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企业中,活跃着许多被称为“草根记者”的优秀通讯员。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是这些企业新闻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他们用镜头定格下生产中一个个攻坚克难的身影,用文字记录下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他们矢志不渝,笔耕春秋,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新闻战线上,用手中笔和相机镜头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这是从初心到匠心的坚守,也是传达到传播的责任”。他们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并乐在其中。未来,将继续用笔和镜头记录、分享发生在企业的感人故事,用“心”闻,做好企业新闻,助力企业发展。
从事宣传工作13年来,她被冀东石油人“奉献清洁能源,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深深感动着。她深入一线,用有温度的文字和手中的相机,记录着石油人的拼搏故事和奉献精神,也追寻着自己的新闻梦想。
丁青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宣传干事
“作为一名石油企业基层宣传人员,我曾见证过无数次生产一线的日出日落,也深入了解过石油人在很多新能源项目建设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艰辛故事。在采访的过程中,也结识了很多位可敬可爱的普通劳动者。”丁青说,在她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婚纱照。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在海岛上坚守了13年的夫妻。
这对夫妻是冀东油田二号人工岛的员工王明珠和齐津津。2021年4月22日,是他们结婚12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他俩共同守岛的第13个年头。结婚纪念日这天,他们决定在人工岛上拍一组婚纱照。
在采访这对夫妻的过程中,丁青了解到,就是在海上常年刮风、岛上遍地尘沙,风与沙常常演出“二重唱”;水资源匮乏,每瓶水都要算计着省着喝的艰苦环境中,这对夫妻相爱相敬、相濡以沫,好成了别人眼中的“爱情”样子。这次采访,让她对驻守孤岛的石油工人有了全新的认识,采写完成了《“红配白,很搭”》《守岛13年的石油夫妻》等多篇稿件,被数家媒体发表。
新闻宣传工作不仅是凝聚力量,更重要的是记录身边人事物的变化、企业发展的历程。
2022年10月,丁青从油气生产宣传领域转战新能源“战场”。
新闻在哪,她就会出现在哪。2023年初,临近春节,开封地热供暖项目的第一口地热井试水成功。她一个人背起相机、录像机、无人机,坐上从唐山到开封的火车赶往现场。采访中,她了解到有一个七个人的团队,放弃返回唐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克服多重困难,日夜守护,只为保证春节期间为千家万户提供稳定热源。她采写的《“逐鹿中原”的“石油热能”》在企业内部各平台发布,引起了员工们的强烈共鸣。
“记者就是记着。”丁青表示,新能源是未来的希望之光,很庆幸能在这个新闻富矿中耕耘。希望在未来,能够通过自己更多的的文字和图片,让更多的人看到石油人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从事宣传工作9年,她努力通过文字和镜头让更多人看到施工企业建设者的风采,感受到每一个繁华城市建设的背后,总有着一群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建设者的默默奉献。
王阳 河北建工集团省安装二公司党群办主任
10月29日,王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企业的外宣负责人,她走过很多个施工现场,了解了很多施工过程中不为人知的艰辛,也在采访过程中,结识了许多位可敬可爱的普通劳动者。而在她的手机里,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农民工夫妻的合照。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她就会忆起2019年,在山西梗阳项目上采访他们的一幕。
“当时我看到来自河南的张景文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当我问到他在工作中是否有快乐的时刻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有!每次看到因为有了我们的施工,厂房在荒地上拔地而起,再到设备轰鸣阵阵,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他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工作的自豪和满足。他的妻子李俊英,也在这个工地,负责工地后勤工作。她说,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最开心。‘拿着自己挣的钱,可以给孩子买新衣服、给老人买药。能为家里出一份力,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说这话时,李俊英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阳说,正是这次采访,让她对农民工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者,更是一群怀揣着梦想和快乐的普通人。
“这篇新闻通讯《走进农民工的快乐》被公司平台推出后,引起了许多项目管理人员的注意。他们纷纷表示,这篇文章,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农民工兄弟更多的尊重和关爱,让他们在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王阳说,这篇作品的反馈,让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做好企业宣传工作不仅是责任,更需要热爱。
2023年7月,王阳开始接触短视频,也努力尝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出镜主持人。“刚开始面对镜头时,我因为紧张,常常会把提前背得滚瓜烂熟的主持词忘得一干二净,说起话来结结巴巴。为此,我就一次次地对着镜子或是模拟镜头练习,努力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很快,我就能正常面对镜头,创作的多部作品被公司平台推送。”王阳说,每每看到因为她拍摄的视频,让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职工或者新技术突然‘火’了起来,成为企业的‘网红’,她就非常有成就感。而日前,她的一部短视频作品在集团2024年新闻宣传技能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更是让她颇受鼓舞。”
王阳说,她与新闻事业因工作而结缘,因为热爱而深耕其中。未来,她将继续通过文字和镜头传播企业好声音、讲述企业好故事,让更多人看到建筑施工人的风采。
从事基层宣传工作近6年以来,她凭借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写作劲头,撰写稿件近300篇,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了众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成为领导和同事们公认的“笔杆子”。
李武靖 三友集团纯碱公司轻灰车间 党群联络员
“至今我还深刻地记得,当时的第一个任务是写一篇检修事件通讯。接到任务后,我立刻详细了解检修安排,又跟着职工们到现场看操作,光素材就记满了好几张A4纸。”李武靖说,2018年,她开始负责基层新闻报道工作。这让平日里就喜欢看书、写札记的她感到十分欢喜,迫不及待地想完成这次任务。可尽管她绞尽脑汁地想思路,稿子写了改、改了写,最终也没有被采用。
“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不是因为稿子没得到认可,而是觉得对不起我采访的那几名职工。他们为了抓住检修机会整整忙了一个晚上,而我却没能用文字讲述好他们拼搏的故事。”李武靖说,“自此,我便从学习基础知识下手,认真阅读专业书籍、翻阅公司内刊报纸。不忙的时候就去现场采访,积累新闻素材、研究写作思路。一个月后,车间再次检修时,我撰写的新闻通讯《奔涌的‘后浪’》在企业内刊顺利发表。”
这篇文章的成功发表,让李武靖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她在新闻采访之路上深耕的决心。
“2023年12月,纯碱公司轻灰车间钳工李光哲在2023年河北省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取得装配钳工项目第三名的好成绩,领导安排我对他进行采访。由于李光哲性格有些内敛,沟通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为了拉近彼此距离,我决定先和他聊聊家常。”李武靖说,正是这一个看似与采访无关,只是为了缓解气氛的举动,让她瞬间找到了沟通的突破口。
“当我和李光哲提出想看看他儿子照片时,他一边输入密码解锁手机一边说,因为平时练习把指纹都磨没了,所以无法进行手机的指纹解锁。正是顺着这个话题,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采访思路,用聊天的方式让李光哲渐渐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他苦练技艺的感人故事。”李武靖说,这篇采访李光哲的新闻通讯《锉削之间淬炼匠心》一经纯碱公司内刊和公众号刊发,就受到了职工们的广泛关注,大家都被他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也让李光哲成了公司的“技术红人”。
“这次采访,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一线职工普通而内敛的性格,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李武靖说,未来,她要把更多的像李光哲一样的职工通过自己的笔墨和镜头进行宣传,让“平凡却闪闪发光”的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企业的骄傲。
从事企业新闻宣传两年来,她不仅目睹了无数个在产线上挥洒汗水的忙碌身影、亲历了一项项成果取得背后的艰辛与荣耀,还更深刻地理解到,只要用心去留意并挖掘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发现其实到处都是新闻“金矿”。
付小娜(右)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炼钢事业部宣传干事
“在基层采访的过程中,无意间采访到的一位炼钢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付小娜说,即便是现在,只要她一拿起相机工作,都会想起当时的场景。
“去年11月份,我接到了采访转炉作业区作业长先锋事迹的任务,就是在转炉主控室等候的过程中,一名炼钢工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他正全神贯注紧盯钢水冶炼指标,手上动作娴熟而精准地控制着成分配比。看着他专注的神情,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忍不住拿出手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而他由于工作极度专注,并未曾发觉我的动作。在等待出钢间隙,我忍不住上前轻声和他交谈,他好像有点不擅言谈,开始的时候微笑着拒绝我。当听我说只是想听听他的故事,好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些默默奉献在一线的炼钢工人时,他才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详细讲述起自己凭借经验和毅力为产线降本增效作出贡献的故事。”付小娜说,从那名炼钢工的眼神中,她能看出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也更感自己工作的责任。
“后来,以这名炼钢工为采访对象的新闻图片一经在企业平台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而这名炼钢工的故事也被我写成了一篇散文,成功地在外媒上发表。”付小娜说,正是这次“无心插柳”之举,让她对新闻采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夏季,室外温度达到36℃,转炉作业区内温度超过50℃。为深入了解每个新闻线索的真实情况、感受攻关实际过程,付小娜仍坚持穿梭在各作业区现场,奔走在产线的每个角落,只为将最真实、最鲜活的故事呈现出来。“在转炉平台,我曾经为了完成一个选题的采访任务,在高温的烘烤和闷热的环境下与技术人员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当时,我的脸被烤得通红,工作服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付小娜说,她觉得,只有切身体验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才能写出更真实的报道,将他们在高温下坚守岗位,不畏险阻、勇破难关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
付小娜说,从事宣传工作两年来,她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就,也有挫折,但更多的是体验了把文字变成铅字的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产线的“温度”,写出更多发生在产线上的感人故事。
负责企业外宣工作半年来,她的身影穿梭在产线上、职工中,用勤奋和执着快速完成了“新手”进阶,用笔墨撰写了近百篇公司市场化运营新征程中的精彩故事,带领团队,在张宣科技三季度宣传系统30家单位评比中摘得第一名桂冠。
靳红伟(左)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 综合管理部副部长
七夕节前,靳红伟收到一个厂区职工过“七夕”稿件的采访任务。8月9日,正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找到采访线索的时候,听说张宣科技要组织职工参加张家口市总工会组织的千人相亲大会,便联系相关工会工作人员,和参加活动的人员一道,登上了当天下午四点就要出发去涿鹿活动现场的专车。
“那天下午宣化一直下着小雨,不知道涿鹿的天气怎么样?相亲会会不会取消……”靳红伟说,虽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还是决定去碰碰运气。
到达活动现场,雨下得更大了,万幸的是在一把把雨伞的加持下,活动照常举行。“我们单位去的男女职工都比较内向,当我看到他们都不太主动时,就想着没准要白跑一趟了。”靳红伟说,虽然如此,她还是决定拿着手机跟拍本单位职工参加的各活动互动环节,努力寻找采访契机。
“当活动进入‘桃花朵朵开’环节时,主持人说,当他宣布有几个‘雄蕊’和几个‘雌蕊’后,对应数量的男女嘉宾要组成一个团队,围成一圈。就是在这个时候,忙着跟拍的我,竟然两次被男嘉宾误认为是‘雌蕊’,并要进行表白,让我很是尴尬。但也正是这个尴尬,缓解了我因为一直没能找到采访的切入点而有些焦躁的情绪。”靳红伟说,没想到峰回路转,在活动最后“一见倾心”的表白环节中,她突然看到一位男嘉宾直奔对面自家女职工的方向而去。“老天真的在帮我,男嘉宾心仪的女生居然是‘我家的’!”靳红伟立刻一个箭步拿着手机冲过去,“妥了,妥了,新闻点这不就有了嘛。”靳红伟心里乐开了花。表白、互动……一系列环节下来,男女嘉宾成为了全场焦点。
当天回到家已经晚上10点,靳红伟连夜完成的新闻通讯《邂逅故事开始的地方》一经媒体发表,引起了许多职工的关注,9月份再次举办的相亲大会,报名职工人数直接增加了一倍。
“只要用心,就没有发现不了的‘新闻点’。”靳红伟说,这次尴尬的经历,让她对宣传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未来,她将继续扎根一线,在企业外宣的道路上深耕细作,让更多人通过她的笔墨和镜头,见证企业的发展。
■编辑:董洁
■责编:王书军
■监制:李建辉
■来源:河北工人报 记者/马建磊 通讯员/张冬旭 刘焕 刘鸿锦 左琳 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