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究笔记】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教育   科学   2024-08-09 08:02   上海  

 点击上方第二个“生物库”关注公众号

生物库重要提示:文末有惊喜

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多种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特性,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基础。

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皮肤给药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口服药物需要在胃肠道中溶解并通过黏膜吸收,然后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再分布到全身。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可能经历首过效应,即在肝脏中被代谢,从而降低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改变剂型或使用促进吸收的辅料,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在组织间的分配。药物的分布受到血液循环、组织特性和药物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药物更容易积聚在某些组织中,如脂肪、肝脏和肾脏。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也影响其分布和游离状态,结合型药物通常不易透过细胞膜,而游离型药物则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是机体对药物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代谢过程分为I相代谢和II相代谢。I相代谢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通常使药物变得更加极性化,易于排泄。II相代谢则是将I相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与体内的极性分子(如葡萄糖酸、硫酸等)结合,形成更加极性和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代谢使药物失活,但也有助于药物的清除,减少其在体内的蓄积和潜在毒性。

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排泄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清除的过程。主要排泄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尿和胆汁排入肠道。药物的排泄速率受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分子大小、电荷状态以及与体内分子的结合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酸性药物通常通过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而脂溶性药物则在代谢后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

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是通过与特定的生物分子(如受体、酶、离子通道等)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可以激活或抑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从而产生治疗效果。药物的药效学特性,如效力、效能、作用持续时间等,都是通过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来体现的。此外,药物也可能与非靶点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药物剂量和时间的关系。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则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机制。PK和PD的结合研究有助于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的剂量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的个体差异

由于遗传、年龄、性别、疾病状态、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分布范围和敏感性,导致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药物治疗成为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涉及药物的ADME特性、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药效学和毒理学特性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过程对于新药的开发、药物的有效应用和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
🎁
欢迎生物医药行业的伙伴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生物库微信
👉备注:工作单位-姓名-职位
加入生物库交流群

赶紧扫码入群,解锁更多惊喜

↓↓↓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生物库和万千读者一起
畅游生命科学的海洋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生物库,带你畅游生命科学的海洋

生物库
带你畅游生命科学的海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