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 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
文摘
2024-10-08 08:32
江苏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每次分享,记得最后点下“赞”和“在看”,最好星标一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
2024年10月8日,迎来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九月中(西历10月7日或8日),斗指辛,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故名。寒露也代表深秋的到来,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是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的标志,“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双双下降。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寒露是秋中之秋,天气变化节奏快。就全国平均而言,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降水减少速率最快,也是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节气。进入寒露,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雨季结束,秋燥明显。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说明这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人们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寒露过后,我国平均气温地域分布差异明显。长江沿岸地区最高气温较少高于30℃以上,华南地区最低气温也多低于20℃;10℃等温线南移至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此时南方虽还未完全走出夏季,但秋意渐浓;北方已俨然是一派深秋景象,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甚至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为时至寒露,鸿雁在空中列队南飞越冬,古人有先到为主、后至为宾的说法,从白露时节开始南迁的鸿雁,到了寒露时节就已经是最后一批了,而到南方的时间也晚于白露时节迁徙的鸿雁,故称为“宾”。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天气渐寒,雀鸟没了踪影,海边却出现很多外壳颜色及条纹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看到便以为是雀鸟所变。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深秋时节,百花逐渐凋零,但秋菊却开始盛开。寒露节气里,天地草木飘摇,然而菊花凌阴而盛开,而且经霜不凋谢,不同于其他花朵,宋姚宽《西溪丛语》称菊为寿客,也因此菊花得到“寿客”的封号,象征长寿。晚秋时节宜以菊花入茶以补身体。寒露时节,天气常常晴空万里、昼暖夜凉,对秋收十分有利。所以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是秋熟作物成熟、越冬作物开始播种的秋收秋种大忙季节,也是秋管的重要时期。北方地区此时正值玉米、红薯、黄豆、花生、大葱、山楂等的收获期和棉花采摘期,同时也是冬小麦种植的农忙时节。“寒露种小麦,种一碗,收一斗”“晚种一天,少收一石”,此时农户一般会全家齐上阵,加紧播种进度,以免影响小麦产量。“九月寒露天渐寒,整理土地莫消闲”,秋收过后,还有翻地的农活要忙。此时翻地除了有利于养地,还能通过夜间低温将翻到地表的虫卵冻死,减少来年庄稼的病虫害。南方地区,农民赶在寒露节气种植油菜、蚕豆等耐寒作物,此时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开始收割,双季晚稻正处于抽穗灌浆期,应加强田间管理。这一时期最怕“寒露风”,即秋季冷空气入侵南方后,带来显著降温,造成晚稻瘪粒、空壳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它也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为了抵御“寒露风”的影响,可采用施农家肥强壮株秆,加强田间灌溉保持温度等措施。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北京地区观赏红叶的时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最佳时期是10月15日至30日。可以说,香山是中国国内最具口碑的赏红叶地点,说到红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提及。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
此外,由于寒露与重阳节往往相近,人们在这个时节还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每值秋收以后,温州人善于酿制各种美酒,其中到寒露时也少不了酿制几坛菊花酒。此刻将初开的菊花和少许青翠的枝叶,掺和在粮食之中一起用来酿酒,一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才开坛饮用。据说这种菊花酒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精神焕发。今人如果嫌麻烦,那可以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湘南产桐子、油茶的地区均有禁山习俗,寒露开禁后方准拣山。大人小孩在这天都会上山采摘茶籽。湘西侗族人民有寒露制腌鱼的习俗。据说在这天用米酒、食盐、糯米饭、辣椒面、花椒粉、姜丝等作料腌制的鱼味道特别好。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而在温州,人们除了饱尝鲜活美味的肥蟹之外,喜欢醉制别有风味的河蟹或江蟹。有的用米酒来醉,有的用盐水来呛,更有的把鲜蟹醉后再将里面膏汁挑出来单独存放,以便招待亲朋好友时品尝。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茶分春秋,喝茶却能不分时间地点。寒露已过,新茶已上。
中医认为,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这时养生的重点一是避免突如其来的寒邪中伤身体,二是养阴润肺,防止凉燥邪气伤身。此外,寒露万物凋零,易生“悲秋”情绪,需调节情绪以防情志致病。 1. 暖颈:中医认为,“颈项”风木同气,易受风邪侵犯,秋风挟寒,易伤颈项,导致伤寒病。寒露保暖首先要保护颈项部,可佩戴围巾或穿高领衣物来确保颈部温暖。2. 暖腰:中医理论中,腰在人体阴阳属性中属阳中之阳,也是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腰部保暖,可将双手搓热放于腰眼处,还可以做缓慢转动腰部的运动,以及艾灸腰部穴位如腰阳关、命门、肾俞、腰俞等穴,以温煦腰部,固肾壮腰。日常生活中避免穿低腰裤子使得腰部受寒。 3. 暖脚:俗语有“寒露不露脚”的说法,在人体中,脚虽然离心脏距离最远,但脚底穴位丰富,与人体脏腑、经络皆相通,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寒露时,尤其要注重脚部的保暖。不穿凉鞋、穿厚袜子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做踮脚运动——即踮起脚尖再放下,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这个动作可以增快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通行经络的功效。运动过后,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舒筋活血,驱除内寒,温煦全身。 凉燥顾名思义,一方面是凉,一方面是燥,凉燥侵犯人体,多出现畏寒怕冷,发热无汗,头痛,口干,鼻咽干燥,喉咙干痒,干咳少痰等表现。饮食上需注意多吃温煦润燥的食品,注意减辛增酸,选用性平偏温的滋阴润燥食材,如柿子、石榴、苹果、广柑、核桃、银耳、山药、鸡肉等,温煦而不助热生燥,滋阴而不生寒伤胃。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有言:“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寒露时节,秋风萧瑟,万物凋零,难免使人伤感,引起萧条、凄凉、垂暮的感觉,勾起忧郁的心绪。然而,寒露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可以多做户外运动,登高远望,及时宣泄郁闷情绪,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