,她提到在教育中,要“看见”学生,尊重、正视个体差异,力行近仁,教育才能发生。其中令我最为深刻的一部分是对于在课堂中“看见”学生,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发现学生问题,其次在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更加了解学生情况,同时要在备课时期预测学生问题,要正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问题,允许学生出错。总之,为了在未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做学生的引路人、守护人与逐梦人!
陈子烨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听了刘老师“看见”学生的讲座,我收获很多,尊重正视个体差异,力行近仁,教育才能发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看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引导他们探索未知、勇敢追梦。
江帆
从刘晓蕾老师的分享中,我真切地体会到站在讲台上授课的不一定是教师,感知到学生召唤的才是。刘老师从教多年,但一直真诚地向学生们敞开心灵,与其怕遇到一些奇装异服、形单影只的“问题学生”,刘老师看到他们身上发展中的问题,探究每一个不恰当的行为背后的正当渴望。同时问题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联系,刘老师提醒我们不要怕学生出错,而通过设置情境,可以将错误变成宝贵的教育资源。对于课堂上没有反馈的同学,课下要关注,发现问题,精准分层。作为直面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者,我们应倾听学生有声和无声的召唤,看见每个学生个体!
教育实习启动仪式
及教学培训会
春风化雨,教学日新。教学薪火相传,而研支团同学们与教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11月11日上午,研支团全体成员相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共同迎接北京师范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教育实习启动仪式暨备课培训的到来。北京师范大学团委罗振男老师、首都医科大学团委卢晨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张朝赛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王琼老师、刘羽老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参加本次启动仪式。
张朝赛老师为研支团成员们介绍三附中的整体情况,强调同学们要“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锻炼教学本领,做学生眼中言传身教的好老师;罗老师、卢老师指出教育是解决民生所需的事业,提醒研支团成员们要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对教师教学技能与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并对研支团成员们提出准时到、虚心学、认真做的实习要求;王琼老师、刘羽老师进一步明确实习中“一节好课”的标准、实习具体管理要求。本次讲座干货满满,帮助研支团成员们迅速明确实习清单,掌握备课要点。
在阵阵掌声中,本次教育实习启动仪式及教学培训会圆满结束。新起点新开始,研支团成员们也会倍加珍惜教育实习的宝贵机会,向三附中的优秀老师虚心学习,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用情感人。
研支团收获总结
为教之道,必起于思。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在教育培训中勤于思考、拔节成长,丰富学科知识、增强育人信念,为之后奔赴中西部积蓄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截至目前,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已顺利开展四次教育教学培训活动,感谢未教赛主办方的支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提供的实践平台,让所有成员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下一步,他们将迈入充满挑战与期待的教育实习新阶段,一段关于成长、奉献与梦想的精彩故事正蓄势待发,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这段新旅程!
文案丨江帆
编辑丨韦欣彤
责编丨刘翔宇 张萌源
审核丨罗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