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3岁儿童不幸溺水身亡。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看了监控发现,这是一个人疏忽大意下的“人祸”。
在公布到网上的监控视频中能看到,孩子当时正与爷爷在家门口活动,他独自一人玩玩具,爷爷坐在椅子上看手机视频。
当孩子发现玩具弄脏了,在小水坑里清洗没有变得更干净,他准备去河边清洗玩具。
他叫过大人一起去,呼唤着老人去河边清洗玩具。
老人低头看着手机,充耳不闻,嘈杂的视频声音已经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神。
年幼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喊着爷爷一起洗玩具,连续喊了五次得不到回应,他独自一人去了河边。
最终,玩具在水面上漂浮着,河边再也无法出现小男孩的身影。
这本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意外。
在孩子洗玩具的时候,老人曾抬头四处张望,但他没有注意到孩子此刻正陷入危险之中,而是继续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
被质问时,他却反驳:
“我当时(鬼)上身,根本没听见孩子叫我,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玩手机!”
“他不懂事自己要去水边,这是他的命!”
倘若他当时能不那么专注看手机,或许就会注意到孩子的动静。
倘若他中途抬头时能找一找孩子,或许能给孩子带来一份获救的希望。
但他什么也没有做,悲剧到来后,他仍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没有提早发现自己网络成瘾影响现实生活,而是轻飘飘地将错误推在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身上。
一次低头,换来一条生命的悄然而逝。
悲剧发生后,一个词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网瘾老年。
一群“银发低头族”埋首在网络世界里不可自拔,甚至影响到现实生活。
前文所提及的老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瘾老年”,放纵自己沉迷手机。
但这四个字,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
我们熟悉的老人并非是这种模样,我们眼中的他们一般只能用手机完成最基本的接听功能。
上公交的时候打不开乘车码,去便利店买东西也不一定会使用手机支付,还会把录音当录像。
或是抵触使用智能手机的困难,或是生理性的退化,让他们无法应对繁复的手机功能操作。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被称为“被互联网遗忘的人”。
可事实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22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
在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
这意味着两个老人中,便有一个人能上网。
同时,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从2019年起中国便有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上网超10小时。
在一部分老人苦恼于如何使用手机和家人视频通话、如何控制遥控器看智能电视时,另一部分老年人早在网上积极冲浪。
他们是努力拥抱新时代的老人,在网络上与年轻人互动,了解最新的资讯。
和年轻人一样爱看短剧,喜欢打游戏、刷视频。
但小孩子抵不住手机里的花花世界,老年人自然也抗不住手机带来的巨大诱惑。
他们或是无法辨认出AI换脸的真实性,相信网络杀猪盘,以为对方要与自己开展一段恋情,实则是掏空自己所有的积蓄。
或是直播间里的常客,被看似“物美价廉”的商品所吸引,在主播的积极推荐下,买了一个又一个不实用的东西。
年初堂姐回老家过年时,便在公婆家搜出了一堆婆婆从直播间里下单的东西。
快递堆满了家里,拆出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两三百块钱自带证书的珠宝玉石、几十块钱的三无小家电,生产日期不知道何时的冷冻鸡翅……
对着一抽屉花里胡哨的项链手链,孩子看了万分惊喜,她看了越发绝望。
前几个月买的几百块钱品牌电饭煲藏在楼上积灰,老人买的三无小家电正在厨房煮着饭。
面对儿女们的不理解,婆婆坚信这是主播“送给家人们的福利”。
好话坏话都说尽,老人充耳不听,如今只能买一批扔一批。
当儿女拦不住,老年人对网络越发上头。
网友发发曾在网上感慨,不理解为什么老年人网瘾那么严重。
她家有两个沉迷网络的老人,一个是她妈,一个是她爸。
当她回到家时,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情景:
两个老人躺在床上各看各的手机,互不交流,自顾自戴着耳机津津有味地看着短视频。
爸爸可以起早贪黑玩手机,只要醒来便是机不离手,眼睛看得累了,便投屏到电视上。
妈妈则深爱那些婆媳之争、丈夫出轨的家庭伦理视频,时常将自己代入到主角身上,看着糟心剧情愤愤不平。
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不是没有副作用。
妈妈晚上睡觉关灯后总会看一会手机,让她开灯呢,她觉得开灯睡不着。
让她关掉手机呢,她也不乐意。
如此频繁的熬夜,开始有了头疼的症状。
当发发以此劝说她少玩手机的时候,妈妈却始终不觉得是过度用手机造成她这些不良身体反应。
多次劝说无果之后,发发开始听之任之。
却没想到,父母这网瘾开始传到了年仅一岁多的女儿身上。
爸爸会趁她不在,偷偷地将手机平板塞到女儿手上,鼓励孩子上网。
被父母背刺的发发开始对父母失望,阻止女儿对老人的亲近。
“我感觉他不需要什么天伦之乐,只需要手机在手,小视频给他带去的快乐比现实生活多得多。”
人至中年,要阻止孩子玩手机,也要老人沉迷手机。
可阻止一个老年人,要比阻止一个孩子难得多。
孩子会屈服于父母的权威,老人能借着长辈的权威,拒绝沟通。
每当这时,会有人说老人孤独了,才会爱上网络里的世界。
在中年人不得不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奔波时,老年人在空闲的退休时间,缺少有效的陪伴。
或是做起了空巢老人,在日复一日的寂静中,等待子女归家的那天。
或是给子女带娃,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
但在牙牙学语的孩子面前,内心的寂寞也无处诉说。
这时,手机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孩子”,让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
这是寂寞,同样,也是老去之后的无所适从。
步入老年的他们从社会工作中沉默退场,只留下一副“不中用”的身体,一个无人问津的身份。
生活不再需要他们,而他们需要手机去填补心理慰藉。
在手机中感受年少时因为忙于生活,未曾经历的新奇体验,证明自己能跟得上时代,不是被抛弃的老人。
年老的他们,要在网络里再年轻一次。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播出时,网友爱上了剧中可爱洒脱的文秀奶奶。
她患有老年痴呆症,喜欢吃东西,会趁着孩子们不在,在帐篷里偷偷吃火腿肠。
一听到孩子回来的声响,便躺在床上装睡,把剩余的火腿肠全部塞在嘴里。
但奶奶的快乐洒脱背后,是数十年无处排解的寂寞。
喜欢看武侠剧,因为年轻的时候过得苦。
每当看到武侠剧时,她便能幻想自己是一个闯荡江湖的侠女。
她会拿着蒲公英眺望远方默默思索,摆弄着绳子的时候,又会突然问孙女一个问题:
“寂寞,秀儿,你不觉得闷呐。”
即使有着家人陪伴,她依旧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因为家人总有事情要做,而离开了家人,她依旧孤身一人。
那些过往无处诉说,当下的渴求无法被满足。
朋友的父亲前几年热衷于在网络上唱歌,和一个又一个陌生人合唱,互相给对方点赞、评论。
他也不懂为什么唱歌会占内存,只知道手机卡了,得买内存更大的新手机接着唱。
朋友提意见,他便反驳:
“好不容易供你们上完学了,我找点爱好不行吗?”
这一句话的背后是一个少年被迫长大,临到老时,重拾儿时的梦想。
在独自老去的路上,老人想要看到沿途与前半生不同的风景。
网络让他们得以解放,在为别人付出的一生中找到自己。
但这条路上充满着分叉口,只靠他们自己只会走上迷途。
需要家人的引导,让他们能有时间走出网络,回到线下。
当朋友发现父亲喜欢的是唱歌,而不是上网之后,便主动给父亲买了一套设备,鼓励父亲找来好友一起聚会唱歌。
父亲的注意力从线上回到了线下,还发展了和好友们出去旅游的爱好。
倾听他们的心声,而不是让他渐渐活成陌生人的样子。
喜欢购物,便和他们一起讨论怎么购物退货,懂得“剁手”,更要及时收手。
喜欢看剧,便和他们一起讨论剧情,从对剧情的讨论中,转移为与家人的互动交流。
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合理规划时间。
老年人爱上网,爱的不过是那份置身其中的参与感、获得感。
当我们真正了解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才能帮助他们放下什么。
点【在看】,愿我们都能放下手机,把生活还给自己。
你们是否机不离手呢?身边是否有这样的“网瘾老人”?
长时间沉迷网络是否给你带来了什么困扰?你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欢迎到留言区里和我们一起聊聊,分享你如何放下手机的经历吧。
全文完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