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坊丨《燕京乡土记·岁时风物略(图文精选本)》

文化   2024-11-20 17:00   广西  


邓云乡,一位曾经被低估了的文史大家
虞云国 陈子善 江晓原 陈引驰 
周立民 严晓星 联袂推荐
活色生香,带你回到烟火四溢的老北京


书 名:《燕京乡土记·岁时风物略(图文精选本)
著 者:邓云乡
丛 书 名:邓云乡集
书 号:978-7-101-16738-2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定 价:69.00元
开 本:32开
装 帧:布面精装带腰封
字 数:150千字
页 码:344
CIP分类:I267
主 题 词:邓云乡;北平;北京;燕京


上架建议

北京风土/传统文化/大众读物/文化随笔

编辑推荐


1.杂学家邓云乡记述旧京风俗经典之作。邓云乡学问之富,有“满腹学问,撑肠万卷”之评;学问之“杂”,被周汝昌称为“历史杂学”。他写北京掌故,绝不浮光掠影地说旧事,而总是要寻出其源流和文化底蕴,既言之有物,更言之有据,使读者建立起史的概念,获得文化上的理解。


2.以雅隽之文字,道凡俗之物事。一件俗事,一经作者雅隽文字的“点化”,便雅致可人。如书中写白云观燕九节,标题作“燕九春风驴背多”;写过年祭灶,题为“黄羊祭灶年关到”。又如晒衣物,不过是生活俗事,作者却能联想到《帝京景物略》中宫里晒銮驾和“民间亦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敝缊”的雅文。


3.精审精校,增补40余幅配图。于《燕京乡土记》历年版本中小心对比诸版异同并校订讹误,于繁征博引的文字中查核文献并改定谬误,于雅隽萧散的语言中细读慢览并拾遗补缺,同时增补40余幅图片,可谓名副其实的“图文精选”。


内容简介

民俗学家邓云乡以他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的角度,生动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风土民俗画卷。书中内容丰富,文笔富有情致,寄托了老一代学人浓浓的乡愁。

作者简介




邓云乡(1924.8.28—1999.2.9),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红学家。1936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因工作调动定居上海。撰写了多部有关旧京遗事、燕京风物、北平民俗等方面的作品,被谭其骧先生称为“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同时,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以着重生活风物、服饰饮食等考证著称,更因《红楼风俗谭》一书成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的民俗指导。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宣南秉烛谭》《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草木虫鱼》《云乡话食》《云乡话书》等,均已收入中华书局2015年版《邓云乡集》。


专家推荐

虞云国:

文史大家邓云乡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久寓文化古都,交游耆旧名宿,历经世变沧桑,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学殖深厚,腹笥丰盈,出入古籍今典,融会目睹亲见,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谙通于饮食厨馔之道,红楼说梦不啻独张一帜,燕京谈往堪称如数家珍,独运妙笔,撰为美文,砚耕勤奋,著述宏富,不仅见重于学术圈,而且驰誉于读书界。为契合当下阅读风尚,特选其集中引人入胜的文章,插配与行文相映成趣的图像,推出图文精选系列的《邓云乡集》。涉及的专题雅俗共赏,说掌故娓娓道来而见著者才情不凡;适应的对象少长咸宜,长知识应接不暇而令读者开卷有益。


陈子善:

邓云乡先生是我敬重的文坛前辈。在我看来,邓先生热情诚恳,尤其关爱后学。而他的文字和他的为人一样,清澈坦诚,不板着面孔,不居高临下,而是娓娓道来,真切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平等地与读者朋友交流。邓先生是北方人,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他著述丰硕,其中相当部分就是写北京的。他迷恋北京四合院,在他笔下是那么生动鲜活,充满烟火气;他又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写《红楼梦》的书一本又一本,开了深入考证红楼风俗的先河;他还费了不少心血,以鲁迅日记为线索,旁征博引,写下了《鲁迅与北京风土》,填补了鲁迅研究的一个空白。……总之,若说邓先生是独树一帜的掌故家、散文家、红学家,决不是过誉。


江晓原:

邓云乡的文化随笔,学养深厚,题材广泛,心态平和,文笔隽永,广受好评。作者虽信马由缰,拉杂言之,读者仍兴味盎然,读之忘倦。其著作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凡17种,卷帙颇繁。此次中华书局推出图文精选本,自每种中精选内容,小册在手,图文并茂,阅读弥增快感。读其书,长知识,广见闻。作者于帝京风物,尤多留意,沧桑之感,时见笔端……


陈引驰:

邓云乡先生笔耕不辍,多为短章,汇聚成书,转成宏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作特点,加上他的文字质朴而有味,读者开卷有益,任意翻开一页,便能乐而忘倦地看下去。更重要的是,邓先生对于北平旧日的风物民俗,极为熟悉,这种熟悉,既由时时留心文献而来,也缘自早年的生活体验和终其一生的念念不忘;他许多有关《红楼梦》的文字,秀出时贤之处也正在风俗方面——通过邓先生的文字,我们很容易进入具体、可触的生活场景中,无论这种生活场景是真实历史的,或是文学虚构的。


周立民:

邓云乡学识广博,天文地理、节令习俗、红楼鲁迅,无所不谈,每谈无不兴味盎然。有人以“红学家”“民俗学家”称他,相对那些标准的学术著作,他的文字几乎都是学术随笔,读惯了那些模式化的高头讲章,邓先生的文字融化了学术的块垒,从细处见大学问,别开生面。于是,旧京的衣食住行、春夏秋冬、习俗礼制,在他的笔下都复活了,对旧京及其文化的依恋,使其文字有情感润泽,落入当代人心间亦不隔膜,反而有春风化雨的感受。此时,我们又会发现,邓云乡所讲没有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关于生活文化的叙述,它让我们对自己最为熟悉的生活有了重新打量和认识的契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品味、享受,不应当只停留在物质、欲望的层面,还应有更高的文化认知和感受。——邓云乡的作品无疑是引导我们重识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好最难得的读物。


严晓星:

邓云乡先生有着多重身份,红学家、散文家、美食家等,而我最看重是掌故家。他跋涉在连接传统与当代的特殊年月,“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就在掌故中穿梭,与掌故生活在一起,万物皆成掌故。学识渊博,文笔又极好,春雨青灯,水流云在,旧家气息,时代沧桑,无不摄入笔底,激起一代代读者的心头微澜。


目      录




万象又更新

燕九春风驴背多

春风吹大地

端午小景

入夏数伏

夏雨雨人

夏虫京华梦

乞巧月令篇

都城锦绣秋

重阳话到小阳春

数九坚冰至

冰嬉今昔谈

黄羊祭灶年关到

花胜遗风

春风忆童心

春讯报芳情

燕山花信谱

鸽铃入晴空

女孩儿节令

夏之儿歌

老树茶烟

街头夏景

长安一片月

斗蛐蛐之趣

三冬乐事

腊鼓声声

干干净净过个年

糖瓜到饽饽

福禄寿喜

闹元宵

龙抬头

夏之梦

秋之思




精彩章节


长安一片月
中 秋
北京旧时过八月十五中秋节,有一样外地没有而最招孩子们喜爱的怪东西:兔儿爷。这又像是玩具、又像是“神灵”的怪东西,凡在北京度过童年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江宁夏仁虎老先生《旧京秋词》道:
银枪金甲巧装排,扑朔迷离总费猜。泥塑纸糊儿戏物,西风抬举上高台。
诗后自注道:“中秋,儿童玩具曰‘兔儿爷’,其雌者曰‘兔儿奶奶’,识者所嗤,然愚民或高供以祈福焉。”
这是一种什么玩艺呢?简单地说,是一种泥人玩具。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一种用模子脱出来的、人身兔面泥俑玩具。脸上红白相间,也十分漂亮。说是“兔脸”,也不完全是兔子的样儿,而是人脸,只是嘴是“兔唇”,画成一个红色的三叉形。另外上面有两根大耳朵,做成一个银枪金甲红袍的坐像。兔儿爷有大有小,最大的三尺多高,小的也有四五寸高。有一种嘴唇做成活络的,空心中有线可拉,拿在手中玩,一拉中间的线,嘴唇就乱动,十分好玩,叫作“刮打嘴兔儿爷”。这个名称,不要说在外地,恐怕在北京,也很少有人知道了吧。做得最讲究的兔儿爷,面部贴泥金,背后插彩绸护背旗,像戏台上的武将一样,颇为威风。
兔儿爷

我常常想,历史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创造家,都很值得人佩服,是谁别具慧心,创造出这么好玩的兔儿爷呢?它的来源似难详考,但在明代就有了。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记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纪坤是阅微草堂的先人,这条记载,朱彝尊编《日下旧闻考》并未采入。整补所引还是《帝京景物略》的记载,只有“月光纸”,上面“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尺,大者丈,工致者金碧缤纷”。我想最早创造做泥人兔儿爷的,大概就是照这“月光纸”上的像塑的。这自然会大受孩子大人的欢迎,因而越造越精,越流传越久,就演变成为历史风俗。《燕京岁时记》也详细记载了当时兔儿爷摊子云: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最后一句,是针对当时陋俗“相公”说的,现知者寡矣。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得极为热闹。摊前簇拥着孩子们。但是孩子们看着高兴,大人们却不见得高兴。端午、中秋、除夕三大节,中秋好过,而还账却是艰难的啊!因为当年平时生活日用,都是赊账,要到节下集中还账。中秋是大节,一夏天的账都是要还的。道光《都门纪略》杂咏道:
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
人们看到满街摆出兔儿爷摊子,不免都发愁如何还账了。这首诗是很生动地写出了当年北京中秋节近的街头风光的。
清人都门竹枝词中说到兔儿爷的也很多,比较早的,为乾隆乙卯,即六十年(一七九五年)杨米人所写。诗云:
团圆果共枕头瓜,香蜡庭前敬月华。月饼高堆尖宝塔,家家都供兔儿爷。
诗中说得十分明确,其时去《红楼梦》时代不远,而《红楼梦》中却未写到供兔儿爷的趣事,不免也有些遗憾了。
创造这个怪玩具的是谁,我虽然不知道,但我总感到它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杰作。真是的,那金盔金甲、骑着老虎、大长耳朵、白面红唇、背后插着纛旗雄踞街头的兔儿爷,配上盛开的鸡冠花,多么招人喜爱呢!孩子们有时却唱道:“我看你嘴又豁,眼又斜,好像八月十五的大兔爷……”兔儿爷好玩,但人像兔儿爷则可厌了。
前引夏仁虎先生的《旧京秋词》,写于抗战那年秋天。所谓“儿戏物”“上高台”,诗人微旨,是对当时汉奸上台的辛辣讽刺。

供 月
在人类生活中,想象的东西,有时候比实际的要美丽得多。“阿波罗”飞船,把人载到月球上,那里是死寂的一片,并不美丽;但在我们的想象中,却是美丽的嫦娥、玉兔、桂树、广寒宫殿……五十多年前,有一年的八月节,在北京一条胡同中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母亲把一张高桌,摆在北屋台阶下面,斜着向东南方向,桌前系上桌围,桌下铺上红毯,供上“月光马儿”(即印有“太阴星君”“月光遍照菩萨”的神纸)、“兔儿爷”、鸡冠花、两盘月饼、一盘水果,鸭梨、葡萄、沙果,半个西瓜切成花牙形,也放在盘中,摆上“五供”。蜡扦上点上两支四两重的红蜡,烛影摇红,花团锦簇,一切布置就绪之后,差不多已经快晚上七点钟了。这时小院中夜凉似水,碧天无云,少焉,一派寒光由垂花门东南角处冉冉升起,整个院落沐浴在“纱幔”中了。
“秃子,快来,给月光菩萨磕头!”这是母亲在院子里叫呢。“我不磕,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我在屋里桌子前面,看着盒儿中那摆供剩下的月饼舍不得走开。“什么男的,女的,你胎毛还没有褪干呢……还不给我快来!”
“哎,我穿上大褂就来。”于是我穿上那件小小的月白竹布大褂,来到院中台阶下,站在红毯上,来行“祭月大典”。先上三炷香,拿好香,就蜡台上点燃,捧着一揖到地,插在香炉中,然后又一揖,接着拿起“黄表”,点着一角,捧着跪下,快要烧完时,扔在地上,奠过酒,一缕青烟,直上遥空,这时伏下磕三个头,然后站起来再一揖,便礼成了。这时大家回到屋里分月饼,分果子,弟妹等都一人一盘。两个“自来白”,两个“自来红”,一个苹果,一嘟噜葡萄,隔着玻璃窗、竹帘子,望着月亮越升越高。月亮中的黑影,难道真的有嫦娥吗?有玉兔吗?
拜月

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调是美好的。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种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风俗,似乎应该和纯属迷信的东西区别开来。《帝京景物略》云: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其美好的情调和祝愿,不在于向天边的明月焚一炉香,奠一杯酒,而在于望着天涯的明月,万里的遥空,向远方的亲人致以含着思念泪水的、温馨的问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此一意境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又一意境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又一意境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则又一意境也。但无一不与远人有关,不与团圆有关。多少人童年祭月的梦像烟一般地远了、淡了,而那希望花常好、月常圆的感情并不淡,也不远。
北京谚语云:“八月十五云遮月,第二年来雪打灯。”盖言八月十五如果是阴雨天,明年正月十五也往往是落雪天。不过北京秋高气爽,八月十五中秋节,往往是晴天比较多的。长安街头的皓月,常常像银海般地洒向街头,衬着华灯绿树、凤阙龙楼,和那流水般的车辆。古老的唐诗,“长安一片月”,在今天,又有了它的新内容、新气派。
不过任何佳节,总是希望在祥和、宁静、宽裕的岁月中度过,一遇战争、动乱,那就一切都完了。仲芳氏《庚子记事》是日记云:
今日中秋佳节,瓜果、月饼、钱粮纸马、鱼肉荤腥皆无卖者,遭逢乱世,人在倒悬之间,何有心肠庆贺中秋……
当代的中国人,读了这样的记载,是感慨万端的,岁数大一些的,谁没有几次惊慌恐惧,命如倒悬的中秋记忆呢?说来话长,不必多说吧,但愿今后不要过那样的中秋节!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版式图5


实  拍  图

实拍图1

实拍图2

实拍图3

实拍图4

实拍图5

实拍图6

实拍图7
实拍图8
实拍图9

实拍图10

实拍图11实拍图12实拍图13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聚珍文化,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全新文化品牌,致力于“传统思想现代化,古典内容时尚化,古代趣味雅致化”。聚珍传统,走向光明之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