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藏方之厌食症方:厌食汤

文摘   健康   2024-09-19 07:41   陕西  
组成:党参5g(太子参5g),茯苓5g,白术5g,苍术5g,陈皮5g,枳壳3g,薏苡仁9g,山药9g,神曲5g,麦芽6g,连翘6g,水红花子3g,甘草3g。
厌食症属于中医学的“厌食”范畴。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痰湿滞留,感染诸虫,或病后脾虚,均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以致食欲减少,甚至不思乳食。针对厌食症“脾失健运”的根本病机,治疗当以运脾为主,结合辨证补虚泻实。厌食症的原因较多,在未找到原因之前,必须对病情密切观察,如滥投“开胃”药物,一般是无效的,只有明确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有助于病情缓解或使之痊愈。小儿时期各脏腑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均不成熟和完善,故为“稚阴稚阳”之体。但其生长迅速,物质之需,远超常人,因此形成了薄弱的脾胃功能与大量营养需求的矛盾,倘若养护不当、摄入过少或过量,或突然增加、改变饮食品种,或因先天脾胃薄弱,导致脾运失健,加之小儿常不知饥饱、污洁,饮食寒热不能自调,又加家长溺爱,过食甘、肥、黏腻之物,加重脾胃负担,致脾不健运,胃不受纳,逐渐产生厌食、偏食、拒食等,重者致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疳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这是目前厌食症日益增多的重要原因。脾主运化,是指脾“运化五谷,输布精微,分化水湿,其精华之气,经脾气的升发,散精于五脏,敷布于六腑”这一系列的过程,应用运脾法治疗厌食症,实质上就是理顺脾胃升降的正常关系。组方时,须考虑到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的原则。小儿厌食久病多瘀,故对常规治疗无效而迁延不愈者兼治瘀,在健脾养胃、消食导滞法中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我常喜用水红花子、莪术两味药,任选其一即可。重视外治法,厌食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口服药物常导致心理上及胃肠功能负担的加重,临床上建议内外合治。敷贴疗法、小儿推拿及中药香袋佩戴疗法等均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以推拿、捏脊为基本治疗,同时注意三因制宜,春秋季可用穴位敷贴;夏季出汗较多,胶布不易粘贴,所以穴位敷贴不便使用,可选择佩戴香袋;冬季则以药熨为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诸药合用,随证加减,圆机活法,屡试屡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所有家藏方只是提供一种个人经验视角,用以整理经验集成,亦盼有识同道交流,临证时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变化,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不用是药,其中加减变化,药之增减,灵活复杂,医者须明,中医诊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非按图索骥,疾病常复杂,用药须谨慎,个体常有差异,请勿擅自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医生简介

王利,字厚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中医VIP科特聘专家,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临床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先后师从陈桂生、常江、张卫华三位教授,长期收藏研习中医经典书籍5000余册,临床上宗李东垣《脾胃论》理念,治病重视頋护脾胃,善于运用经方治疗中医各科疾病,从医十余年,服务患者10余万人,在患者中有较高的影响及良好的口碑。

大家好,我是王利医生,字厚朴,吾年少时求医被拒,继而立志从事中医,不觉间已耕耘岐黄事业十年有余,每思从业艰辛,未敢片刻松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医路几经坎坷起伏,先后师从数位名家,长期收藏研习中医书籍5000余册,终有所思所悟,收徒传道授业解惑之愿久矣。几经筹备,我将独立讲授18门中医学科,临床出发,注重实践,中西汇通,衷中参西,面向全国,收徒传道。有意向者,添加微信。

开设课程暂拟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男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食疗学》、《黄帝内经》、《中医临证高效方99讲》

18门课的教材由我本人亲自编写,融合国内名老中医及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而成,凡确定为徒者,每门学科人手一册。授课教程每3年更新一次,凡徒弟者,后期更新的教材皆可免费领取一套。授课方式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两种形式,西安市内的徒弟可现场听课,省外市外的徒弟,可线上听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凡徒弟学业上有所困惑,皆尽其力帮其解答,以期促其医术不断提升。我所学者,皆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徒者,须尊师重道,敏而好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祖国医学的传承发扬不断努力。


擅长治疗:

1.内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胃炎、口苦、便秘、慢性腹泻、痛风、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失眠、耳鸣、面瘫、慢性肾炎、肾功能异常。

2.各种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宫颈癌、卵巢癌等。

3.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妇科炎症,带下病,产后诸病,更年期综合征。

4.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腺样体肥大,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及便秘,小儿遗尿。

5.疼痛疾病:慢性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6.各科疑难杂症。

扫一扫添加个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视频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王厚朴随谈

王厚朴随想录

疯狂厚朴哥

                                        

衷中参西王厚朴
分享从医路上的所思所想,中西汇通,衷中参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