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建之美
/
/
天府之国
四川古建筑概述
10月14日(周六)晚19:30-21:30
四川地处西南腹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留存至今的有先秦时期的史前城址、木屋遗址,有汉代的石阙、崖墓、陶楼明器,有唐代摩崖雕凿的天宫楼阁,有宋代高耸云霄的砖石宝塔,有元代古朴恣意的民间小庙,有明代瑰丽华美的官式殿宇。清代建筑更是类型丰富,寺观祠庙,荟萃于都会,桥塔楼坊,星散于乡野。本课程将带您跟随时光的脚步,一览四川地区建筑发展的脉络。
蔡宇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古建研究所副主任。2005-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并取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建筑。长期致力于四川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带领研究团队系统科学地调查了川内古建筑100余处,建立“四川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库,主持编写《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至第2卷,撰写了其中阆中张桓侯祠、阆中精兰院、南部观音庵、南部真相寺、南部报恩寺5篇报告。
/
/
营造学社
川康古建筑调查
10月21日(周六)晚19:30-21:30
作为历时短暂但影响深远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走向田野,以科学的方法探寻中国隐藏的古建筑之美。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营造学社剩下的五人——梁思成、刘敦桢、陈明达、莫宗江、刘致平,在四川全省(含过去的西康省)不断调查到各种“富于趣味及价值的实物”,涵盖“寺观、衙署、会馆、祠、庙、城堡、桥梁、民居、庭园、碑碣、牌坊、塔、幢、墓阙、崖墓、券墓”,以及雕塑、摩崖造像、壁画等“附属艺术”,共计700余处。目前我们重新整理了营造学社留下的3000多张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从照片中重回80多年前营造学社的古建调查现场。
张宇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美学与设计评论专委会副主任。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青年项目课题“四川早期(明代及以前)木构建筑研究”。主持修缮了明代建筑四川青白江城厢明教寺觉皇殿。和萧易合著的《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
再现木构
巴蜀地区汉代崖墓、石阙、建筑明器解读
10月28日(周六)晚19:30-21:30
对于缺乏木构建筑遗存的汉代建筑而言,在墓葬中出现的仿木构现象为汉代建筑史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补充。在中国营造学社进行川康古迹调查后,三类巴蜀地区汉代墓葬遗存——崖墓、石阙与建筑明器所反映的建筑信息得到重视,作为关键史料被写入汉代建筑史。而抗战结束后,营造学社回迁,关于这三类遗存的建筑史研究中止了数十年,多数研究成果集中于考古学领域。本节将从建筑史研究视角出发,回顾相关研究历程,并对三类遗存中携带的木构建筑信息进行解读。
康纤星晨
重庆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研究生,主要关注汉代仿木构遗存及汉代木构建筑史研究,在《建筑史学刊》、《新建筑》等期刊发表《西南汉代崖墓史学研究价值再认识》、《汉代仿木构遗存中的建筑信息识读与辨析》多篇文章。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汉代崖墓中的早期木构建筑信息抢救性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东汉西南经略背景下巴蜀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
/
/
阙然为道以通墓
巴蜀石阙的设计语言
11月4日(周六)晚19:30-21:30
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制建筑,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通常成对出现在建筑入口两侧。现存秦汉土木类阙基本只剩夯土遗迹,唯有汉代石阙三十余处留存地面。汉阙的研究始于宋代学者对金石铭刻的收集拓印;后经近代外国学者沙畹、色迦兰等人的访华考察,将汉阙推向了国际视野;至抗战时期,巴蜀石阙被中国营造学社列为川康古迹考察重点,而后作为重要的汉代建筑实例进入中国建筑史。在现存石阙中,巴蜀石阙皆为墓阙,为特殊的服务对象而建造,经过百年的设计探索,终于凝练出与其他阙种不同的设计风格。本节将以巴蜀地区石阙为重点,从共通性、地域性、规律性等方面解读石阙的设计语言。
乔雨蕾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在读研究生,专注于汉代石阙课题研究,协助重庆大学历史研究所进行古建测绘项目。曾在《建筑遗产》上发表与阙相关的论文《阙然为道以通墓——四川石阙设计规律总结》,另有《一地一阙风——汉代石阙的地域性适应设计探析》一文已被《古建园林技术》录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汉代崖墓中的早期木构建筑信息抢救性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东汉西南经略背景下巴蜀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
/
/
四川现存元代木结构建筑
11月11日(周六)晚19:30-21:30
四川现存元代木结构建筑9座,南宋建筑1座,是长江以南保存元以前建筑最多的省份,也是目前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区系研究中,除了华北、江南以外的第三个建筑文化区。通过编写《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至少有4处建筑的年代得到了修正,推动了四川元代建筑地域特征的宏观研究。四川元代建筑在建筑规模和椽架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既有4椽的小庙,也有10椽的大殿;在梁架结构、斗栱形制、内额承重做法上兼有南北;在平面布置和歇山屋顶的使用上具有显著的南方特征;在细部构造上保留了较多早期技术特点。
李林东
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就职于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设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方向为四川木结构建筑研究与保护。参编《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一、二),具体承担阆中五龙庙、阆中永安寺和南部醴峰观章节。发表论文有《四川雅安市雨城区观音阁调查简报》《四川元明建筑天花的形式与演化》等。
/
/
四川明至清建筑形制的演变
11月18日(周六)晚19:30-21:30
自宋蒙战争起,四川几次朝代更迭都受战乱屠戮,出现人口锐减的惨状,早已不复唐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地位一落千丈。明、清两朝,两度从废墟中重生的四川,是如何恢复发展,创造出新的建筑文化呢?明代的四川何以出现三大建筑风格并立的局面?清代的四川建筑又走上了怎样的全新道路?本课程将带您探索60余处纪年木构建筑,发现四川明清建筑形制演变的奥秘。
赵元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长期从事古建筑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关注建筑纪年信息的释读分析,修正了盐亭花林寺、芦山青龙寺、平武豆叩寺等建筑的年代,在《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前两卷中撰写了剑阁香沉寺、昭化文庙、平武豆叩寺、剑阁白兔寺、南部永安庙、盐亭花林寺6篇报告。
/
/
四川穿斗建筑的营造技艺
11月26日(周日)晚19:30-21:30
穿斗建筑,在我国南方广泛流布。四川是“穿斗”这一学术概念的起源地,其境内的穿斗建筑量大面广,涉及多种功能和结构类型,可谓南方穿斗建筑的典例。自2015年起,在开展修缮设计工作的同时,讲者走访工地、访谈工匠近百人,从中筛选出技艺精湛的掌墨师10余人,逐一进行跟踪记录,以抢救性地记录濒危四川传统建筑营造工艺。穿斗建筑如何造?匠作背后的结构原理、营造规则如何?通过看房子、找匠人,我们将走进匠人头脑中的世界。
赵芸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维也纳工业大学博士候选人。致力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建筑人类学研究,多年来利用一线文物修缮项目持续开展四川地区传统建筑营造工艺研究,力图透“物”见“人”,揭示传统建筑的营造内核。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重点项目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四
川
古
建
限时团购优惠
7讲课程,线上视频直播,可长期回放
原价298元
限时3人拼团,优惠价格198元(7讲内容)
线上视频直播,可长期回放
首讲直播时间
2023年10月14日(周六)
晚上:19:30-21:30
订阅专栏七讲通道
关于我们: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北京设计师团队为运营主体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技术与审美修养,2023年这个公众平台继续涉及设计、艺术、文旅等领域的分享与交流,努力让大家在中式营造氛围中感受营造技艺、共同互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