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山东省成武县,其隶属于“牡丹之乡”菏泽。这里是中国古代名人伯乐的故乡,县城内至今还有伯乐大街。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动人的传说故事,不仅为成武县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让每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与自豪。
成武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繁衍,秦置成武县。悠长的时间,孕育出了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县内有文亭山、大台、小台等文化遗址,还有刻瓷艺术,这是成武县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武县还有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如斗鸡台、八角琉璃井和龙凤街。
在成武县,文亭湖也是“一绝”。走进文亭湖景区,辽阔的水域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湖中心是一座充满古风古韵的公园。湖边有拱桥通向湖心,桥中廊道上悬挂着一副大气磅礴的对联:“满湖烟色无双地,十里春风第一池”。过了桥,便来到公园。园中假山怪石点缀其间,亭台轩榭错落有致,曲径草坪相映成趣。站在公园四望,湖面水光潋滟,游船穿梭。夏夜,这里更加热闹非凡。一湖灯光勾勒出如剑楼阁,美轮美奂。音乐喷泉是此时人们的焦点。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高音时水柱冲天而起,落下时如骤雨般倾泻而下。观众们欢呼雀跃,都被这绚丽多彩的景象所吸引,成了夜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
成武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良辰美景,春节期间更是热闹非凡,浓浓的乡情亲情牵绊着每个人的心。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各色美食饱口福,新衣服穿在身,鞭炮声中欢笑不断。长大以后,过年的记忆更多是亲人团聚、走亲访友,那份忙碌中的温情令人难忘。
在这里,从腊八开始,年味渐浓,大家都会吃枣米饭。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请灶神,祈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家里开始忙里忙外,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年。腊月二十五是最后一个大集,人们纷纷前往采购年货,恨不得把集上的东西都搬到家里去。街上挤得水泄不通,最后都满载而归。腊月二十八发面蒸馒头,面发得好,蒸出的馒头就又大又白,宣宣腾腾,预示着来年越兴旺发达。小时候最爱刚出锅的白面馒头,那样香甜。除了馒头,还会蒸枣花馍、枣包子和菜馍等。二十九要炸丸子、炸藕夹、炸鱼等,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大年三十是最重要的。首要就是包饺子,猪肉馅儿的,三鲜馅儿的,素馅儿的,那些味道烙印在记忆深处。这一天,还要挂年画、贴春联、挂灯笼,家家户户装扮一新。好多人家都把福字倒着贴,人们见了就说:“你家的福到了!”可不,新年可不福到了,听着顺耳,图个吉利。年轻后生们喜欢在除夕傍晚聚一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就多了,有传致富经的,有打听高工资岗位的,过年后就想多挣点钱,想着一年更比一年好。
除夕一过,就是新年。大年初一,不到五更就起床放鞭炮、下饺子。吃过饺子,就要给父母磕头,感谢养育之恩,然后走街串巷,去给长辈拜年磕头,以示尊老。初二开始,就是你来我往走亲访友的日子。带上礼物,去亲戚家说话,吃饭;亲戚朋友来了,也要好生款待。就这样常来常往,加深亲情友情。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变迁,许多亲戚渐渐疏远,偶尔相遇,恍若隔世,令人感慨万千。
几乎整个正月,成武县的城里乡村,都在走亲访友,赶大集看大戏。这里的戏曲文化氛围浓厚,你方唱罢我登场,铡美案,卷席筒,七品芝麻官,刘墉下南京,穆桂英挂帅等。传统的家乡戏文化,传承着真善美,唾弃着假恶丑,传递着家国情怀,纯朴的民风,一代一代,打骨子里就喜欢。当然也少不了流行歌曲,与传统戏曲相映成趣。开心的锣鼓、喜庆的歌舞、欢腾的节奏,新的一年就这样在祝福中开启,在热热闹闹中续写,昭示着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份喜悦与期盼,正是春节带给每个人的珍贵礼物。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成武县做客,我带你游文亭湖,观伯乐相马,探寻古文化遗址,逛龙凤街,看大戏,欣赏刻瓷艺术,品美食饺子,尝美酒……鲁酒不醉人?不会的,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一定会不知不觉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