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 | 推进昆山市科创载体提质增效优化建议

文摘   三农   2024-07-09 16:30   北京  





引言

科创载体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重要容器,提升其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建设一批高能级的科创载体,重视基础研究,推进科技攻关,构建易于创新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十三五”以来,江苏省昆山市按照国家和省、市政府与科技部门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各类科创载体建设,在优化建设布局、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建设水平、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昆山昆如意科创中心


#01



昆山市科创载体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全市现有科创载体226家(孵化器80个,众创空间132个,众创社区3个,大学科技园2个,加速器4个,科创产业园4个,链条试点1个),其中认定(含重复认定)国家级20个(孵化器12个,众创空间8个);省级96个(孵化器29个,众创空间58个,众创社区3个,大学科技园2个,加速器3个,链条试点1个);苏州市级47个(孵化器11个,众创空间36个);昆山市级195个(孵化器66个,众创空间121个,加速器4个,科创产业园4个),涉及科创承载空间831万平方米。
  (二)分布情况
  实现科创载体区镇全覆盖。其中,开发区、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三区载体数量占全市67.3%。经认定的科技创业孵化载体中,64.6%的省级及以上载体分布在开发区和高新区(图1)。
  (三)运营情况
  (1)科创载体的运营性质主要为民办或民营。经统计,各类科创载体中,公办与民办比例约为1∶5(公办载体37个,民办载体189个)。公办载体中,民营占比48.6%;公营载体主要为各区镇自建的其他主要科创产业园区及早期认定的各类孵化器。
  (2)产业方向与区域主导产业基本吻合。截至2023年,载体内已入驻科创项目3790个,主要产业招商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两大类;此外,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类产业招商的载体7个(主要分布在开发区、高新区),聚焦医疗类招商的载体7个(主要分布在陆家、千灯),聚焦文创类招商的载体3个(主要分布在花桥)。

#02



昆山市科创载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技要素支撑,部分科创载体未达到认定标准
  昆山市科创载体于2000年首次获得科技部门认定,然而2015年才开始昆山市级载体资格认定工作,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目前正常运营的各级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超半数为近五年认定。全市已建成但未经认定的科创载体主要为各类产业园区,因缺乏足够的科技要素支撑,无法达到科技部门认定条件。
  (二)创新创业载体平台结合度不高,无法有效打通双创资源
  基于昆山市致力服务于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领域的载体占比突出,约为全市载体总数的70%,但获得专业类认定的孵化器占比不高。与综合型科创孵化载体相比,专业型科创孵化载体在专业资源整合、专业技术服务、创新型组织汇聚和创新集群培育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区域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重要“助推器”。目前,昆山市部分孵化载体尚未具备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能力,创新载体平台服务产业孵化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以至于双创资源无法有效融合。
  (三)科创载体服务能力有限,高品质建设基础不够稳固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为昆山市两个重点创新集群,各类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资源较为集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建有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和苏州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0余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高端装备产业创新集群建有100余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集聚于两个创新集群的创新平台数约占全市总数的80%,但服务于创新集群的专业化科技创业孵化载体数量并不突出,围绕创新生态培育支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

#03



科创载体建设优化建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在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地区,更应注重对创新活动的孵化培育。下一步,昆山市科创载体建设应聚焦产业特色、创新能力、品牌形象三方面,加快建设高水平、高品质科创载体,显著提升产业创新集群科创生态环境,打造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关键支点。
  (一)突出产业特色,聚力建设领域聚焦、企业聚集的科创载体
  一是建设智能制造核心区。聚焦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发挥国家级(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家级(张浦)精密机械特色产业基地优势,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优化工业用地收储措施,预留发展空间,重点在张浦镇打造以德系精密智造为主流的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在周市镇打造以加藤工程机械、华辰精密、昆仑重工、川崎机器人等重点企业为引领的昆山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区。

二是布局“一区(镇)一业”特色园。拓展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机器人、智能终端、新材料等细分领域新赛道,在传统工业转型基础上加强与重大创新平台合作,高标准规划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陆家华成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巴城立臻智能科技产业园、千灯昆山精细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三是提升运营专业化水平。学习研究浙江、广东等兄弟省份重点城市在科创载体运营、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提升老旧工业区改造和Ma科创产业用地项目建设绩效,引进具有园区运营、投融资背景的专业团队,集成产业、载体、配套、运营四要素,着力打造蒲公英、铱工场等本土明星科创载体品牌,树立昆山市科创载体标杆。

  (二)突出创新能力,聚力打造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的主阵地
  一是建设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锚定先进计算领域,进一步凝聚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创新动能,发挥计算产业链聚合优势,依托中科可控、中科寒武纪、中科晶上、昆山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深时数字地球等龙头企业,全力建设先进计算产业园,打造算力功能园区、算法功能园区、算据功能园区、计算应用功能园区,强化先进计算产业创新集群技术策源。

二是提升夏驾河科创走廊能级。锚定光电领域,强化夏驾河科创走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开放协同创新,以光电产业园为核心向外拓展,围绕友达、龙腾、国显、恒美、艾杰旭等产业链核心项目部署创新链,重点补齐上游原材料和装备等领域短板,巩固提升光电显示产业的完整度和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确立在国家光电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点地位,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

三是打造花桥国际创新港科创枢纽。锚定数字经济领域,加快推动花桥国际创新港融入长三角数字经济生态,联动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依托大数据联盟和人工智能协会,引入具有示范效应的数据平台,支持车总馆、云工包装、普飞科特、苏银消金、万家良源等龙头企业打造大数据平台,全力建设昆山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核心区。

  (三)坚持外引内培,聚力建设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孵化载体
  一是发挥龙头示范效用。鼓励三一重机、澜起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在细分领域参与建设孵化载体,通过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

二是更新载体运行模式。积极探索公办民营、国有民营等合作形式,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写字楼、商业广场等国有资产,与民营机构合作打造孵化载体,减轻经营者在载体硬件投入上的压力。

三是强化孵化载体招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来昆山市开展以实施成果转化为目的的孵化载体建设,积极对接大学科技园等科技资源,加快形成“科技+孵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提升科技资源支撑创新创业的质量与效率。

  (四)突出品牌形象,聚力塑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昆山特色科创生态
  一是强化要素支撑。以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启动建设“院士之家”,打响“才来昆山更精彩”品牌。继续推进昆山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深化校企地三方合作,形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用好“昆科贷”“昆育融”、昆山天使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二是强化人文生态。着力培育兼具历史人文底蕴,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创环境,重点打造以昆山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既有文旅融合又有产业助力的新型产业园区,深入探索文旅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强化综合配套。以科创载体为核心,统筹集成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服务功能,打造科技创新政策服务综合体。根据产业特性、需求差异、配套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设置集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办公、商业和生活空间,打造有力支撑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一流科创载体生态圈。


作者:汤峰奎1  魏利斌2

作者单位:1.昆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通讯作者,苏州市科技招商中心、太仓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村科技》杂志是由科技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面向农业农村科技领域,以“传播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宣扬中央农业农村科技政策、报道创新成果、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引导农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综合性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