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共享新时代 | 老当益壮

文摘   2025-01-23 18:49   北京  
老当益壮这个成语,今人的理解和第一个说此话的人所表达的意思有差别。现在,它一般用来赞许健康老人,意思是比年轻人还健壮。但它原本是对老年人的期许,说的是精神,不是肉体。据《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常对门客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意思是:人的精神状态应当是处境越困难,意志越坚定;越老,应该越威猛,不坠凌云之志。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马援自己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南面打到现在的越南地面,北面打到辽河流域,自然是大丈夫。他 60 岁还受命领军征讨蛮夷,64 岁病逝于军中,实践了“马革裹尸还”的壮志。
问题是,像马援、曹操这样做大事的“丈夫”毕竟是少数,社会的大多数还是凡夫。那么,凡夫们老了之后是否都会变成懦夫呢?那也不见得。小老百姓生存压力大,他们没有资格躺平,必须“壮”起来,而且是老而益壮。我们村里的人常说,“鸡嘛搜搜吃吃,人嘛做做吃吃”。鸡用爪子在地上扒拉扒拉找食吃叫搜,人干活叫做。这话的意思是,人干活是为了活着,人要活着就得干活。农民祖祖辈辈没有退休之说,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地里干活非常常见,有的还干挑担一类重活。至于“为志”,必须等待能够“为志”的条件,比如每年的收入除了吃饱肚子之外还有富余,他们就会有更高的追求,比如买一亩两亩田,盖一间两间房。这叫“置田得地,造房起屋”,许多人苦干一世也不能做到。
那时候的人比较皮实,头疼脑热的不在乎。在我们村里人的观念里,说谁有病是很严重的事情,往往联想到死亡,闻者无不变色。他们轻易不说有病,有点不舒服叫“不适意”,浑身无力干不了活叫“没有力气”,发烧叫发寒热,想不到求医问药。我母亲在 90 岁以前基本没有吃过药,头痛得厉害了,就在头上裹一块毛巾,在床上躺着,或者自己刮刮痧。90 岁以后医生说她有高血压,我哥哥给她准备了降压药,嘱咐她按时吃。她答应得好好的,可我哥一走,她就把药扔掉了,还笑着对别人说:“我骗骗他,省得他跟我烦不清。”她就这样活到 94 岁。
现在,中国消灭了绝对贫困,吃饭不成问题了,老人有条件躺平了。他们开始注重养生,尤其是城里人,一个个小心翼翼,一天到晚注意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点痛有点痒就提心吊胆,疑神疑鬼。我因此常常想起《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刘姥姥比贾母年长好几岁,70 多岁还天天下地干活,在大观园里摔倒了,一骨碌爬起来,什么事儿也没有。贾母则不是躺着就是歪着,还要小丫头举着美人拳捶腿。结果呢,贾母死了,贾家败了,刘姥姥却还活着,还救了巧姐。我宁可做刘姥姥,也不做贾母。
外国人不知道马援,也不知道刘姥姥,倒大有老当益壮的气概。2014 年,美国老太艾琳娜·坎宁安在 100 岁生日时跳伞。2018 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 90 岁生日时跳伞。2024 年 8 月 25 日,英国 102 岁的老太太马妮特·贝利也挑战跳伞。
比较起他们来,苏东坡 40 岁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只能算小儿科。可喜的是,外国人这股新风已经吹到我国。马妮特跳伞一个多月后,湖北 84 岁的老太太陶喜地完成了 3000 米高空跳伞。她说:“别人102 岁能跳伞,我也能!”
经过百万年的进化,人有自带的生存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否则不可能抵挡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打击。人不像林中的春花,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2024 年 8 月 19 日,世界最长寿的老人、西班牙老太太玛丽亚·莫雷拉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 117 岁又 168 天。她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还有 1918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和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2020 年,她 113 岁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居然顺利康复了。她生前对人说:“活到这个年龄,我没有做任何特别的事,”“我只是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与大自然接触,有稳定的情绪,没有担忧或遗憾,积极地生活并远离不好的人。”她的养生经何等简单!在我们看来,她简直是没有养生。

既然我们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什么不老当益壮,老而弥坚?


来源:《中国老年》

编校:马怀宇

中国老龄
传递最新涉老政策信息,推进积极健康老龄化,努力成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形象窗口”“信息窗口”和老年人的“服务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