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商报记者王童】2023年度,日本中小学生的“旷课”现象再次攀升。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全国中小学生被判定为“旷课”人数达到约34.6万人,比前一学年增加了15.9%,即约4.7万人。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旷课”学生连续11年增加,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此类新闻一经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针对“旷课”背后的原因、教育制度的缺陷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的探讨。
在日本,“旷课”的定义较为明确。除因疾病或经济原因以外,凡是因其他原因未上学累计超过30天的学生,便被认定为“旷课”。这一标准的设定便于统计和分析,但数据的持续增加却暴露了深层次的教育和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学年增加,“旷课”比例明显上升,从小学到中学,学生逃避学校的情况逐年增加。
日本教育专家指出,这一趋势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从2010年到2023年间,学生旷课人数的增加反映了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家庭环境复杂化、社会竞争加剧、数字化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等,均是导致学生们逃避学校的原因。同时,日本《每日新闻》认为,霸凌事件高发也对旷课情况有直接影响。2023年度,日本校园霸凌事件数量达到约73.3万起,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多。并且其中有1306起“严重事件”,这些事件对学生心理造成了深刻影响,甚至让一些学生选择长期旷课以避免面对压力。
根据文部科学省的调查,学生不愿上学的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没有动力”,其次是“焦虑、抑郁”。具体原因如下:
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
“缺乏动力”成为许多学生旷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低年级学生中,他们对于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投入度较低,特别是那些习惯通过互联网、游戏、社交媒体获取快速反馈的学生,很容易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失去学习的耐心和动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数据显示,心理问题成为旷课学生的第二大原因,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在日本社会中,学生们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导致许多学生难以自我调节。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校内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足,使得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干预。学校与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
在旷课学生中,约13.4万人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辅导或社会支持。这表明学校在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在教育系统内缺乏辅导员的情况下,许多班主任难以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社会组织提供的心理援助资源有限,学生在学校之外缺乏接触专业帮助的渠道。校园霸凌与暴力问题
文部科学省的报告指出,霸凌问题在学生“旷课”现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23年,校园霸凌事件创下新高,学校、家长和社会对霸凌行为的关注度虽然在增加,但实际干预和保护措施仍显不足。一些学生因校园霸凌或长期欺凌而选择逃避学校,以避免身心上的伤害。
针对学生旷课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文部科学省、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正在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旨在减少旷课现象的发生。
增加心理健康支持
文部科学省已经着手推动在学校内增加心理健康辅导员的数量,并与民间心理辅导机构合作,建立更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日本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舒缓学习压力,单靠教师和班主任难以完成。因此,有必要引入专业心理支持人员,帮助学生应对情绪压力、学业焦虑等问题。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家长由于忙碌的工作或其他因素,无法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孩子内心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并提供一些教育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改善学校制度
专家们认为,日本的学校制度应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调整教育方式。例如,一些学校尝试以小班化教学和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获得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减少压力。此外,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入更多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技能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方法。校园霸凌的有效干预
针对霸凌问题,学校与教育部门需要采取更加果断和持续的措施。文部科学省表示,将持续强化对校园霸凌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设安全教育课程等方式,营造一个更安全的校园环境。同时,也呼吁各界加强反霸凌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对霸凌的敏感度,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生的旷课问题不仅是教育体系的责任,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许多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通过开设公益活动、提供心理健康咨询资源等形式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此外,日本各地的社区组织也可与学校联合,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支持和心理辅导项目,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日本中小学生“旷课”人数的持续增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我们或许能够为日本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旷课问题,更是对未来一代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