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产品,一切归零;没有好文化,产品归零

财富   2024-12-19 06:01   上海  
我们分析一个产品成功背后有三个公理:长期主义、价值导向、精益求精。长期主义做产品,就像家长养育小孩,“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定是以孩子一生幸福为追求的,做产品也要这样。
价值导向讲的是,好产品不只是赚钱,而且还能真正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但客户或社会却为之痛苦的问题,亦即做产品应当是要有情怀的,用纯粹的投入产出比去经营产品,也许短期能出爆品,但长期看却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精益求精是指,好的产品应当像艺术品一样,不仅在功能上解决客户说得清楚的痛点,而且还能让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有赏心悦目的感受,要做好这一点,当然要求做产品的人将心注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依据主持人列举的三个议题,谈谈我的理解。

作者丨欧阳杰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ID:guanlizhisheng2015)

好产品:管理是因、文化是壤
1.“中国制造”的起步与发展,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制造业发展之路大致相似,但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却是日本企业没有碰到过的,所以只能我们自己探索一条未来之路。
日本的产品质量一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以至于讲到好产品就会想到日本或者德国,提到好员工就会联想到日本的匠人精神和德国的技师制度。但回溯历史发现,事实上,“劣质”一词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代名词。
索尼的盛田昭夫在20世纪50年代给索尼制定的使命就是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经过索尼、松下、丰田、本田等为代表的企业的群体奋斗,并借东京奥运会红利,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产品的形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并开启了接下来二十多年“日本制造”在全球的逆袭。

我讲这段历史是想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产品质量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二十多年里逆袭?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逆袭是果、管理是因、文化是壤。

从文化角度讲,有两个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个原因是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启了国家治理的全面西化和现代化。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去其糟粕并与本土文化融合方面做到了极致。也就是说,从文化上讲,日本兼收并蓄,是东西融合和本土创新的典范。

从管理视角看,一方面,日本非常重视学习西方科学管理,以至于原产于美国的质量管理和精益制造在日本全面开花,然后再反向输入美国;另一方面,日本强化了基于传统文化和国民心性的人事管理和文化管理,如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集体第一、视企如家等。
前者治事,融合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的“死磕”精神和西方的哲学思维,事上求精,持续改善;后者管人,融合了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精神和东方人文底蕴,关注人心,根植人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影响世界的道路。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等企业家在这两个方面都可谓是典范。

同“日本制造”起步时相似,自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到2000年左右,“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也有“劣质低价”的印象,但伴随海尔、美的、三一重工、徐工、吉利等企业的崛起,以及一大批“隐形冠军”如阳光电源和山东威达等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制造”在近二十年内已经完成了从“劣质低价”到性价比和质价比的跃迁,成为质优价廉甚至是高质价比的代名词。

2.光有性价比、质价比还不够,“中国制造”还必须朝“心创比”的方向跃迁。
“中国制造”还必须朝“心创比”的方向跃迁,用科技和人文经营客户心智、构筑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心创比”是科特勒营销5.0的核心观点,在这个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中国有没有在“心创比”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品牌?华为肯定算一个,小米正在路上。

“心创比”这条路注定很难。为什么很难?我们来看看中国成功企业的三种方式是不是可持续的。第一种方式,先不计成本地砸钱,把竞争对手挤出后再“收割”消费者,这条路线的“配方”可能大家都很熟悉,某打车平台走的就是这条路。第二种方式是“血汗工厂”,用“996”甚至是“896”“卷”员工也“卷”自己。第三种方式是不尊重原创搞抄袭,用市场力量强迫别人转让知识产权或者高薪挖角,其特征是以捷径方式短期完成超越。

今天,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过去这三种成功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不仅是有了危机感的美国人,中国人自己也被这三种方式的副产品,如“内卷”、污染和无底线的向下竞争等现象挤压得身心俱疲,焦虑不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3.内卷、劣币驱逐良币,根本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
《坛经》中有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我把“中国制造”的根本问题归结为心出了问题。心为什么会出问题?因为现在很多人多追求的都是俗世名利,如职业成就和高薪厚禄等,而不是追求人作为人的整体实现。
人作为人,一是做大人,四书中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什么叫大人?就是你长大成人了。国内现在有很多“巨婴”且不自知。二是做“全人”。什么叫全人?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都是作为职业标签的称呼,比方说企业家、副总经理、研发总监,等等。
但是,职业标签只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所扮演的一个角色而已。职业人是我们千万亿化身中的一个,而我们要成就的是法身和报身,报身、法身、化身三身圆满的人就是全人。换句话来讲,当我们将所有精力都导向职业人这个化身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用错了地方。

对很多人来说,一切无非交易。交易的背后就是两个字——利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利、漠视义时,或者充斥着只是把义放在嘴上的“伪君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你说“中国制造”、中国的产品质量会好到哪里去?我是不信的。伪君子比小人更可怕,蔡锷曾说过,“吾国人心,断送于‘伪’之一字”,这个警告至今天仍如黄钟大吕。所以“中国制造”未来之路的答案在哪里,说不定就在我们谈的这个“禅的智慧与数智时代的管理系列”研讨里。

匠心、流程与心性
怎么用匠心做好产品?对这个问题,我想从流程和心性两个方面展开。

1.流程方面,我想讲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四种现象。

(1)正向研发 VS 逆向研发 / 抓件生产 / 拿来主义。
有一个段子,说的是某条半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总是出现空包装,有两种解决方案,一个方案是博士用复杂的机械和传感等技术,花费几百万元改造了生产线;另一个方案是流水线工人用电风扇对着流水线吹,能被吹走的就是空包装。两个方案都解决了问题,但一个复杂,一个简单,大家嘲笑的当然是博士。但是,当所有人都想着去抄近路、走捷径,而不是想着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时,企业的产品和品质能上来吗?

(2)精益生产重方法 VS 绩效考核要结果。
精益生产讲了很多年,当然我国企业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但和我国台湾与日本比,还是差得很远。为什么?因为在不少企业家甚至专家的眼里,花费大力气搞精益生产干什么,搞个考核不就行了吗?我要的是结果。绩效考核在中国是门显学,以至于有专家说管理就是绩效管理。这当然不对。世界上这么多企业,哪个企业是因为绩效管理做得好而持续成功的?

(3)赋能伙伴 VS 采购年降。
过去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在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不管哪个说法,核心都强调企业与伙伴一起才能共赢。但现在中国企业界的做法,特别是汽车行业,基本上都是采取简单粗暴的年降法,供应商赋能虽有想法但无做法,大家都在相互博弈,短期效果好像不错,长期下来伤的是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个方面,我们真的要向苹果学习,用心培养供应商和产业生态,这样才能长久健康发展。

(4)员工训练 VS 高薪挖角。
企业不只和供应商博弈,和员工也一样在博弈,双方都谈不上忠诚,这就是这些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部分现状。现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动跳槽的员工少了很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员工忠诚度或敬业度有大幅提升,只不过是形势不好先蛰伏起来而已。

2.流程的背后是心性,企业要有怎样的心性?
一是长期主义VS短期导向,二是义 VS 利。企业家要有怎样的心性?老袓宗对领袖人物的领导方式已经有很好的概括了:天道、王道、霸道。对有一定规模特别是产业龙头的企业,企业家心性要升级,即要从霸道到王道,再到天道。

霸道讲权术,靠权压人、用利诱人。王道,就是讲仁德,用礼训人,靠义感人。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和于东来领导的胖东来,可以说是王道的代表。什么是天道?就是企业家讲规律、正念经营,铺正路让人行,如稻盛和夫的京瓷。这里引发一个问题,稻盛和夫以出家人的心性亲自缔造两个世界 500 强,还拯救了一个世界 500 强,此等事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企业家怎样实现心性升级?从霸道到王道,再到天道?
一是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的要义之一,的确文简义丰,非常厉害!

二是禅宗。彭老师说,禅入经营就是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我们讲产品主义,每个细节都值得深究和敬畏,佛学中提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讲的就是这层意思。一粒沙看起来非常小,但在显微镜下它依然是一个浩瀚世界!怎么才能真正做出来好产品?好产品要先在心里面,然后才会出现在世界上。

|END|

东家自习社
聚焦客户的挑战与持续增长,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有温度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