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临终前2个月,一个年轻人每晚到她家,深夜才离开,每次都会悄悄带走1包东西,亲友见后大惊:赶快销毁!

文摘   历史   2025-01-26 18:18   广东  

FOCUS ON ME
 点击蓝字↑ 关注更多文史故事 


1965年,陆小曼临终前2个月,有一个年轻人每晚都溜进她家,夜深无人再悄悄离开。
年轻人每次走,都会偷偷往包里塞几样东西。
陆小曼病逝后,年轻人拿出那些东西,亲友看到都立马捂住脸,连连后退。
 
1966年前夕,风雨飘摇,很多人选择独善其身。
而陆宗麟,这位跟在陆小曼身边的年轻人,偏偏冒险留下陆小曼的“遗产”。
 
陆小曼的“遗产”,并非什么金钱财宝,而是一大箱书画,其中包括陆小曼本人的画作、徐志摩信件,以及吴湖帆、贺天健等画家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当时被视为烫手山芋,谁都不敢接,怕受牵连。
 
唯独陆宗麟,明白这些书画都是众多大师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国的宝贵传统文化。
她向姑姑陆小曼承诺,将誓死保护这些书画!

 
为了掩人耳目,陆宗麟每晚都悄悄到陆小曼家,每次只拿一点装进包里带走。如此一趟又一趟,直到将大部分书画转移到自己家中。

陆小曼去世后,亲友都劝陆宗麟,赶紧把书画销毁,以免惹祸上身。

然而,陆宗麟态度坚定:既然答应了姑婆,就要承担起保护这些作品的责任。

只不过,这件事真正做起来,比陆宗麟预想中要困难得多。

陆小曼去世没多久,陆宗麟就听到消息,北京已经发生了抄家的事情,上海的家想必也是在劫难逃。

为此,陆宗麟不得不将书画进行分类处理。

其中,徐志摩的肉麻书信、诗作,和吴湖帆的字画,是最危险的“定时炸弹”,陆宗麟不得不忍痛,将其撕成极小的碎块丢进马桶。

剩下的书画虽然危险系数没有那么高,可一旦被查出来,后果也将不堪设想。为此陆宗麟不得不另想办法。

最终,陆宗麟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陆宗麟的儿子是上海铸锻厂的学徒工,因为负责保管工具,而成为全组唯一拥有工具箱钥匙的人。这就为他藏书画创造了条件。
 
每天早上,陆宗麟会用白纸和塑料袋小心翼翼将书画包好,外面再包上洗干净的工作服,然后让儿子带进厂里隐藏。

陆宗麟不是没想过,事情一旦败露,儿子也会被牵连进来。但时势紧急,她顾不得那么多了。

好在,陆宗麟的儿子机敏过人,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不曾被人发现自己藏书画。

母子俩用这种方式,成功保留下大部分书画。

只不过,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陆宗麟家被抄。对方没有搜到传说中的陆小曼重要遗产,便将陆宗麟带去隔离审查。

起初,无论面对多大的磨难,陆宗麟始终咬紧牙关,不愿透露半点书画的信息。
她牢记曾经对姑姑陆小曼的承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守护好书画。

 
只是,没完没了的逼问,和长时间的身体折磨,最终让她不堪重负。

走投无路之际,她摘下手上的金质腕表,含泪吞下后,毅然从楼上跳下……

经过抢救,陆宗麟捡回了一条命,却也落下终身残疾。

可以说,陆宗麟是用自己的性命,换回书画的安全。曾经对陆小曼的承诺,她做到了!

后来风波渐渐平息,陆宗麟重新拿出那些书画,其中有一张书法作品令她泪流满面。

那是1964年,陆小曼为国庆十五周年献礼,强撑起病弱的身体,誊抄毛主席《矛盾论》的文章及抄录的毛主席诗词。

当时陆小曼在抄写时,陆宗麟就在一旁帮她研磨和擦汗。她比谁都清楚陆小曼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陆宗麟坚信:姑婆陆小曼是由衷热爱新社会的,她留下的文物遗产是珍贵的历史史料,绝不可能是什么罪证。

或许因为这份相信,陆宗麟才甘愿冒大风险,付出高昂代价,去保护陆小曼留下的书画。

陆宗麟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

平凡的是,她和所有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坚强、隐忍、默默无闻,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她是谁;

伟大的是,她一生重诺,为继承先人文化遗产,甘冒风险,誓死抗争。

让我们为陆宗麟点赞,为无数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点赞!
 
End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在看】,小小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谢谢你

📝更多故事:
《白鹿原》中,小翠洞房之夜见红,却被新郎羞辱:你身子不清白!
逼疯林徽因,摔死亲儿子,林徽因母亲活到90岁,为她送终者令人意外
徐志摩葬礼上,陆小曼要求给他换西装,前妻张幼仪:我说不换!

👧作者简介:
我是木尧,一名野生文史爱好者。浩瀚乾坤,流浪的心情,有太多故事想讲给你听。
喜欢就关注我吧,来听更多精彩的文史故事。

ST的流浪心情
浩瀚乾坤,流浪的心情,有太多故事想讲给你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