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藏方之白塞氏病方:白塞氏汤

文摘   健康   2025-01-18 08:13   陕西  
内服方:生甘草15g,炙甘草15g,半夏10g,黄连6-9g,柴胡9g,黄芩9g,干姜6-9g,太子参10g,白花蛇舌草15-30g,丹参30g,白芍15g,白及15g,土茯苓30g,白术9g,浙贝母15g,乌贼骨15g(先煎),川牛膝15g,雷公藤15g
外洗方:苦参30g、黄柏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白鲜皮20g,败酱草30g,蛇床子20g
本病属中医“狐惑病”范畴,早在《金匮要略》就有记载:“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蚀于喉 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该病病位在肝肾,发病与湿、热、火、毒、痰、瘀、虚密切相关。发病初期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以及情志失调、过度劳累、创伤等损伤正气,正气不足,湿热之邪侵害,热盛肉腐,心脾受损则口舌生疮,肝脏受累则眼目生疮(眼部病变),下及肾脏则外阴生疮(表现 为外阴部溃疡)。若热邪入络,则热伤血络,血溢脉外,血不归经,血液瘀滞,瘀热互结,表现为红斑、发热(腿部结节 性红斑),局部筋脉扩张呈条索状肿物,而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甚至关节疼痛。
根据病因病机,吾常选用甘草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除此之外,本病病情错杂,要注意培补正气,不要一见湿热即多用清热燥湿之药,正如李东垣所说“大忌苦寒之药泻其土耳”,四君子汤健脾断湿之源。川牛膝因势利导,引邪下行。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诸药合用,随证加减,圆机活法,屡试屡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所有家藏方只是提供一种个人经验视角,用以整理经验集成,亦盼有识同道交流,临证时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变化,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不用是药,其中加减变化,药之增减,灵活复杂,医者须明,中医诊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非按图索骥,疾病常复杂,用药须谨慎,个体常有差异,请勿擅自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医生简介

王利,字厚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中医VIP科特聘专家,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先后师从陈桂生、常江、张卫华、何志勇四位教授,长期收藏研习中医经典书籍5000余册,临床上宗李东垣《脾胃论》理念,治病重视頋护脾胃,善于运用经方治疗中医各科疾病,从医十余年,服务患者10余万人,在患者中有较高的影响及良好的口碑。

大家好,我是王利医生,字厚朴,吾年少时求医被拒,继而立志从事中医,不觉间已耕耘岐黄事业十年有余,每思从业艰辛,未敢片刻松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医路几经坎坷起伏,先后师从数位名家,长期收藏研习中医书籍5000余册,终有所思所悟,收徒传道授业解惑之愿久矣。几经筹备,我将独立讲授18门中医学科,临床出发,注重实践,中西汇通,衷中参西,面向全国,收徒传道。有意向者,添加微信。

开设课程暂拟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男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食疗学》、《中医临证高效方99讲》、《黄帝内经》。

18门课的教材由我本人亲自编写,融合国内名老中医及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而成,凡确定为徒者,每门学科人手一册。授课教程每3年更新一次,凡徒弟者,后期更新的教材皆可免费领取一套。授课方式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两种形式,西安市内的徒弟可现场听课,省外市外的徒弟,可线上听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凡徒弟学业上有所困惑,皆尽其力帮其解答,以期促其医术不断提升。我所学者,皆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徒者,须尊师重道,敏而好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祖国医学的传承发扬不断努力。


擅长治疗:

1.内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胃炎、口苦、便秘、慢性腹泻、痛风、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失眠、耳鸣、面瘫、慢性肾炎、肾功能异常。

2.各种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宫颈癌、卵巢癌等。

3.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妇科炎症,带下病,产后诸病,更年期综合征。

4.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腺样体肥大,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及便秘,小儿遗尿。

5.疼痛疾病:慢性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6.各科疑难杂症。

扫一扫添加个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视频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王厚朴随谈

王厚朴随想录

疯狂厚朴哥

                                        

衷中参西王厚朴
分享从医路上的所思所想,中西汇通,衷中参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