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爆发的迹象:停止索取情绪价值

财富   2024-12-30 06:02   上海  
职场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经常迷失在人际关系的泥沼里,对领导或同事的一言一行极为敏感,一个眼神一句批评就足以让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情绪内耗中。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赢得外界的肯定和别人的好评。殊不知这样的心态,会无底洞般吞噬他们的能量,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情绪健康,也阻碍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人一旦停止索取情绪价值,赚钱就容易了
莎士比亚说过:“金钱是个好兵士,有了它就可以使人勇气百倍。”但职场中却有很不少人本末倒置,不寄希望于“金钱”这个“好兵士”给自己带来勇气,而是指望别人提供的情绪价值让自己找到存在的意义。事情做好了,总渴望第一时间得到领导赞许的眼神,如果得不到,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没价值。如果事情搞砸了,又等着别人能放下手头的一切,马上过来开导你安慰你,仿佛这样自己在工作中的错误就可以被忽略了。
K哥以前也遇到这样的下属。有次坐飞机出差,几个小时没有开机,落地后就发现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女下属接连发了7、8条信息。第一条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请示,大概半小时后发现我没有回复,这同事就开始脑补一些负面场景了。一会问“K总为什么不回复,是不是昨天开会的时候,我的汇报没有做好?”一会又表态“业务上的不足请K总多多批评,我以后一定会积极改正。”看后我都觉得莫名其妙,她说的那些事,我压根没想过,但从她发来信息来看,我能想象她在这几个小时内受到的心理煎熬。
这种对情绪价值的过度依赖和渴望,会像无形的陷阱,把一个人禁锢在低效和焦虑的状态中。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和信念。当一个人不再依赖外界的情绪价值,尤其是不再因他人的负面评价而自我怀疑时,他的自我效能感会逐渐增强,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就像一个销售,如果能不被客户的各种拒绝击垮,而是将其视为提升自己销售能力的机会,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复盘来改进销售技巧,就会慢慢提高他的客户开发能力,从而开更多的单,拿更多提成。强大的自我效能,可以让人摆脱内耗,聚焦自身的成长,而不是纠结于别人态度和评价,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赚到更多的钱。这种实打实真金白金的收获,不比别人难辨真假的评价和抚慰更香吗?
不要在谋生的地方,寻找意义
窦文涛在《圆桌派》讨论工作的一期节目中吐露心声:“咱们老说你要立下大志,你要有个目标,那没目标行不行,我不知道我有什么目标,我知道我得活着,我活着我得干这个工作,干这个工作呢我也不喜欢,我只不过是为了拿这个工资……”K哥觉得,窦文涛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但也有一些“理想主义者”看不透这点,总对工作抱有过高的预期,并试图赋予它们一些不切实际的意义。
工作的本质,其实是一场很简单清爽的交易。打工人出卖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技能,公司则付出对应的薪水报酬。职场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不过是这场交易的中的乙方,费尽心思努力成为平台上一个服从安排、为公司带来预期价值的标准化的“螺丝钉”。这种定位,才是职场打工人最该有的自我认知。
职场就是谋生的场所,工作就是谋生的手段。这里没有“家庭”,真正的家庭对家中成员有无限的包容,不会因为你犯了错而把你赶走,但职场会。这里也没什么所谓的“意义”,你追求的情怀,你幻想的诗和远方,除非符合公司利益,否则这一切都无容身之地。当然,K哥并不否定工作中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但这些一定是在获得经济回报的基础上,产生的附加满足感,决不能“喧宾夺主”。将工作与人生意义剥离开来,能够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职场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不会因为领导的批评而觉得自己一无所是;也不会因为老板夸自己几句,就忘了对方不过是想让自己做更卖力的“工具人”这个事实。
罗翔说过:“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工作,时间一长,你都会滋生无聊的感觉,都会觉得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实事求是的说,工作能给你的只有劳动报酬,并不“附赠”理想、激情和乐趣。说得再直白一点,工作的第一目的,就是赚钱,其它都是瞎扯。我们已经在工作上搭进了宝贵的时间,就不要再把个人的情绪搭进去了。谋生而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没必要入戏太深。
戒掉玻璃心,把自己炼成不锈钢体质
红衣教主周鸿祎曾说过:“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K哥非常同意这一点,年轻人经历的摔打相对比较少,往往更爱面子,自尊心更强。但在职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真正成熟的职场人,要能自我调节情绪,对外部的评价和压力脱敏,不受他人的影响,真正戒掉玻璃心,把自己炼成“不锈钢体质”。
有谁还记得,现在大红大紫的董宇辉,两年前还只是新东方一个寂寂无名、不受待见的带货主播。由于条件平平,其他的同事都嫌弃不愿与他搭档,直播间里也经常只有十几个人,还不断有网友对他各种嘲讽,说他用双语直播是“丑人多作怪”,“都带货了还装什么有文化”,还有人对他人身攻击,骂他“长得又矮又挫,越看越像兵马俑”。但董宇辉并没有被这种氛围和言论所击垮,而是在这些否定和打击声中不断成长,变得日益坚韧和强大。当别人嘲笑他长相时,他甚至可以自我解嘲“他能说我长得丑,说明这个人有着正常的审美,而且他没有说假话。他要说我帅,我还不信。”董宇辉的成功之路,也许跟很多因素有关,但他经受住了考验,炼成不锈钢体质,让自己更皮实更强韧,绝对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提到过两类人:一类人遇到不如意的事,会像玻璃球一样,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而另一种人,则像橡胶球,掉到地上不但不会碎,反而会弹得更高。人在职场必须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没有压力,没有一个职场人不受委屈,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正是面对这些压力和委屈的态度和作为。如果你永远是“玻璃属性”,那么你的职场之路将时时处在崩溃边缘,苦不堪言;相反,你如果具有不锈钢属性或橡胶属性,那么你不仅不会被那些负面情绪所打倒,反而能从中汲取力量,在为公司作出更大贡献的同时,也能让自己更有价值,“弹”出更高的人生高度。
普通人关注情绪价值,高手追求自我实现
普通的职场人,往往过于在乎情绪价值的获得,老板开小会为什么没叫自己、某某同事最近好像对我不太友好,办公室聚餐为什么没人通知我……这样的琐事往往能主宰他的心情和工作状态,从而耗费自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很难获得任何实实在在的收获。而一些职场高手则明显不同,他们不屑在那些事情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更关心如何利用平台的资源和价值,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就是这样的高手。他出身乡村,只受过很少的学校教育。18岁的时候,就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旗下的一个工地上打工。当其他工友在抱怨钱少活累的时候,施瓦布却不受影响,工作时认认真真,下了班还要请教资深工友的干活经验,并自学各种建筑知识。有同事不理解他的做法,施瓦布则回答:“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也是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打工,在这里能学到的,我必须都学到,这样我在这里的时间才更有价值。”秉持这样的信念,施瓦布25岁就成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又创建了自己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跨越。
学会将公司的资源和优势,最大程度地为我所用,把所在平台的价值充分榨干,实现自身成长和自我突破,让自己具备随时离开的底气和能力,这样你的职场生涯才能更主动,更有前景;而不是单方面依附平台,离开平台就丧失价值,失去方向。
作家苏芩曾说过:交往归交往,无需哄彼此开心,也不对任何一种关系上瘾。对一段关系上瘾,就会不断索取,让对方窒息,让自己内耗。这句话放在职场也同样合适,一个成熟的打工人,千万不要总“惦记”从职场索取情绪价值。什么时候“戒”了这一点,你的人生也就开始爆发了。
|END|

东家自习社
聚焦客户的挑战与持续增长,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有温度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