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近日受访时直言,他对特朗普政府能否与中国达成任何意义重大的协议,从而化解所有棘手的中美分歧表示怀疑。他认为,特朗普应采取积极竞争的策略,同时务必探寻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寻求合作的契机。
沙利文断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势在必行!任何阻碍都无法合理化。
即将卸任的沙利文顾问为特朗普总统留下了重要的战略遗产,其中包括:持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从而在与俄罗斯谈判时掌握更有利的主动权,争取达成对乌克兰公平的协议;同时,他还建议利用俄伊两国实力下降的契机,积极争取更多外交上的突破,为美国创造战略优势。
说白了,特朗普的商人本性让他笃信:持续的强硬姿态,就能迫使中国签下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巨大利好协议”。
沙利文指出,单纯的强硬路线并非良策,对华政策应在“负责任地管控中美竞争”的大框架下,审慎寻求与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合作共赢,方能收到理想效果。
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美国对华策略,才是确保自身兴盛的最佳途径。
沙利文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深感忧虑,这既源于他们之间根深蒂固的政治理念冲突,更因那场至今仍挥之不去的贸易战阴影,深刻影响着他的判断。
特朗普2018年对华贸易战的爆发,并非突发事件。在此之前,他已向全球多个经济体亮出关税利剑,欧洲、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都曾被他列入“打击名单”,早已尝到了“贸易战”的苦果。
最终,这些国家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特朗普强势的压力下选择了妥协,或多或少地作出了让步,其背后是实力对比的无奈选择。
2017年,尝到甜头的特朗普自诩其商人思维“屡战屡胜”,直到他遭遇了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2018年3月,他悍然对中国挥起关税大棒,以知识产权为由,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震惊全球。
那看似强硬的姿态下,特朗普却暗藏玄机。他宣布的征税计划,竟留有30天的公众意见征集期,这摆明了是在向中国发出信号:谈判桌在等着你们。
中方若退让,关税危机或许就能化解。特朗普惯用此法,屡战屡胜。他先虚晃一枪,制造紧张氛围,扬言加征关税,再故意给你留出回旋余地,等你妥协后,便顺势撤回威胁,轻轻松松收割战果,既免除了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冲击,又空手套白狼,渔翁得利。
特朗普屡试不爽的“软柿子”策略,这次却在中国的“硬骨头”上碰了钉子。他挥舞关税大棒,企图对中国商品施压,然而中国迅速反击,以同样价值的美国商品予以回敬,针锋相对,毫不示弱。
2018年5月,中美两国剑拔弩张的贸易摩擦,骤然出现转机。双方其实都明白关税战的损害,因此发表了联合声明,承诺携手努力,削减贸易逆差,扩大双向投资,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外交部随即宣布,双方已达成共识,贸易战就此偃旗息鼓,一派和平景象。
五月还未过半,特朗普便出尔反尔,原本承诺的600亿美元商品关税依然生效,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计划额外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再加征25%的关税,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特朗普掷地有声:中国若胆敢反击,美国将奉陪到底,关税战火将越烧越旺!
然而,中国态度强硬,针锋相对地宣布对价值3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以牙还牙,并发出明确信号:美国若继续升级贸易战,中国将奉陪到底,绝不退让。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一切。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让剑拔弩张的贸易战迅速降温,最终销声匿迹,曾经的硝烟弥漫如今已成过眼云烟。
特朗普“美国优先”战略下的对华贸易战,从其自身视角来看,无疑是场战略失误。非但没能迫使中国做出实质性妥协,反而让美国民众为高涨的物价买单,更令本国股市由2017年的强劲增长骤变为2018年和2019年的持续震荡,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形成强烈反差。
沙利文警告说,倘若特朗普重蹈覆辙,再次执政如同6年前般我行我素,历史将惊人地重演,结局依旧是令人沮丧的失败。
他直言不讳,在采访中表达了对特朗普政府能否与中国达成任何意义重大的协议的强烈质疑,认为解决中美关系所有棘手问题的“大交易”恐怕只是奢望。
摒弃特朗普式的“惊天一笔”,拜登政府的沙利文、布林肯及其团队,更青睐与中国保持稳定、高频的沟通渠道。他们不急于签署什么协议,而是致力于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自2022年起,中美两国元首已将年底的G20或APEC峰会变成例行会晤场所。为此,双方高层自下半年起便会积极展开各种接触与交流,为元首会晤做好充分准备。
这场政治角力,并非简单的蓝营胜过红营,抑或反之。民主党与共和党,究其根本,目标惊人地一致,只是在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上,分道扬镳。
特朗普恐怕不会采纳沙利文的意见,但这对沙利文而言,并非坏事。48岁的沙利文,拥有充裕的时间。耐心等待民主党重掌权力,那时,我们就能再次与这位老对手过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