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萧瑟,想起了故乡的雉尾莼和鲈鱼的美味,就弃官回乡;并写了一首《秋风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松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来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自此之后,在历朝历代的诗坛曲苑中,用“莼鲈”以抒思乡之情或隐归之意。唐朝诗人李白在告别巴山蜀水、沿江而下时感慨“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还有赵嘏的“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杨万里的“要与鲈鱼偿旧债,不应张翰独秋风”……由此可见,鲈鱼脍这道名菜在我国已流传上千年。
现在大家所说的鲈鱼实际上是几种鱼的统称,常见的有四种:花鲈、松江鲈鱼、加州鲈、河鲈。
▲ 花鲈
▲ 松江鲈鱼
▲ 加州鲈
▲ 河鲈
其中加州鲈是我们现在最常食用的淡水鲈鱼,原产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故加州鲈不可能是“鲈鱼脍”所指鲈鱼品种。
花鲈、松江鲈鱼、河鲈均为我国原地种,其中河鲈为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淡水鱼类,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布尔津地区,非江南地区所有,故河鲈亦不可能是“鲈鱼脍”所指鲈鱼品种。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常见鲈鱼只有花鲈和松江鲈鱼。
花鲈和松江鲈鱼在我国沿海及各大通海江河下游分布较多,且均喜栖息于河口,但二者在形态、习性上也有较大区别。
花鲈身体延长、侧扁,略呈纺锤形,成鱼体长20cm以上;身体上青灰下灰白,侧线以上散布黑色斑点。松江鲈鱼通体前部平扁状,中部接近圆筒形,向后部逐渐变细侧扁;成鱼个体10cm左右;鳃膜具橙红色带状斑而似鳃孔,又名四鳃鲈。以上体型对比显示,松江鲈鱼体型偏小,中后部细长,不容易加工成生鱼片,而花鲈体型肥满适宜,非常易于加工。《晋书·张翰传》提及鲈鱼脍,辛弃疾提到“休说鲈鱼堪脍”,意味着其所指鲈鱼应较易切片加工,故《晋书·张翰传》以及辛弃疾词中所指“鲈鱼脍”更可能应指花鲈,而非松江鲈鱼。
以文证史,也能说明“鲈鱼脍”应指花鲈。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吴馔》:“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鱠,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鱠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三尺长度约为0.9m,松江鲈鱼个体较小,一般体长12~17cm,体重不超过150g,只有花鲈才有可能体长0.9m,且“霜后”的花鲈确实最为肥满。
宋代杨万里在《松江鲈鱼》中写道:“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从外形上看,只有花鲈才是“白质黑章”“细鳞巨口”,所以古代所谓的松江鲈鱼很有可能和现在的松江鲈鱼不是一回事,限指花鲈。
花鲈繁殖季节为9月~11月,故秋季常自江河游至与河口相邻的海区繁殖,此时河口附近的花鲈最为肥美,第二年春天开始游到近岸及河口索饵;松江鲈鱼在长三角一带多于11月底至翌年2月上旬至海区繁殖,4月~6月的松江鲈鱼体型偏小偏瘦,开始溯河洄游至江河进行生长、育肥。经考证,范仲淹作“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时正值4月份~5月份,而此时的松江鲈鱼为一年中最瘦最小时期,考虑到其体型本就很小,此时范仲淹所提美味的鲈鱼应是体型较大、肉质较厚的花鲈。
从晋朝张翰的莼鲈之思到南宋时期杨万里“要与鲈鱼偿旧债”,表明我国古代鲈鱼饮食文化已盛行千年不衰。综合考虑古代鲈鱼相关词句写作背景、作者家乡、常见鲈鱼分布,以及形态和繁殖习性,上述词句及“鲈鱼脍”所指鲈鱼主要应是花鲈,而非松江鲈鱼,更不可能是河鲈以及外来种加州鲈。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