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 · 荣程人话“春节” | 粘豆包、大秧歌,浓浓的春节记忆

民生   2025-01-30 08:20   天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去年底,“春节 ——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这一古老节日在世界范围内焕发新的光彩。从“中国年”到“世界非遗版中国年”,我们更加自信,年味儿也在越来越浓。


荣程家人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带着各自家乡独特的年味和温暖的故事。无论是北方的雪乡还是南方的水乡,无论是东部的繁华都市还是西部的壮丽山河,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春节习俗和浓厚的人情味。春节期间,我们特意开设“天南地北•荣程人说‘春节’”栏目。在这里,我们将一起分享那些关于团圆、祝福与希望的美好瞬间,探索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春节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跟随荣程人的脚步,穿越时空的距离,体会那份熟悉的家的味道,感受那份来自心底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共鸣,共同迎接一个充满温情与欢乐的新春佳节!


讲述人:梁立娜  家乡:辽宁喀左

我来自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一个位于辽宁、河北与内蒙古三省交汇的独特之地,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聚集地,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宝库。这里最为著名的景点包括喀左龙源旅游区、龙凤山景区以及浴龙谷温泉度假区。而喀左的紫砂陶器闻名遐迩,其历史可追溯至红山文化时期。家乡的春节也有很多说头,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粘豆包和东北大秧歌。每逢春节回家,必吃粘豆包,必看东北大秧歌。

除夕那天,我们人还没到家,软糯可口的粘豆包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口粘豆包,是很多东北人忘不掉的家乡味道、放不下的思乡情怀。到了家,那锅热气腾腾的粘豆包啊,正散发着浓浓的黄米香,让远离家乡的我感受到那份独有的温暖与归属感。屋里还有人准备着第二锅粘豆包,和面、包馅、上锅……大家配合十分默契。


“就知道你们一定想念家里的粘豆包,这不,几天前就忙着磨米发面,做好准备了,为的就是你们一进家门就能吃上。”母亲迫不及待地告诉我。金灿灿的豆包惹人垂涎,搭配上白糖,香甜可口,这是儿时记忆里的“粘豆包”,也是家的味道,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


家的味道,除了美食,还有秧歌。我的家乡有秧歌闹春的习俗,意味着一年红红火火。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喀左秧歌融合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与传承,既有中原汉文化的元素,又保留着满蒙游牧狩猎的特征,肢体动作铿锵有力,表演风格火辣热情。

在我的家乡,秧歌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文化符号,是一场迎春喜庆的民俗盛宴。整整一个正月,喀左的大街小巷、城镇乡村,满街都是秧歌角色。家乡人用秧歌文化传承着祖先勤劳乐观团结和谐的优良传统,用火热的情怀、激昂的秧歌舞步闹醒春天,祈福新的一年生活多彩安康,事业蒸蒸日上!


欢迎荣程家人到我的家乡来,我们一定会用热气腾腾的粘豆包和大秧歌接待你!我的家乡欢迎你,请为我的家乡点赞吧!

图片来源:喀左融媒


|英文摘要|  Abstract

Spring Festival in the eyes of Rockcheckers: Eat Nian Dou Bao, a kind of bun made of glutinous millet stuffed with red bean paste, and watch the Yangko dance, a rural Chinese folk dance


荣程集团
和谐荣程大家建,美丽荣程共同享。欢迎关注“荣程动态”,关注荣程,关心荣程,共同建设幸福荣程、智慧荣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