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 阳会军:水产养殖的未来是社会化服务支撑下的适度规模养殖

创业   2024-11-18 15:38   北京  

阳会军

水产养殖的未来是

社会化服务支撑下

的适度规模养殖

《中国水产》系列专访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占主体地位的基本国情,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蹚出一条现代化发展之路,是摆在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涉渔民营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选题。本刊记者专访广东诚一实业集团董事长、中国渔业协会规模化健康养殖分会秘书长阳会军,现结文如下,以飨读者。



五月广州,阴雨连绵,诚一公司总部就设在养殖基地里,从广州市南沙区中心还要再往海边驱车40分钟左右。专访设在公司一楼董事长办公室,阳会军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后面木柜上摆满了与鱼相关的物品,办公桌旁边摆着一张茶桌和几把木椅,木椅方方正正,很简易的款式。衣服也是简简单单的浅色POLO衫和裤子,脸上的眼镜还散播着些文化底蕴。他很爱笑,还习惯说着说着话就把两只胳膊隔着椅背从背后穿到前面来往两边别住,就像一个刚从塘口赶回来,懂点科技的普通渔农。

虽然是中山大学的博士,但他并不是单薄的文弱书生形象,相反,颜色较深的皮肤和微微撑起衣服的身材都标示着他身上的力量是内外兼修。其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洪亮的声音,自信、不容置疑,这显然都与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分不开。“我们公司每月月初都有运动日,跑十公里”“运动都不能坚持的人,怎么克服工作的困难”这是他的信条,也是公司整体公认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关于运动的宣传语在公司内部随处可见。



● 白手起家科技创业

提起诚一公司的创立,阳会军说,其实他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后并没有直接创业,而是从1996年开始在科研院所做饲料相关研究。“那是饲料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对技术指导的需求十分迫切,他所在的课题组成了一众饲料厂的“掌上明珠”。有一天,一个饲料厂老板找到他,许诺他十万块钱,想在他手里买下他们研究所的饲料配方,阳会军说:“不用找我买,找我们研究所老师,会提供相关服务的”。不过,只是提供技术服务并不“解渴”。
时间一晃到了2002年,实用性本身就很强的营养饲料学科的产学研推用关系愈加紧密,中山大学在这个时候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于是,阳会军在社会、学科需求和学校政策允许的背景下与几位志同道合者一道发起成立了诚一公司。阳会军成立公司后的第一项研发就是现在在华南地区普及率极高的饲料产品——膨化饲料。



● 成熟的饲料技术服务

诚一饲料技术的第一场战役就是研发膨化饲料。20世纪90年代,水产养殖饲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饲料的普及和亩产五六百斤到亩产两千斤的巨大产量变化,让硬颗粒饲料养殖取代玉米、小麦、菜饼和棉饼等单一原料的养殖进程加快,市场接受度逐年升高。不过,环模压制的硬颗粒因沉底、淀粉糊化度低等问题导致转化率偏低,而经高温高压的膨化饲料可以钝化豆粕、菜粕等原料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淀粉活化度,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膨化饲料除具备颗粒饲料的一般优点外,还有适口性更好、消化率更高、外形多变、可制成浮性或沉性饲料、能有效杀菌、脱除毒素等优点,经膨化饲料养殖的草鱼的生长速度较普通颗粒饲料大概可以提高30%,饲料系数可以降低约25%,产量提高一倍,饲料转化率大大提高。

但从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硬颗粒饲料转向新出品的膨化饲料,养殖户和饲料企业都有一定的担心。2008年,诚一在中山租了400亩池塘进行养殖试验,经过一年试错,第二年产量达到预期。2016年膨化饲料在华南地区普及率就达到了70%,远超预期。2018年,通威集团给诚一颁发了膨化饲料先锋企业奖。由此,诚一公司在膨化饲料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得到了行业认可。

诚一饲料技术的第二场战役是2018年提出的低蛋白日粮技术。这项高效蛋白转化率技术其实在畜禽养殖普及很多年,不过因为这项技术中用到的晶体氨基酸成分能被水产动物很好利用存在争议而一直没被引进到水产行业。这一情况被阳会军带领的团队攻克,阳会军的博士毕业论文中的实验结果证明在适宜的能量比条件下应用这一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再经过团队反复试验后认为低蛋白日粮技术可以用最合适的蛋白含量起到最好的营养效果,高效的蛋白转化率能够让鱼更健康,个体更均匀。在此之前,水产养殖企业和饲料厂普遍认为高蛋白等于生长快、产量高,一度有饲料厂生产的饲料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标准的20%。而一味追求高蛋白会导致养殖对象负担过重而应激,过剩的营养不被养殖对象吸收也会导致环境污染。水产饲料行业中一直以来以蛋白含量论英雄的时代为此成为过去,那种刻意保持高蛋白含量而导致的混乱定价和能量不均衡的畸形观念也逐步瓦解。
作为一家饲料服务企业,诚一更乐于做纵向竞争而非横向竞争。所谓横向竞争即紧盯同行——“a在做啥?b在做啥?再决定我也应该做啥?”,所谓纵向竞争也就是更专注于“让鱼如何吃得更健康”这件事上,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阳会军在谈到膨化饲料研发始末时曾感慨“从零到一的创新很少在横向竞争中出现”,“鱼本位”或许就是诚一饲料的竞争思维模式。
饲料技术的成功并没有让诚一就此止步,诚一继续扩展技术服务范畴,自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进军智慧渔业领域、与院士合作种质研发、创立线下商业品牌,回首诚一这二十二年的发展,阳会军说都是“水到渠成”。



● 养殖规模大≠好

伴随越来越多研发成果的问世,用于试验的池塘也逐渐增多。从2008年的400亩到后面整个华南地区最多时的12600亩,养殖面积一路飙升,诚一在不知不觉中,从原来单纯的中试场地发展形成了规模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到现在水产养殖规模化也没有具体的量化定义,但目前我们国家超过1000亩养殖规模的占比不会超过5%”,阳会军在采访中这样说道。水产养殖本身较畜禽养殖就有露天作业多、养殖对象难以观察、养殖环境复杂等难点,再加上缺少科学的规模化养殖管理体系和成熟的运作流程,许多养殖企业都在规模化养殖上栽过跟头,已经成为业内“费力不讨好”的代名词。1997年~1999年,中国南海地区兴起过规模化养虾,有些公司投资了几千亩的虾塘,最后都因管理不善导致亏本惨淡收场。阳会军暗暗地较着劲,想要解决规模化养殖这一水产养殖业的难题。

研究发现,目前水产规模化养殖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巨大的养殖规模注定要囤放、使用巨量的饲料,自然就存在饲料如何妥善存放和如何统一、科学、高效投喂的问题。首先是饲料存放,大量的饲料要单独找仓库存放,还要配备专人核对数目、管理仓库;其次是将饲料从仓库运送至各个养殖池塘,因为规模大、距离远,每次基本会运足至少一天的量,用不完的饲料就会在塘头囤放,虫吃鼠咬以及日晒雨淋就难以避免;最后,每个池塘饲料投喂量都需要人工根据养殖对象的状态进行衡量,其中难免出现误差。其二,庞大的养殖面积需要更加科学、完整、自洽的管理架构和更加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需要实时观测、快速定位响应以应对一些突发养殖问题,也需要健康的养殖模式来减少病害和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诚一给出的答案是:以投饲机为代表的智慧渔业和诚一自研的“1+6生态养殖模式”和“345生态养殖体系”。

智能设备替换人工和互联网赋能带来的是标准化、集约式、可持续发展。目前诚一的智慧渔业整体解决方案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诚一渔机,同时,诚一也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这类生产设备的公司。2015年诚一对外购置渔机,2017年结合养殖需求对渔机改造升级,诚一开始全面布局智慧渔业,系统接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一代、二代、三代……越来越智能、完善的设备会使整个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方式发生改变,在人员构成上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投资回报看,收回成本的周期应该不到两年。阳会军认为,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机械替代大量人工劳动将是未来水产养殖企业的刚需和趋势。



● 独一档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不同于牛蛙、生鱼(乌鳢)等个别养殖密度大、资源消耗大的水产品种,诚一的主要养殖品种为草鱼等大宗淡水鱼类,但能将普通淡水鱼在保持这样的规模化养殖下还能保证高品质和环境友好也是非常难得的。为了解决健康养殖问题,诚一不断更新优化养殖模式,结合科学的饲料配比,将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甚至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循环。至于其中关窍,阳会军有这样的总结:“生态健康养殖就是在保障基础物质(水种饵)之外,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和科学合理的投喂饲料实现精准营养”。
当前国内水产养殖产业在健康养殖方面面临几个问题,一是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约束增多;二是水产品质量安全参差不齐;三是水产品品质普遍较低。诚一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思路就是“防重于治、堵不如疏”。阳会军认为大宗淡水鱼养殖本身相较于其他畜禽养殖有着独特的优势(饲料转化率高、对环境压力相对较小),而抛开养殖源头去单纯地治理尾水是有本末倒置之嫌的。
诚一自研的“1+6生态养殖模式”和“345生态养殖体系”通过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将分层养殖、生物防控、分时投料等技术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养殖水体生态自净能力,在健康的养殖环境下结合科学投饲就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据统计,在诚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下的鱼药用量只有市场水平的10%,质量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证。品质方面,诚一有当家明星——诚一鲜鲩,鲩鱼经过三级养殖、“四化”管理,在优质天然咸淡水的水体环境中生长,最后进行高标准“吊水瘦身”消耗体内脂肪后在诚一鲜鲩专营店销售。区别于普通养殖,诚一鲜鲩可以达到鱼生标准,没有腥味、富有嚼劲。
诚一和刘少军院士的合作是其种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诚一集团,助力大宗水产种质创新技术研究,产研结合得到进一步加强。“少军院士选择我们这里,一是水源有保障,二是广州气候条件适合繁育,三是我们公司年轻人多”,阳会军谈及此事还是非常兴奋。在双方合作下,“合方鲫”“翘嘴鲂”“抗病草鱼”等品种的研发成功带来种质力量的加持,让诚一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更加完善。



● 问题和思考

阳会军认为在稳产保供、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的三条红线下,水产养殖业普遍存在四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养殖用地的稳定性较差,其一是水产养殖用地在减少;其二就是池塘租赁周期太短。其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政府可以从宏观层面多支持、多调控。
第二,水利设施有待完善。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难以保证养殖水源的供给,这对养殖业的发展也构成了约束性因素。

第三,饲料蛋白含量等配比和养殖密度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能从法律法规层面提出硬性要求,对水产养殖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水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养殖户“丰产不丰收”,政府可以在国家贸易层面多给予支持。
水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最早实现市场化的产业,但随着养殖业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大宗水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给养殖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单一养殖品种从短缺到饱和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水产品的进口量、进口额已经超过出口量、出口额,一些进口水产品对国内养殖从业者的压力正与日俱增,对此希望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阳会军希望从业者之间进行的是正向竞争,通过竞争将水产品质量提升起来,从保障水产品质量和提高水产品品质入手,从比谁产的多向谁产的健康、产的品质好转变,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水产养殖的源头治理,推动进一步的立法立规,保障优秀的养殖模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进落后的、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养殖模式尽快退出历史舞台。



● 新业态新使命

诚一庞大的养殖规模和独树一帜的生态养殖模式很容易让人忽略诚一本质上是一个提供生产技术、技术服务的企业。阳会军将自己公司的营销团队的营销方式起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访问式提案型团队服务营销。跟传统的售卖单一产品和技术不同,阳会军的营销团队主要对接有一定规模的饲料企业,从根源上给客户寻短板、补弱项,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优势给客户提供私人定制的饲料配方技术服务。这一模式大大增加受众群体对业务员的好感度与用户黏度,“我们的业务员一般都是被客户强留着的”,阳会军很自豪地介绍道。
阳会军展望,水产养殖业的未来技术发展总的分为两个方向:渔业机械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和水产产业服务社会化。相对应的,诚一未来的定位是水产技术服务企业,也就是说未来从事农业的不仅仅有农民、渔民,更有服务工作者——给广大水产养殖人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服务公司。
农业作为传统行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很大。目前互联网已经能够照顾到任何一个细小的需求,种植业主可以手机下单租赁无人机组来泼洒农药、租赁收割机来整地收获等等。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都会助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阳会军认为,水产养殖方式的现代化不仅是应对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降低养殖成本的需要,还是吸引未来年轻人进入水产养殖行业的契机。通过先进养殖设施的运用,养殖从业者的劳动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科学的生态化养殖模式下,社会化技术服务公司将承担绝大部分养殖工作。新业态下,水产养殖不用再背“环境污染”的黑锅,可以摆脱“白天搬饲料,晚上熬大夜”的高强度体力劳动的标签,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只有年轻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加入水产养殖行业,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才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这既是诚一的美好愿景,也是我们广大水产从业者的使命。
规模化养殖不一定适用于大多数养殖户,农业现代化一定不是农业工业化。虽然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中度不高,资金、技术难以大规模进入,主体的分散性经营容易造成竞争力的相对薄弱,存在着“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这是我国基本国情和水产养殖业的特殊性造成的,未来水产养殖业在少量规模化企业以外,可能更多的是适度规模的家庭鱼塘与完善的水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结合。这才是农业现代化更健康、更具有持续性、更有生命力的一种养殖生态。
专访的最后,阳会军向我们这样解释了何为“诚一”,诚就是一,一以贯之。诚一集团的“诚一”就是遵守规律、尊重规则,按部就班地服务客户。看着他乐观且自信的神情,我想他显然不是普通的企业家,也不是普通的学者,他是一个在水产养殖领域放眼全球、不断学习、保持热爱的实业家、探索者。
文/本刊记者 颜晓昊


编辑:阎墨桐

来源:《中国水产》2024年第7期

中国水产
《中国水产》杂志于195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水产》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最新渔业政策法规、报道热点信息动态、探讨渔业重要议题、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普及渔业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