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坊丨《文化古城旧事(图文精选本)》

文化   2024-11-13 17:00   浙江  


邓云乡,一位曾经被低估了的文史大家

虞云国 陈子善 江晓原 陈引驰 周立民 严晓星 联袂推荐

学府、学人、掌故,这就是记忆中的老北平



丛书名:邓云乡集

作者:邓云乡

书号:978-7-101-16737-5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定价:69.00元

开本:32开

装帧:布面精装带腰封

字数:130千字

页码:307

CIP分类:K291

主题词:邓云乡;老北京;北京地方文化



上架建议

名家/随笔/畅销书


编辑推荐














1.再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化之都北平的风貌。《文化古城旧事》是邓云乡对抗战爆发前十年之北平的回忆,他详尽描摹了这座文化古城的学府往事、环境气氛、学人轶事、文化艺苑等,从中西贯通的学术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书画、戏剧、宴饮、公园、茶座等等生活跃然纸上,仿佛重回青春时代。先生的回忆平和亲切,字里行间弥漫着淡淡的乡愁,可让读者充分领略融汇中西学术于一体的文化气氛,或可成一部独特简洁的文化古城学术史。


2.别具一格和价值的北京文化史料。邓云乡对文化古城的北平有着深深的情感。对于这一段历史,今天以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的文章不少,只是往往缺乏实在的材料。在此意义上,邓云乡这样的回忆文章是不可或缺的,是文化圈子中的社会生活史,勾勒出一个感性的社会形态。在“学府述略”中,他以亲身经历和大量的史料为依据,将北平时代的教育状况娓娓道来;在“学人轶事”中,从王国维、梁启超、柯劭忞到叶恭绰、章士钊等文化名人都有涉及,有些属于掌故轶闻,弥足珍贵。


3.精选代表篇目,精配贴合原文的图片,直观展现北平文化魅力。《文化古城旧事》原有九部分内容近百篇,本次重刊,改为小开本,精选“学府述略”11篇、“学人轶事”24篇,共35篇充分代表北平文化魅力和体现邓云乡深厚情感的文章,并以随文、彩插的形式配图40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满足现代读者阅读需求,方便读者快捷掌握全书精髓。














内容简介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个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

作者简介



邓云乡(1924.8.28—1999.2.9),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红学家。1936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因工作调动定居上海。撰写了多部有关旧京遗事、燕京风物、北平民俗等方面的作品,被谭其骧先生称为“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同时,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以着重生活风物、服饰饮食等考证著称,更因《红楼风俗谭》一书成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的民俗指导。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宣南秉烛谭》《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草木虫鱼》《云乡话食》《云乡话书》等,均已收入中华书局2015年版《邓云乡集》。

专家推荐

虞云国:

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久寓文化古都,交游耆旧名宿,历经世变沧桑,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学殖深厚,腹笥丰盈,出入古籍今典,融会目睹亲见,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谙通于饮食厨馔之道,红楼说梦不啻独张一帜,燕京谈往堪称如数家珍,独运妙笔,撰为美文,砚耕勤奋,著述宏富,不仅见重于学术圈,而且驰誉于读书界。为契合当下阅读风尚,特选其集中引人入胜的文章,插配与行文相映成趣的图像,推出图文精选系列的《邓云乡集》。涉及的专题雅俗共赏,说掌故娓娓道来而见著者才情不凡;适应的对象少长咸宜,长知识应接不暇而令读者开卷有益。


陈子善:

邓云乡先生是我敬重的文坛前辈。在我看来,邓先生热情诚恳,尤其关爱后学。而他的文字和他的为人一样,清澈坦诚,不板着面孔,不居高临下,而是娓娓道来,真切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平等地与读者朋友交流。邓先生是北方人,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他著述丰硕,其中相当部分就是写北京的。他迷恋北京四合院,在他笔下是那么生动鲜活,充满烟火气;他又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写《红楼梦》的书一本又一本,开了深入考证红楼风俗的先河;他还费了不少心血,以鲁迅日记为线索,旁征博引,写下了《鲁迅与北京风土》,填补了鲁迅研究的一个空白。……总之,若说邓先生是独树一帜的掌故家、散文家、红学家,决不是过誉。


江晓原:

邓云乡的文化随笔,学养深厚,题材广泛,心态平和,文笔隽永,广受好评。作者虽信马由缰,拉杂言之,读者仍兴味盎然,读之忘倦。其著作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凡17种,卷帙颇繁。此次中华书局推出图文精选本,自每种中精选内容,小册在手,图文并茂,阅读弥增快感。读其书,长知识,广见闻。作者于帝京风物,尤多留意,沧桑之感,时见笔端……


陈引驰:

邓云乡先生笔耕不辍,多为短章,汇聚成书,转成宏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作特点,加上他的文字质朴而有味,读者开卷有益,任意翻开一页,便能乐而忘倦地看下去。更重要的是,邓先生对于北平旧日的风物民俗,极为熟悉,这种熟悉,既由时时留心文献而来,也缘自早年的生活体验和终其一生的念念不忘;他许多有关《红楼梦》的文字,秀出时贤之处也正在风俗方面——通过邓先生的文字,我们很容易进入具体、可触的生活场景中,无论这种生活场景是真实历史的,或是文学虚构的。


周立民:

邓云乡学识广博,天文地理、节令习俗、红楼鲁迅,无所不谈,每谈无不兴味盎然。有人以“红学家”“民俗学家”称他,相对那些标准的学术著作,他的文字几乎都是学术随笔,读惯了那些模式化的高头讲章,邓先生的文字融化了学术的块垒,从细处见大学问,别开生面。于是,旧京的衣食住行、春夏秋冬、习俗礼制,在他的笔下都复活了,对旧京及其文化的依恋,使其文字有情感润泽,落入当代人心间亦不隔膜,反而有春风化雨的感受。此时,我们又会发现,邓云乡所讲没有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关于生活文化的叙述,它让我们对自己最为熟悉的生活有了重新打量和认识的契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品味、享受,不应当只停留在物质、欲望的层面,还应有更高的文化认知和感受。——邓云乡的作品无疑是引导我们重识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好最难得的读物。


严晓星:

邓云乡先生有着多重身份:红学家、散文家、美食家等等,而我最看重是掌故家。他跋涉在连接传统与当代的特殊年月,“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就在掌故中穿梭,与掌故生活在一起,万物皆成掌故。学识渊博,文笔又极好,春雨青灯,水流云在,旧家气息,时代沧桑,无不摄入笔底,激起一代代读者的心头微澜。

目       录



学府述略

北大

清华

师大

北平大学

交大

艺专及其他

燕京大学

协和

辅仁

中法

中国大学


学人轶事

任公词联

王静安

柯劭忞

胡适之寿酒米粮库

逛什刹海

诗之战

章孤桐

《曲园课孙草》

学人长寿

叶遐庵

刚主夫子

《北平笺谱》

版本学家

金石文字学家

诗人之死

凤凰因缘

徽因教授

颉刚先生

八道湾老屋

北大老学生

《丛碧词》

羡季先生

巡捕厅邓氏

汪教授日籍太太


精彩章节

清华(节选)

在清华住宿,其好处还不完全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其情调好,风格好,先不说这些天南海北的莘莘学子们住在一起,终日弦歌之声,多么热情,多么爽朗,又多么用功!就是站在三楼朝西的窗口上,朝着那四时变幻的西山望去满目秀色,就够你思念一辈子的了。平伯先生清华园诗云:“骀荡风回枯树林,疏烟微日隔遥岑。”“遥岑”非“遥”,能不思念清华乎?

文化古城时期的国立清华大学,每学年招生,报名数大约都有几千人左右,而录取只是四百名,不要看比例数不大,要知这几千名的报名者,都不是泛泛之辈,因清华录取标准较高,不自量力的人是很少的,而“强中更有强中手”,在这几千名角逐者中,能名登金榜可想是多么不容易了。三十年代初,是旧时清华角逐的鼎盛年代。当年以赋得《梦游清华园记》《我的衣服》等题目而名登金榜的人,现在都已是年近古稀了。

三十年代北京各大学,放暑假很早。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时,各个学校都已放暑假了,清华园中,学生大部分都已不在学校,外省的同学,都已回乡,工学院一部分同学,正在各处实习,如土木系三年级的人,正在山东济宁梁山泊边上作水利实习。还有一些北京有家的同学,都已进城,卢沟桥炮响,抗日开始,当时只说是短暂地离开清华园,暑假之后,便可回来重看西山秋色的人,此时伤心地失望了。清华大学师生们负笈南行,先是湖南长沙,又是云南蒙自,最后在昆明和北大、南开三校组成西南联大,直到抗战胜利复员。

“清华园”走不了,留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敌人一度把她作为伤兵医院,体育馆喂养战马,在明斋、新斋等处住伤兵。在那些年代里,工字厅前的春花,海棠含泪,丁香惹愁;静斋南边荷塘中,菡萏萎谢,翠盖凋零;礼堂的罗马式的圆顶默默地对着燕云;图书馆前白色意大利大理石台阶上,再没有夹着讲义的人站在那眺望西山落日;旧日的工友,不少都住在附近的成府街上,有些没有跟着流亡到昆明,真像圆明园大火之后的宫监一样,见到人就想说说昔日的繁华,成府街上的各种小铺、小饭馆、洗衣局、奶子房,怀念着熟识的主顾。成府街上,开始还有“燕京”的人,后来“燕京”的人也没有了,真是寂寞了。

沦陷期间,城里的人不再谈清华园,似乎把它忘了,没有这个地方了,但没有忘了清华,不但没有忘,而且时时在思念她。只是“清华、燕京好通融”的话,此后真成为历史语言了。

梅贻琦校长

1946年的清华大学“二校门”(现为重建)


文化古城时期的北大,蒋梦麟做校长,做了不少事,但后来专做官去了,胜利后未再回北大。而文化古城时期的清华,人们要思念它的校长梅贻琦氏。他本来是清华教务长,一度赴美任清华学生留美监督处监督。一九三一年归国任清华校长,直到一九三七年。在大动荡的局面下,为清华在教学、科研、学风、人才等方面创造了极为辉煌的成就。开创了“教授治校”的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了教授的智慧和作用。他在就职演说中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迄今仍为人所称道。抗战胜利,“清华人”又回到了清华园。梅贻琦校长也回到了清华园。一别九年的清华园,又是水木明瑟,花柳宜人,闹闹嚷嚷,弦歌不辍。直到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梅氏去了台湾,在新竹又办起了一所清华大学,有人喻之为“一水分流”,探本寻源,从一九一一年建校到今年已经是七十多岁了。

如果“清华”是个人,那当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者,但是她是一所学府,“水”涓涓而不息,“木”欣欣以向荣。正如二六级校友赠给母校那幅大匾上所书的四个大字“人文日新”,她是永远不会老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遥想现在清华园中欢蹦乱跳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如果同第一代“清华人”现在还健在者相比,那足可以作他们的曾祖父了吧。

清华的毕业生,估计应不少于五万人,可说遍及世界各地,最早的老前辈,如以年龄计算,都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不知现在几位姗姗玉骨,犹驻人间?在此向他们寄以遥远的祝福吧!二十年代的“清华人”,现在都是八十岁的老人了,还有不少健在者,而且有的人还在那里工作呢。如陈岱孙老先生即其中之一。他一九二○年毕业于清华,现任北大经济系主任,几年前,北大还为他举行了任教五十四周年和八十寿辰的庆祝会。此外,科学院副院长周培源,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赵访熊也都是二十年代的清华毕业生。

三十年代的清华人,那就更多了,算年龄,年纪大的,七十来岁,年纪小的,只有六十多岁,至于六十岁以下的人,那在清华校友中,还是小弟弟呢。说清华的校友中人才济济是当之无愧的。著名的学者、教授、科学家很多。科学家如竺可桢、段学复、叶企孙、萨本栋、钱三强、张子高、杨石先、梁思成、钱伟长、吴仲华等,文学家如洪深、闻一多、曹禺,语言学家王力等,都是大名鼎鼎、卓有成就的人物。此外,一些知名的学者如熊庆来、华罗庚、马寅初、朱自清、吴有训、陈寅恪、钱学森,美国的赵元任、李政道、杨振宁、林家翘、陈省身、任之恭也分别是清华各期学生或培养的公费生、资助生。清华的成就及其贡献之大,在中国各学府中,可说是无与伦比的。

水木清华七十余年中,文化古城时期曾是它的一段值得怀念的金色时期,这金色的旧梦,留在多少人的记忆中呢?荷塘的月色,西山的晚霞,工字厅前年年春天烂漫枝头的海棠和丁香,永远留在旧梦中吧。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实  拍  图

实拍图1

实拍图2

实拍图3

实拍图4

实拍图5

实拍图6

实拍图7

实拍图8

实拍图9

实拍图10

实拍图11

实拍图12

实拍图13

实拍图14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聚珍文化,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全新文化品牌,致力于“传统思想现代化,古典内容时尚化,古代趣味雅致化”。聚珍传统,走向光明之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