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荷
【1】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这是一个想念同事的秋天。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这首诗写于上任途中。
他自长安出发,乘舟行至巩县入黄河,在入黄河之际,于一片秋景中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寄给他昔日的洛阳同事。
一路上青山夹着洛水,在地势开阔处洛水与黄河交汇,水流澎湃向东奔流不息,两岸稀疏的树木隐约可见,一缕斜晖在水面上跳跃着波光,时明时暗。
岸边散落一座孤零零的小村,一只孤雁向着南方奋力飞翔,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如同这一只飘流的不系之舟,无依无靠,只能随波逐流。
韦应物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身处晚唐的乱世之中,他心怀百姓,有心为国出力,出任滁州刺史,就是欲图救济。
但他也深知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难以力挽大唐走向衰败的时局,他的心境既孤独又伤感,既悲凉又无奈。
只能把满腔的话语化成一行行诗句,寄给自己的洛阳同事,告诉他们自己此时的心情。
【2】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韦应物《闻雁》
这是一个思念故乡的秋天。
韦应物从夏天离开长安,秋天的时候抵达滁州,这首诗是他来到滁州后不久所写。
这是一个寂寥的雨夜,独处一室的他,在淅淅沥沥的雨声里感受着身处他乡的寂寞与凄凉。他听到雨声中传来大雁由远及近的鸣叫,这声音好似故园的呼唤,勾起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回忆。
他想起故乡温暖的小院,还有亲人们熟悉的脸庞……这一缕乡愁萦绕在诗人的心间,是那样耐人寻味。
【3】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
这是一个想念亲人的秋天。
这首诗写于滁州任上,当萋萋的秋草生满庭院,当晶莹的白露爬上草尖,我更加思念长安旧居的弟弟们。府衙中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就自顾自地在芭蕉叶上写诗打发时间。
写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估计还是一首思念的诗。人虽然在他乡,心却始终牵系故园,在这个秋天里,一颗心因为思念而倍感寂寞!
【4】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这是一个想念朋友的秋天。
从诗的标题可知这首诗是写给全椒县山中的一个道士,当时的滁州与全椒相距不远,故可以推测这首诗应该也是写于滁州任上。
在忽然感受到的阵阵秋凉中想起了山中隐居的道友,于溪边砍柴,于山中炼丹,想象着他的清苦生活,很想备上一壶浊酒,在这个风雨之夜前去慰问一番。
可是漫天的秋风秋雨,满山的落叶纷纷,自己要到何处去寻找道友的踪迹呢?
意境空灵的一首小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真诚友谊,最后一句冷然一问,又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惆怅和回味。
【5】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这也是一个思念友人的秋天。
这首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四年或五年(公元788-789),此时的韦应物任苏州刺史。
丘员外:名丹,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临平山上。
这是一个清冷的秋夜,诗人一边在寂静的山中散步,一边吟诵着诗句,空旷的山林中,松子悄然落下,那“篷”、“篷”的声音清晰可闻,让诗人心中一动。
不禁想起远方山中的朋友,此时此刻,你也一定没有入睡吧!
你是不是也正在想念着我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抬头欣赏同一轮明月!想到这里,诗人的脸上忍不住露出淡淡的微笑,那笑中透着满足,也透着期待!
这五首韦应物的秋诗,每一首都朴素无华,诗人用浅显的语言表达着绵绵的深情,致友人、致故乡、致亲人,字字含情,句句入心,成就千古经典,温暖了千年时光!
文 / 青荷闲潭原创
图 /青荷闲潭原创,请勿商用!
进我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把我设为星标
更快收到我的消息推送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