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视野 : 云冈石窟的七佛造像

文化   2024-11-12 19:36   北京  


云冈石窟的七佛造像按布局形式 可分为主尊七佛龛楣内外的七佛两种类型。主尊七佛目前共发现12处, 按造像特征,可分为中晚两期,受犍陀罗、北凉石塔和克孜尔七佛影响明显。龛楣七佛是云冈出现的独特样式, 主要在尖拱龛和盈型龛龛楣上,其中尖拱龛楣七佛数量众多,自第11、13 窟开始大量出现,说明民间雕刻七佛的概念至此已经非常清晰,晚期还出现有明确题记的折屏式叠型龛弥勒七佛组合。云冈七佛的影响一直延续至龙门、巩县、庆阳北石窟寺和麦积山等石窟。




云冈石窟第10、11、13窟开凿于云冈中期,内有三铺大型七佛造像, 本文将对除此之外的云冈七佛进行统计与认定,并尝试按布局、组合、配置和佛像等特征建立一条发展脉络, 讨论造像样式、思想内涵和艺术处理方面的演变过程,从而探讨云冈因素可能对其他石窟七佛产生的影响



一 

七佛的历史渊源


七佛形象源远流长,阿育王时代桑奇大塔北门即用象征手法雕刻七塔与七圣树表现七佛。【1】据考证,真正的七佛一弥勒造像起源于公元3世纪左右的犍陀罗地区【2】,该地区已发现六列这样的组合【3】,其佛像排列和造型样式已相当成熟。既有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所藏八身立姿均持无畏手印,也有拉合尔博物馆帝释窟说法浮雕下层并排而坐、均着通肩式佛衣、 禅定印与无畏印交替出现的形式。公元3世纪左右的克孜尔第80、97和114窟也分别在主室正壁或正壁对面 (正壁主像为弥勒)的“降服六师外道”画面中绘制七佛,形式为七身等大的小禅定佛与弥勒菩萨遥遥相对。【4】第47窟主室与后室的左右壁或塑或绘有七佛立像和坐像,第77窟后 室左右壁原塑有七尊立像,像间绘菩萨,但没有弥勒。【5】


关于七佛信仰,古印度原始佛 教基本经典的各类阿含经中已有记载,并在佛教初传时已进入中国,从最早出现的西晋竺法护翻译的《贤劫经》卷六,到北魏平城时期,与七佛相关的佛经目前已发现十余种回,后世亦不断有相关佛经译出【7】。经文主 要讲述过去六佛与现在释迦佛、未来弥勒共同构成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信仰。目前内地公认最早的此类 造像实例为北凉石塔上的七佛一弥勒造像组合,14座佛塔中共发现16组雕刻,造像大多为坐佛,印相有禅定和无畏,佛衣一般为两种交替,主要 有通肩、袒右、半袒右肩与包裹右肩臂几种不同形式。其中前两式出现较早,后两式出现较晚。



主尊七佛的认定与分期


云冈七佛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洞窟或佛龛的主尊,二是用于装饰龛楣内外。作为洞窟主尊的七佛出现很晚,仅晚期开凿的第36-2窟一例。 七佛上为交脚弥勒菩萨,东西壁为圆拱龛千佛,中央有一尊小坐佛,弥勒菩萨有倚坐佛作胁侍。七佛头部凿有圆孔,已残,均着衰衣博带式佛衣, 仅雕轮廓,从外形判断应是典型的秀 骨清像。手部残破,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似曾有彩绘背光,无莲台。题记区已无字,左右分列男女供养人,雕刻细致,雍容华贵。东西 壁供养人行列均面向北壁。

佛龛主尊明确为七佛的最早雕刻在第10窟后室窟门与明窗之间,七佛坐于长方形幔帐龛下,佛衣为服制改革以前常见的半袒右肩式和通肩式交替出现,背光亦为早中期上隅装饰弟子头像的样式,周围雕刻故事图像。 之后第11窟西壁中上层和第13窟南壁明窗下方的大型七佛像均并立于长方形屋型龛下,佛衣改为褒衣博带式,右手上举、左手下垂。第11窟的七佛无背光和莲台,立佛间补刻很多小型龛形。第13窟背光繁缛,立莲台之上,与对面主尊交脚弥勒菩萨遥相对应(表一)。从这三铺七佛可以明显看到犍陀罗、克孜尔和北凉七佛的影响,按此特征,如下几处亦可认定为七佛造像:



表一 龛内主尊七佛


立姿的有:第32窟西壁第2层有等大七佛并立于长方形幔帐龛下, 组合下方有一相同龛式的坐佛龛,旁边为尖拱龛,仅存少量龛楣,风化严重,现存未见弥勒(图一 )。

图一  第32窟西壁七佛


第36窟南壁窟门上方分上下两层,上层两尊,下层五尊,共七尊立佛,配置均相同。上两尊位于明窗两侧,下五尊立于一长方形区域内,佛间有补刻的小型龛像,与第11窟西壁类似。对面 洞窟正壁主尊上为交脚弥勒菩萨,下为坐佛。在云冈晚期洞窟出现多例窟门两侧对称雕刻儒童本生和阿输迦施土故事,图像中均有儒童匍匐在地或三童子形象,而此处上层两尊虽在明 窗两侧,但没有故事内的形象雕刻, 应不是这两个故事中的立佛(图二)。


图二  第36窟南壁七佛


第31窟后室南壁窟门与明窗之间有一 长方形区域,现仅存三立佛,推测其原为七尊。其西面为维摩诘居士图, 对面洞窟正壁主尊上为交脚弥勒菩萨,下为二佛并坐像(图三)。


图三 第31窟后室南壁七佛


坐姿的有:第11窟除西壁外,在南壁西侧第1层交脚弥勒菩萨龛上部横向一排由东向西雕刻七尊坐佛,也可认定为七佛,皆坐于尖拱连龛内,其西侧并列二佛、坐佛和交脚弥勒菩萨( 图四)。

图四  第11窟南壁西侧坐姿七佛


第17窟共有三处七佛造像:南壁拱门上方横向一排由东向西 分别雕刻倚坐佛、七佛和二佛。七尊 坐佛各坐于一尖拱龛内,龛间立一菩 萨(图五)。


图五  第17窟南壁拱门上方两处七佛


有意思的是,在此处七佛 的右上角有一个二佛龛,和第11窟483年纪年龛内的二佛龛极为相似, 二佛从衣着、手印到束帛柱头的三叶型装饰和尖拱龛楣置七佛都一模一样 (图六);


图六 第11窟东壁上层483年的二佛龛



第17窟南壁窟门西侧和西壁北侧上方补刻龛中有一长方形向内凹进的区域,内雕七尊坐佛,类似于第 11、13、10、32等窟的屋型龛或方形幔帐龛的简化样式。周围有圆拱龛千佛,似同期雕刻(图五、图七)。


图七  第17窟西壁七佛


在县曜五窟广泛分布的圆拱龛千佛是 云冈中期的一次集中补刻行为【8】, 七佛的雕凿时间也大致在此。县曜五窟仅在第17窟出现三处看似独立的七佛造像,但实际或与主尊是交脚弥勒 菩萨密切相关,当时的工匠或借用主尊形成七佛一弥勒造像组合,表达自己祈福的愿望。第17窟七佛造像和南壁二佛的祖型应该来自第11窟,二者的工匠集团或属于同一谱系,雕刻时间或相距不远;第36-3窟七佛雕刻 在西壁圆拱龛倚坐佛上部的长方形区域内,七身等大坐佛并排而坐,左侧第一尊着通肩衣,其余均着褒衣博带式佛衣,衣褶层叠稠密,衣裾垂覆宝 座,右手施无畏印。整座洞窟的组合为北壁坐佛,西壁倚坐佛,东壁坐佛 (图八)。

图八  第36-3窟西壁七佛


云冈主尊七佛目前共发现12处,中晚期洞窟和早期洞窟的补刻龛中均有发现。按造像特征,可分为中晚两 期,中期均为龛内主尊,晚期有龛内和洞窟主尊两种。龛内主尊在佛像体型和衣着上从中期到晚期的变化有:

佛像从双肩厚实发展到细颈削肩,符合云冈佛像发展的一般规律。佛衣从第10窟半袒右肩和通肩式交替到全为褒衣博带式。佛像分立姿和坐姿 两种,立姿手印均为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握法衣下垂,坐姿有禅定和无畏两种。从布局上,晚期除七佛并立于长方形区域外,还有第36窟被分成不同层面。组合上中期多与弥勒对应,晚期有一例似独立出现,其他多是与交脚弥勒菩萨、倚坐佛、二佛和维摩诘等故事图像同时表现。


在大同发现的北魏皇兴三年 (469)刑合姜墓内,有一座模拟佛殿的石椁,正壁为二佛,对面前壁上层 是一列坐于屋檐之下的禅定印坐姿七佛,侧壁绘有婆薮仙和罗联罗图 像。【9】说明在469年以前平城就已经 有此类七佛造像,而县曜五窟内的早期造像未见七佛。过去七佛与弥勒菩 萨组合表示释迦以过去佛的身份与前 六佛组成过去七佛,而释迦的继任者还以菩萨身居兜率天宫,婆娑世界进入无佛时代,无佛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是末法时代的重要标志,七佛一弥勒造像的出现正是反映的末法思潮【10】  这与云冈皇家洞窟的营造背景可能大相径庭,此类造像始终没有成为皇家 洞窟的主题所在。县曜五窟的营建采用了七佛的简化版三佛和七佛的延伸体系千佛来共筑三世佛思想,中晚期的七佛也仅在官民补刻佛龛或洞窟中 出现,说明七佛信仰在平城只是民间流行的一种信仰。

龙门石窟莲花洞北壁左侧菩萨像上方,有七个坐佛尖拱连龛位于一个长方形区域内,七身等大佛像均着褒衣博带式佛衣,悬裳垂搭座前,右手上举施无畏印,【11】与第11窟南壁西 侧和第17窟南壁明窗下侧的尖拱连 龛七佛相似。宾阳南洞左壁第32、60 龛等处,七尊坐佛并坐于一长方形区域内121,与第17窟另两处坐姿七佛相似。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为长方 形窟,正壁三佛、两侧壁各二立佛共七佛立像并十身胁侍菩萨,正壁三立佛背光交叉处有文殊维摩诘对坐和二佛并坐图像。前壁南北两壁为交脚和倚坐菩萨像【12】,这与第36窟分层布局、第31窟与维摩居士图组合的两 处七佛有相似之处。云冈晚期出现一 座主尊为七佛的洞窟,麦积山石窟在 西魏与北周时期出现14座七佛窟,窟内七佛均独立出现,未见弥勒身影。 其中方形四角攒尖顶的11座中小型方窟均为正壁龛一坐佛、左右壁各三坐佛,七佛分列于不同壁面的形式[14]。 从这些造像上都可以看到一些云冈因素的延续。



龛楣七佛的认定


龛楣七佛主要出现在尖拱龛和盈 型龛龛楣上,皆为坐姿。其中尖拱龛 楣七佛数量众多,仅第11窟就有近40处。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些尖拱龛和 盈型龛龛楣的坐佛数量在5~13尊不等,所以是否七佛存在一个认定问 题。尖拱龛样式来源于印度,那时的 龛楣宽度很窄,一般刚够容下一些锯 齿形装饰纹,后来在克孜尔壁画上可 以见到龛楣装饰斜格子纹样。【15】云冈早期尖拱龛千佛的龛楣也都是素面 很窄,空白龛楣的二佛并坐龛也有数 例。后来龛楣开始用坐佛列像进行装 饰,所以楣面宽度增大,这应该是在 云冈发展出来的独特样式。它的大致 发展轨迹是从宽度较窄、没有内容到 宽度变大、内容丰富。内容从单列数量不固定的坐佛发展到固定为7尊坐 佛或宽度增大至可容下二至三行不同内容。

县曜五窟壁面上层的龛楣或为 素面,或为5、9、10、13尊坐佛不等,如第18窟西壁西立佛宝盖旁边, 南壁东侧下部的二佛并坐龛龛楣有空 白状,也有雕刻9尊、13尊等不同 数量的坐佛,楣肩较平直,坐佛似位于一行,高度基本一致。而且龛楣上下楣边凸出,坐佛则向内凹陷,排列拥挤,规律性不强,也许并非原始设 计,而是在空白龛楣上进行的补刻。 县曜五窟南壁窟门与明窗附近以及窟门明窗内壁处7尊坐佛的情况开始多见,如第16、17、18窟(图九)。

图九  第17窟南壁东侧二佛龛楣七佛



中东部的第1窟仅中心塔柱一层和第5 窟南壁西侧第3层的尖拱龛龛楣可见 七佛,第6窟单元龛龛楣上方按不同宽度安置不同数量坐佛,龛楣越窄,坐佛数量越多,七尊并未固定。第11 窟龛楣内外雕刻七佛的情况明显变多,第11窟82.8%的尖拱龛龛楣都 装饰了七佛。【16】龛楣弧度开始增大, 中央一尊坐佛位置最高,两侧佛像逐 渐降低(图一O) 。

图一O  第5-11窟尖拱龛楣七佛



第6窟南壁东西两侧的圆拱龛龛楣设计繁缛,共有三 层内容:上下两层均为飞天带,中层很窄,按比例雕刻了11尊坐佛。三层内容的龛楣还影响到第10、12、15、 37、38等窟,但晚期更普遍的情况是单列七尊坐佛,几乎涵盖全部晚期洞 窟。晚期的另一种情况是龛楣分上下 两层,上层为华绳,相交处饰圆环, 下层为7尊坐佛,例如第14、15、25、 28、29、34、36、40等窟(图一 一)。


图— —  第28窟西壁尖拱龛七佛


在延昌年间,还一种独特的云冈七佛样式出现,即在折屏式益型龛龛 楣内雕刻七佛。第35窟窟门东壁盈型龛龛楣折屏纹内雕七坐佛,龛下发愿文“造弥勒并七佛立侍菩萨”明确将七佛作为造像内容来供养。云冈第 5、5-36、13-4、19等窟也出现了折屏七佛,佛像均未开脸,颈细肩削, 包裹右肩臂式佛衣,结禅定手印。与其呼应的龛内主尊有坐佛和交脚弥勒菩萨,特别是第5窟南壁东侧第2层并列两龛,一龛主尊为交脚弥勒,一 龛为坐佛,都在折屏式盈型龛龛楣内装饰七佛(表四)。

表四  折屏式盈型龛龛楣内的七佛


尖拱龛龛楣可以看到一种由早期不确定数量的无规律性向中晚期大量固定为七佛发展,七尊坐佛布局合理、对称美观,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折屏式盈型龛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云冈十分流行的一种样式, 除上文提到的几窟固定为七尊外, 第3-10、4-15、5-10、5-11、5-34 、5-36 、13-15 、13-20、16-1、17、19-2、24-1、38等多数 窟的坐佛数量没有固定,为5-13尊不等,特别是第19-2窟的折屏式型龛,也与第35窟一样雕刻在延昌四年。或许不能仅以布局或雕刻技术原因来解释数量的不同。审美情趣随思想而动,既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完美,也要在思想内涵上追求深度。

北魏延兴二年(472)黄□相造 坐佛碑像,屋型龛下的尖拱龛龛楣雕有七佛,碑文云:“大代延兴二年岁 在壬子,四月癸未朔,六日戊子记 书。学生东郡黄□相为亡父故使持 节、侍中、安南将军、南部尚书、定州刺史、东郡简公黄卢头造释迦牟尼百七十佛,愿亡父楷是诚岁,永离苦难,便遇诸佛,深解实相,普及众生,即悟道果。”【17】碑中并未出现170 佛。同年的张伯口造释迦坐佛碑像, 背面中部雕有七佛列龛,发愿文为:

“延兴二年八月十日清信弟子张伯□ 为父母造像一区,□父存亡□值遇诸佛”[18I。从以上两例造像记看,碑像上雕刻的七佛或仅被寓意为诸佛。明确把龛楣七尊坐佛当作七佛雕凿并有 题记佐证的有云冈石窟第35窟窟门东 壁延昌四年(515)龛,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大魏永平元年(508)“造弥 勒像一区并七佛二菩萨”和天统三年 (567)韩永义等人造像碑“敬造七佛宝堪,并二菩萨”。[19]

五六世纪佛教信徒的崇奉对象 非常多元,造像内容相当繁杂,但五十三佛、七佛、千佛等题材出现次数较少,流行也不广(201,从现存题 记看,龛楣七佛的形式至迟在延兴年间已有,但七尊坐佛有时是七佛,有时是诸佛。明确为七佛的题记出现较晚,值遇诸佛的概念出现更早,在 太平真君四年(443)菀申造像就有 “常见诸佛”的表示。这一情况也符合云冈七佛的发展规律,尖拱龛龛楣的5-13尊坐佛可能表现的是诸佛, 七尊集中出现是在第11、13窟,而且第11和13窟还有特别大型的主尊七佛表现形式,说明那时七佛与诸佛混淆的情况已逐渐明朗,特别是到了晚期,几乎现存的尖拱龛楣均为七尊坐佛,说明民间雕刻七佛的概念已经非常清晰,已经完成了从内涵模糊的 笼统祈愿向追求涵义具体明确的七佛的过渡。

所以中期以后的大多数七尊坐佛似可定义为七佛,其他多尊可定为诸佛或千佛。供养七佛能宣说佛法、免除劫难罪孽,还可生诸佛家、得见弥勒、进入佛国,这与值遇诸佛当得作 佛以及得见千佛、受其教化、便可授 记、直至正觉的思想目的是基本一致 和相通的。472年黄□相造坐佛碑文是170佛和诸佛同时出现,麦积山第3窟千佛廊的千佛由每七身坐佛为一组的七佛组成,表达了七佛与千佛在三世三劫上的同一性。【21】冈的发愿人可能对此非常了解并认同,即使在 晚期因布局安排不同导致的数量不一 致并也不影响发愿本意。

龛楣七佛的分期

龛楣七佛在县曜五窟的补刻龛中仅有少量,集中大规模出现是在第11、13窟的民间补刻龛上,晚期洞窟更为普遍。可将龛楣七佛按组合配置和佛像特征进行分类比较,与龛楣 七佛组合的龛内主尊主要有二佛、坐佛和交脚弥勒菩萨。主尊为二佛的有第17、11、13、18、22、24、32-9、 40-1窟等处,特征见表二;

表二   主像为二佛的尖拱龛龛楣七佛


主尊为坐佛的有第16、11、13、5、5-10、5-11 、21 、27 、30 、32 、33-4 、35、36、36-1、36-1、38、39窟等处。 第1、25、28、29、34、36、40、 15、14窟有的龛楣为双层,七佛上部还有一层装饰图案( 表三 )


表三   主像为坐佛的尖拱龛龛楣七佛



主尊为倚坐佛的有第36-3窟西壁尖拱龛龛 楣。七身坐佛肉髻高圆,脸型较长,细目长眉。法衣均为包裹右肩臂式, 禅定印。折屏式盈形龛雕刻七佛与交 脚弥勒菩萨组合的有第35、13-4、 19、5窟,与坐佛组合的有第5、5-36窟(表四)。


表四     折屏式盈型龛龛楣内的七佛


盈形龛龛楣格雕刻七佛的有第17窟东壁坐佛龛左胁侍菩萨下方、第13-16窟东壁和第24-1 窟西壁,雕刻简单,无佛龛,现存数量很少(图一二)。

图一二  第17窟东壁坐佛龛左胁侍菩萨下方龛楣格七佛


综上,按所处位置和造像特征看,龛楣七佛大致也有中晚两期,中期主要为尖拱龛龛楣七佛,晚期还有盈型龛折屏和龛楣格内七佛。尖拱龛龛楣七佛从中期到晚期,佛像从双肩厚实发展到细颈削肩,雕刻逐渐简化,衣纹、背光省略不雕。一般两侧佛像配莲花座,有的还雕有莲茎。手印第18窟明窗东壁与第10窟七佛一 致,中央一尊右手施无畏印,其余皆为禅定印。佛衣中期为包裹右肩臂式与通肩式两种交替,通肩式有的胸前为直线,有的为U型线,七佛居中一尊多为直线型的通肩衣,与县曜五窟内外壁的圆拱龛千佛相似。晚期出现均着包裹右肩臂式。七佛排列从较为平直到左右对称、错落有致,晚期双层龛楣七佛坐华绳纹下,装饰华丽精 美。另外,在尖拱龛、圆拱龛、 型龛和幔帐龛龛楣上方也有七尊坐佛的表现,如第6窟南壁东西两侧的圆拱龛上部,盈型龛在第11、17、6、29等窟可见,幔帐龛上方的七佛如第39窟窟门西壁第3层的方形龛上方。有的坐于尖拱连龛内,有的无龛。有龛的两龛上隅饰供养天人或菱形装饰。无龛的佛像可能阴刻舟形背光和圆形头光,手印为禅定印。发展变化规律与尖拱龛龛楣七佛和千佛相似。

折屏式盈型龛内的七佛均着包裹右肩臂式,龛内主尊多为交脚弥勒菩萨,根据第35窟题记推测应为弥勒并七佛组合。第5和5-36窟出现两例与坐佛组合,第5-36窟其他造像风化不清,第5窟为两个折屏七佛盈型龛并列,主像分别为交脚弥勒菩萨和坐佛。下方为两个尖拱龛并列,主像分别为坐佛和二佛并坐像,尖拱龛龛楣也雕七佛(图一三)。

图一三  第5窟南壁东侧折屏七佛


北凉石塔上的七佛一弥勒组合,弥勒姿势有立像、 交脚坐、踟趺坐和半踟坐像。【22】与云冈龛楣七佛组合的也可能是不同姿态的弥勒像。尖拱龛楣七佛和盈形龛龛 楣七佛在龙门石窟莲花洞、古阳洞[【23 】以及巩县石窟第1窟【24】等处亦可见到。龙门的龛楣一般较窄,也有华绳纹表现,古阳洞盈型龛楣格坐佛与云冈不同,发展为坐于尖拱龛内,龛间亦有各种装饰,折屏式在古阳洞北壁有雕刻[25],其祖型应可追寻至云冈。





注释:略

作者:陈洪萍,云冈研究院

来源:《文物天地》,2022年07期,完整版内容请订阅查阅《文物天地》,2022年07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特别鸣谢:陈洪萍老师

转载来源:哲匠之家


往期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全网ID矩阵账号


平台客服微信
中式营造建研中心群:47066368
中式营造客服QQ:1005063031

设计 |  艺术 | 文旅


努力做最好中式设计平台号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发邮件注明“投稿”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联系“管理员”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