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流感及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咳、痰、喘」挑战
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率高于成人。不仅如此,儿童流感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也更高,易引起肺炎、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哮喘的急性加重,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2]。
咳嗽、咳痰、喘息均是流感及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3-4]。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异物,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呼吸系统感染可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持续刺激气道感受器,从而引发剧烈或长期咳嗽,严重影响儿童及家庭生活[3]。
儿童咳嗽反射较弱,当痰液在病理状态下产生过多时,常常难以有效排出。这种情况下,痰液积聚可导致气道阻塞,引发气体交换功能障碍、通气与灌注比例失调等异常,进而造成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此外,过量的痰液还可加重肺部病理改变,诱发继发性感染,并与气道炎症和阻塞共同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削弱抗菌药物气道内的抗菌效应[3]。
感染与儿童喘息的出现也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及其带来的痰液增多不仅是引起儿童喘息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哮喘严重发作的诱因之一[4]。
因此在儿童流感的管理中,除了针对性地抗病毒治疗外,对于咳、痰、喘的对症治疗同样不可忽视。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与合适的给药途径,都是提升儿童流感及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3-4]。
雾化吸入治疗:安全性良好且高效的气道管理选择
雾化吸入疗法因具有主动持续释雾、可多药合用以及使用时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低等特点,更适用于儿童。目前已成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缓解急慢性呼吸道症状的主要手段[5-6]。
与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拥有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特征[5]。
能将药物直接送达气道或肺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是雾化吸入治疗的最大优势。肺泡表面为全身药物的吸收提供了低酶环境,可避免药物被胃肠道或肝脏的首关效应破坏。而且通常雾化给药所需剂量较小,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起效时间短,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也更加少见[5-6]。对于糖皮质激素这类主要发挥局部药效的药物,还可满足在气道黏膜表面停留时间短、血浆半衰期短和局部组织滞留时间长的治疗需求[6]。
儿童流感及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选择
流感相关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多种均在雾化适应症内,如哮喘、婴幼儿喘息相关疾病(如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5]。根据儿童的疾病与症状,可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控制均推荐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时推荐与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SABA)联合,或必要时使用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长期控制必要时也可使用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5]。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等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不仅有助于哮喘发作的缓解,还可防止疾病进行性加重[7]。在药物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全身激素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及使用方便等优点[5]。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消除非特异性气道炎症、 改善通气、 恢复肺功能的重要措施,联合 SABA 与 SAMA 可有效解除痉挛、舒张支气管[5-7]。
祛痰药在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可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应用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8]。
对于已开具雾化治疗处方的患儿,家庭中如备有雾化机,可推荐其根据处方并遵医嘱为儿童在家里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家庭雾化不仅可帮助家长节省时间与交通成本,还可帮助患儿避免医院交叉感染、弥补医院资源不足等[9]。
审批编码:CN-150701,过期时间:2025-12-26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可用于推广目的。
内容策划:杨兹
内容审核:梁思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