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物阅己,鉴器悦心」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就是成功。
“诗酒趁年华”就是苏轼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不断前行,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不忘初心,也是我们最好的坚持。
苏东坡在《思堂记》里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意思是心里有话就脱口而出,说出来就得罪人,不说出来自己就憋得难受。我认为宁可得罪人,也一定要说出来。”
又说:“我从来不思考这个事有利还是有弊,错误的我就要反对,像本能一样根本不需要思考,遇到生死祸福就是命运,我也不会去回避它。”
苏东坡这样的精神,难能可贵。
很多人所谓的处世智慧,是怎样变得油滑世故,怎样见人只说三分话,或者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
而苏轼是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君子,他是靠自己直觉的厌恶和喜好来对待自己的人生。所以,他总是那么自信潇洒。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活一世,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一个人要有把生活过淡的本事,当生活重重砸来的时候,他才能轻轻地放下。
苏东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但是艰苦的生活并不能打压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总能把生活过得悠闲如诗。
贬官黄州期间,为了一家人的口粮,苏东坡亲自开荒种地,挖鱼塘,筑水坝,栽橘树,托人从四川老家捎来菜籽种下。
吃野菜的时候,他便感叹道: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面对自然界的美景,他也自豪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于纸端,苏东坡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一个文字王国,一个文学宇宙。
苏轼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年轻人有梦想,老年人有回忆。物是人非,知交零落,但消磨过、享受过的美好时光,在记忆里永恒。
庄周梦蝶,黄粱一枕,人间不过是你无形的梦,偶然留下的梦,红尘一梦。你能留给岁月的,岁月能留给你的,除了最好的自己,别无他物。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他对物质方面没有过多的追求,追求的是内心人格的升华。
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编辑整理:聚器
文字/图片:京博国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