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门头沟|桑峪迂回定都阁,沟谷直插潭柘寺!

文摘   旅游   2024-12-21 21:47   北京  

桑峪迂回

沟谷穿插


2024.12.21

日子过得是心情,生活活得是心态。周末的时光就是保持一种好心态,让生命驰张有度,活得洒脱,玩得尽兴。今日大家都知道,冬至!什么“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网上的众说纷纭,至少我们都懂得儿时的老传统,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不能丢!上午出去爬山撒欢,下午回家饺子就酒,快乐的周六就这是这样,幸福无所不至,生活开怀畅饮!
冬至的风,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猛烈些,昨晚单位值班倾听室外呼啸的北风,带着一种晚冬的哀怨,嘶吼了一个晚上。清晨透骨的冰冷让人颤抖不断,放眼望去,帝都的蓝天没有丝毫的云丝,湛蓝的无与伦比。今天的路线“桑峪村~广慧寺~定都阁~潭柘寺~桑峪村”,全程11.5公里,爬上不到700米,依旧遵循“休闲快乐,简单酸爽”的原则。

01

桑峪村,美丽山村的代言人。从这里沿着万桑古道出发,直奔广慧寺。寺院早就想来一瞻遗址尊荣,正如网上视频和图片,这里残破的山门,凋敝的院墙,透露沧桑和悲凉。院内1300年树龄的雌雄银杏树,以千年的守候,在这里等待那份未知的缘分。看到寺内的简单的布局,真的不懂院落中,正殿为啥要供奉文殊菩萨,东配殿供奉观音,西配殿供奉地藏?而且信徒进香时的虔诚,又远超其他寺院!

02

寺院影壁墙西侧,一处标识上写有“人文在左,自然在右”。期初模棱两可的理解,晦涩难懂,回家写游记时反复琢磨,这八个字似乎是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及其大自然赋予的壮美景观。这些话也许是在提醒过往的游人,在生活中要兼顾人文与自然,也要敬畏和保护自然之美。千年银杏树下,广慧寺的历史文化牌告知游客寺院的前生今世,一个时代的辉煌,必定是一个阶段的消退......它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03

接下来一段景区被山洪冲毁的台阶路,让山友牢骚满腹!牢骚一,没有冲毁的台阶真多,没有正常爬升的山道舒服;牢骚二,豆腐渣工程真的该追责,国家的蛀虫,人民的害虫,必须消灭!登上定都阁西侧的蘑菇亭旁,放眼远眺,灰褐色的山林沟壑和山坳中的村庄无疑是冬日里最真、最美、最欣慰的体现。

04

没有走门潭古道回潭柘寺,而是继续沿着九龙山向北,在山麓南侧直至冰冻的水坝。这里就是龙潭的源头,之所以这样认为,那是在龙王庙看到的“龙潭”两字理解的。水坝向阳一侧有很多已经结冰的野猪泡水地方,伙伴们在水坝旁,开心似孩童,快乐永相伴,一阵阵的欢笑,一声声吆喝,响彻整个山谷。这都是最真实宣泄和放纵,没有比这更彻底的放松!

05

顺着沟谷向下就是龙潭,这里有潭柘寺的附属庙宇龙王庙。正在修缮之中,顺便打卡继续下行。接下来的“少师静室”就非同一般,所谓“少师”就是明成祖朱棣的谋臣军事姚广孝,静室就是他的静修之所。这位“黑衣宰相"正史和野史都有很多的记载,这里咱就不班门弄斧了!沟谷最下面就是潭柘寺的安乐延寿堂,顾名思义“延寿堂”就是潭柘寺年老体弱的僧人颐养天年的终老之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敬老院“!至于潭柘寺,来过多次,此前的游记也有记录,这里不做赘述。

06

潭柘寺内钟声悠悠,如穿透岁月的屏障,直抵心灵深处。在“福”字碑前,托福送亲朋,愿君诸事兴!翻山取捷径直至观山小筑就餐,品尝着美食,小酌美酒几口,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简单回忆,这一路历史与自然交织,人文与风景相融,古老的建筑、传奇的人物,还有山间的美景,都成为今天户外活动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往期精彩推荐







(点击上图链接

扫描二维码精彩一瞬间

户外随笔
记载户外感受,回忆美好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