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源是百日咳嗜血杆菌。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如未经适当的治疗,病程可达2~3个月以上,所以有“百日咳”之称。
Q
百日咳的主要特征
一连串的、反复的痉挛性咳嗽,并有深长的鸡鸣样回声。
Q
百日咳的传播方式
Q
百日咳的三个阶段
Q
百日咳与感冒的区别
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人士诊断,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Q
百日咳预防方式
预防接种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率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及时诊断和隔离
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程度剧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充血,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应主动前往医院。确诊后要及早隔离,切断传染源。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提高抗感染能力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适当增加鸡肉、鱼肉、豆制品、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补充维生素
促进抗体形成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百日咳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橙子、草莓等水果,可以增强免疫力;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蔬菜,可以保护呼吸道黏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种子等食物,可以抗氧化、抗炎。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使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居室通风,在传染性病原体较多的环境里注意清洗鼻腔,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
特别提醒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百日咳”要咳一百天,一百天后就会自愈,即使治疗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而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其实,“百日咳”如果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得当,完全可以缩短病程。但如果放任不管,轻则会咳嗽两三个月,导致面目浮肿、脸色青暗,重者还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并发肺炎、脑炎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Q
感染后如何处理
如果家庭中已经有感染疾病的患儿,为了避免家庭内的交叉感染,家长要这么做:
1.发现患病的患儿要马上隔离,不要再接触其它儿童。
2.患儿的餐具、牙具、等要专人专用,使用前后均要充分清洗,煮沸消毒。
3.患儿的玩具、被口水、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家具、地板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
4.宝宝的排泄物要妥善处理,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
百日咳居家隔离措施
1.要及时隔离4—6周。在家中最好让患儿单独居住一个房间或一个角落;防止不良刺激,如风、烟、劳累、精神紧张等。
2.多给患儿喝温水,多休息有助于病症治疗。
3.患儿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但又要防止感受风寒,衣被勤洗晒,保持清洁。发病后,患儿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对夜间咳嗽影响睡眠的患儿,可酌情给予药。
4.注意饮食调节,要保证每天热量、液体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给。做到少量多餐,随时补充,选择细、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宜吞咽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食。不宜吃生痰和上火的食物,比如:各种各样加工的甜点零食糖果饮料和奶制品及荤菜荤汤和油腻的食物。
一旦出现咳嗽时间长,咳嗽剧烈还是尽早就医。让专业医生们来帮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