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的孔家弄,父母怀孕前8胎都保不住,唯一活下来的她,从小被捧在手心里。
17岁就读贵族学校时,陆小曼因精通外语,被外交部长顾维钧看中,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
她出身好、年轻漂亮、才华出众,一时间,似乎日月星辰都围绕着这位名媛转。
在这样的成长岁月中,陆小曼逐渐养成张扬不羁的性格,也有了后来她在爱情婚姻中的任性。
陆小曼的婚姻充满了浪漫和纠葛。
在尚且不懂爱情为何物的19岁,她奉父母之命嫁给少年将军王赓。
转而,陆小曼和浪漫诗人徐志摩相恋了。
但无论外界如何谴责,她都坚持爱情大过天的原则,执意和王赓离婚,嫁给徐志摩。
那时候,胡适说陆小曼“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人间的名誉”
婚后5年,徐志摩在去看望林徽因的途中,不幸飞机失事。这给了陆小曼沉重的打击。
从那以后,陆小曼扔掉了所有华丽的衣服,再也没去过曾经热衷的交际场所。她深居简出,每天都对着徐志摩的遗像献花。
然而,即使再难过,人总要活着。
这段不光彩的关系,同样饱受谴责。
只不过,经历了诸多人世沧桑的陆小曼,早已不在乎外界的眼光。
她到上海文化馆工作,过上每月领薪水的生活,后来又受聘成为上海画院专业画师。如今,陆小曼留存于世的绘画作品有100幅左右。
其中有一幅山水画长卷,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陆小曼为表达对日本人的痛恨,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所作的。
如果说陆小曼和林徽因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她们同样怀有很深的爱国情怀。
据传抗战期间,日本人看中陆小曼在文人圈中的影响力,曾用1000大洋的巨额出场费,邀请她出席日本人的活动。
陆小曼言辞拒绝了。而且,她故意不洗头不洗脸,呀掉了也不补,把自己搞得非常邋遢,从而吓跑了那些一再登门的日本军官。
或许正因为陆小曼的这份民族气节,她才会成为苏州常州站村的陆氏宗祠中,唯一被供奉于祠堂之上的女性。
可以说,陆小曼在人生后半段,终于活成了“人间清醒”。
1965年,62岁的陆小曼走到人生尽头。
陆小曼的名媛经历、情感纠葛和爱国情怀,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丰富、毁誉参半的形象。
就像那位西藏活佛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