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经典诗作四首,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首首千古流芳

文化   2024-11-11 17:27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荷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居士,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他的诗作尊杜甫为祖,前期诗风清新明快,历经南宋山河破碎,后期变得雄浑沉郁,与黄庭坚、陈师道共称为“江西诗派”三宗。


他的词风气势雄浑、笔力横空,豪放直追苏轼,代表词作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其中一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堪称封神。


1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宋:陈与义《早行》


《早行》顾名思义,描写早上出行时的所见所感。驼褐:用驼毛织就的毛衣。


诗人穿着厚厚的毛衣行走在漫天的风露中,感受到露水袭人的轻寒;此时地面一片漆黑,而天空中星光璀璨,正是由于黎明前的黑暗,才越发衬托星光的亮堂。


因为出发的太早,睡意还不曾全消,半梦半醒迷迷瞪瞪地行走在小桥上,耳边又传来田野中稻花深处的窃窃虫鸣。


整首诗通过晶莹的露珠、漫天的星光、小桥流水、虫声入梦等意象,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写出早行的种种滋味,读来回味悠长。


宋孝宗时期有一位诗人张良臣 ,他有一首诗《晓行》:


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
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


也不知道他们俩究竟是谁化用了谁的诗。



2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宋:陈与义《雨》


祝融:夏天的火神,代指夏季。


这是一首借雨抒情诗,写于政和八年(公元1118),诗人当时闲居在京城,等候朝廷的授职。


诗题为雨,但全诗没有一句正面描写雨景雨势,而把笔力集中在看雨听雨的想象和感受之中。


在漫天飘飞的雨丝中,燕子翩然而去,想象着梧桐叶也即将飘落,“一叶落而知秋”,季节无声的更迭,诗人的青春年华也在无声中走向迟暮。


一连十日的雨水带来了无尽的清凉,本该让人欢喜,但诗人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自己一事无成,至今还是家徒四壁。


诗的最后潇潇的风雨吹落在身上,更加让人黯然神伤,想到别人都在繁华的京城春风得意,而唯独自己憔悴不堪,萧然独立于西风之中。


全诗深沉含蓄、意蕴悠长,把满腔的失意和落寞都寄寓在一场潇潇的雨中。



3


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
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
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
茫然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宋:陈与义《试院书怀》


这首诗也和雨相关,写于宣和六年(1124),当时的陈与义官司勋员外郎,任省试考官。


在芳草萋萋的春天,收到了一封来自故乡的家书,这让诗人内心无比的激动,又无比的伤感。


激动的是自己对故土和家人的苦苦思念,在这封家书中得到了慰藉;伤感的是时光飞度,而自己仍不能落叶归根,因此愁思无限。


陪伴自己的唯有窗外一帘疏疏落落的雨,还有庭院里树枝上几朵淡淡的花。轻灵的雨丝、淡雅的花,这一幕如梦似幻又透着美丽的哀愁。


诗人已至暮年,只剩下写诗这个唯一的爱好,每逢春天就格外的想家,张若虚有一句思乡名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诗人此时也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


在外漂泊了好多年,有好多的话想跟家里人倾诉,但是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望着枝头归巢的乌鸦,细数着乌鸦的数量。


整首诗颇富想象,寓情于景、平淡有工,细细品来韵味无穷,是江西诗派律诗的经典代表之作。特别是颔联“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是谓千古名句。



4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这是一首行旅诗,记录了诗人舟行江面的愉悦感受。


两岸一片花红柳绿,落花随风起舞飘落到水中,把我的小船映照得微红。船儿轻快地行驶在江面,只有半天的功夫,百里榆堤就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我躺在船板上仰望着满天的云彩,白云似乎一动不动,却不知其实我在动,云也在动!


自然轻快又活泼有趣的一首诗,按今天的话说,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运动,但是用古诗词表达,就是这么诗意形象、美不胜收。



END




文 / 青荷闲潭原创

图 /来自网络,侵删!


进我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把我设为星标

更快收到我的消息推送


长按二维码关注


青荷闲潭
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