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节日·腊八节】“浓情腊八,喜迎新年”——让传统民俗走进幼儿园

文摘   2025-01-06 13:11   四川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伴随着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我们迎来了腊八,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腊八节,让孩子们了解节日文化,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什么是“腊八节”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俗称“腊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全国人民的传统,也是非常讲究的习俗,和家人吃着香香的腊八粥,聊着越来越近的有关过年的话题,冬天也是温暖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腊八节吧!

腊八粥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三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诗词


     腊八节,在这个这‬新旧交替‬美好时节,文人墨客自然也‬不会吝惜笔墨。中民华‬族共同美的‬好情感多被‬样化的付笔诸‬端,藏诗于‬中,加以传承,今带天‬大家一同去品位,古词诗‬里的八腊‬节。



    传统节日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即教育”,我们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多角度、多感官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愉快和祝福,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智慧与传承!


编    辑|coco

一审一校|coco

二审二校|吕  梅

三审三校|雷亚琼


拉萨明珠大地幼儿园
拉萨市城关区明珠大地幼儿园,是在大地幼教机构支持下并独家管理的园所,位于色拉路87号生态雪域明珠园内,我园将为3---6岁的宝宝提供优质保育教育。欢迎您的孩子成为大地宝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