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物阅己,鉴器悦心」
自到山中,阅藏习静,看山听泉,不图为乐一至于斯。已倾寰市得一睐,将于其下建庵而老焉。誓毕此生,苦心参究,了佛祖一大事因缘,决不奔波红尘,终日为人忙也。汝年正少,自当向学,支持门户,使我得心安为世外闲人,即汝至孝。吾往时所以不长往者,以汝二伯在,友于至笃,不能相舍耳。今何时也?匠人辍成风之巧,伯子息流波之音,立雪无影,惆怅何言;惟觉青山解语,绿水知心,伊蒲可以续命,贝叶可以忘年。
暮春三月,河渚暂归,柴车可驾,当一归来,旋即入山,不停晦朔。何者?
吾赋性坦直,不便忍嘿,与世人久处,必招愆尤,不若寂居山中,友麋鹿而侣梅鹤,此其宜居山者一也。
又复操心不定,朱紫随染,近繁华即易入繁华,迩清净即易归清净;今繁华之习渐消,清净之乐方新,而青山在目,缘与心会,此其宜居山者二也。
兄弟俱闲,无生大法,而为世缘迫逼,不得究竟;今居山中,一意理会一大事因缘,必令微细流注,荡然不存,此其宜居山者三也。
骨肉受命悭薄,惟尽捐嗜欲,可望延年,业缘在前,未能尽却,必居山中乃能扫除,此其宜居山者四也。
生平爱读书,但读书之趣,须成一片,俗客熟友,数来嬲扰,则入之不深,得趣不固,深山闭门,可遂此乐,此其宜居山者五也。
盖我之住山,乃从千思万想中得来,誓捐驱命,以守此志。且凤凰不与百鸟同群,麒麟不代凡驷伏枥。大丈夫既不能为名世硕人,洗荡乾坤,即当居高山之顶,目视云汉,手扪星辰,必不随群遂队,自取羞辱也。因汝可与言,故略及之。
编辑整理:聚器
来源:瓢观,作者:明·袁中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