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正浓时 | 腊月廿九(除夕):辞旧岁,庆余年

民生   2025-01-28 11:17   天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当日历悄然翻到腊月廿九,在今年这个特别的年份里,它担当起了除夕的重要角色。
我国的除夕,指的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常规情况下多在腊月三十。然而,农历月份大小并不固定,这是因为农历作为一种阴阳合历,需要同时兼顾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一个朔望月的平均时长约为29.53天,所以农历月份有大月30天和小月29天之分。要是当年的腊月恰好是小月,仅有29天,那么腊月二十九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肩负起除夕的使命。这一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丰富习俗,处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每一项活动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除夕这天,从早到晚都萦绕着浓郁的传统习俗氛围,每一项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美好祈愿。

“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发了的面,自然也就要用来蒸馒头啦。因此民谣中也就有了“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的说法,象征着来年蒸蒸日上。发面是蒸馒头的关键环节,发面的“发”有发财、发家之意,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财源广进、家庭兴旺。人们会将发酵好的面团制作成各种形状,除了普通的圆形馒头,还有花卷、豆包等,有的还会在馒头上点缀红枣、核桃等食材,既美观又美味。蒸出的馒头数量较多,足够全家人在春节期间食用,部分地区还会将馒头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分享节日的喜悦。
贴年红”
年红包含春联、福字、窗花、年画等。春联起源于桃符,人们用桃木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驱鬼辟邪。现在,人们会在除夕这天将寓意吉祥的春联贴在门上,增添喜庆氛围。福字倒贴,谐音“福到”,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窗花以其精美的图案,如喜鹊登梅、连年有余等,为家居环境增添艺术气息。年画题材广泛,多表达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
“祭祖”
除夕这天,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缅怀祖先功绩,祈求祖先庇佑。形式因地域而异,有的在家中设立牌位,摆上丰盛的祭品,如水果、糕点、肉食等,全家老小依次上香磕头;有的会前往家族祠堂,进行集体祭祀活动,传承家族文化和孝道观念。
“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全家团聚,围坐在一起,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孩子们在守岁时还能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寓意平平安安。

过去一年的艰辛与疲惫,都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烟消云散。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新年的美好憧憬,珍惜与家人相伴的每分每秒。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还是晴空,都彼此扶持,勇往直前。愿每个家庭都能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安康,所有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所有的付出都能换来丰硕的回报。让我们共同迈向这崭新的一年,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时代记忆平台简介


















弘扬中华文化使命,采用“互联网+文化+旅游+地图+场景+支付”的线上平台模式,将文化保护技艺传承与文旅消费相融合,以大数据、云支付为纽带,链接空间、技艺传承人、公共文化空间、文创空间、产品及服务,助力于打造文旅消费O2O新模式。

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有机结合,在挖掘、传承、保护、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全景式输出优秀文旅产品服务的同时,整合历史、非遗、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物产等资源,搭建以“ 品牌+、文化+、互联网+、资本+ ”为核心特色的数字文旅平台,做大做强文旅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紧抓文旅数字化战略契机,倡导东方审美、塑造国际元素、输出生活方式、引导价值标准,助力推动独具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快速升级。

文章来源:时代记忆

|英文摘要|  Abstract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welcome the new on Spring Festival's Eve


荣程集团
和谐荣程大家建,美丽荣程共同享。欢迎关注“荣程动态”,关注荣程,关心荣程,共同建设幸福荣程、智慧荣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