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共享新时代 | 百岁老人的启示:“有组织真好”

文摘   2025-01-21 11:00   北京  
国资委商业离退休干部局三里河活动站的孙春雨百岁寿辰时,我们专程赴烟台为老人祝寿,走近这位百岁老人,近距离了解他的生活近况,感受这个家庭的浓浓亲情。
用“家和”营造氛围
孙春雨 1984 年退休后,在儿子孙秀坤一家的陪伴下,常年居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普通小区里。不大的家中简朴而整洁,阳台上种满了他亲手培育的各种绿植花卉。
生日当天,除了我们,还有从外地赶来的亲戚,再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世同堂一家人,围在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孙春雨也像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着拍起了手,一直对我们说:“真的太满足了!太高兴了!感谢老干部局和活动站工作人员 ! 感谢组织的关心!”
孙秀坤介绍说:“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的下一辈、下下一辈们都过得好,并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出怎样的成绩,只告诉我们要健健康康、家和才能万事兴。如今看到家人都顺遂,自己特别欣慰,每天的时光都是幸福的,他就是这样一个容易满足的人。”
孙秀坤是孙春雨的独子,他和爱人一直照顾着父亲的衣食起居。平时就陪父亲聊聊天,隔三岔五地,家里的亲戚朋友打来电话或发来微信问候父亲。孙秀坤说:“父亲退休时,我还在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是我爱人在照顾我父亲,从衣食起居到活动安排,给父亲修剪指甲,带父亲理发,包括父亲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我爱人给买的。父亲逢人就说,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儿媳自己买衣服都不舍得,只要一说给我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我心中真是感动啊!”
孙秀坤感慨,父亲很少有烦心事,浓浓的亲情让父亲备感温暖。
以“乐观”面对人生
谈起过往,孙春雨十分健谈,他的“长寿秘诀”更在于乐观豁达的心态。邻居们的评价也如出一辙:不计较小事情,为人热心还乐于助人,总是心平气和,还经常跟小区的年轻人讲革命的故事,教导大家要忆苦思甜,建设好国家。
住在同一单元的邻居王青东 80 多岁,子女一直在外打工,孙春雨多次上门嘘寒问暖,时常送些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王青东说:“在我老伴儿住院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里边,我想去看老伴儿,孙老就让儿子把我送到医院里边去,等我老伴儿输完液再把我接回来,对我们很关心,孙老也很关心老年人的冷暖,对我们这些邻居,还有方圆几里的老年人都很关心。”
小区老年活动室开放后,孙春雨主动承担起活动室的管理工作,他积极倡导文明娱乐活动,协助物业制定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同行的退休老同志邓成喜告诉我们:“孙老以前在老干部局的生活福利处工作,经常深入老干部中间了解情况,想老干部所想,做老干部所需,老干部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和在职工作人员相处融洽,跟谁都是笑呵呵的,群众威信也很高。孙老退休后,我每次到烟台来看他,他都要给我准备一瓶珍藏多年的老酒。他一直都这样,热情好客,为人善良。”
孙春雨 60 岁时曾经做过前列腺癌手术,他一方面乐观从容接受现实,另一方面相信科学,积极配合治疗。后来充分证明,这个疾病被他这种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征服,没有对他的健康长寿产生不良影响。
儿子孙秀坤说:“在汶川地震、甘肃地震时,父亲不仅自己捐赠了 5000 元的特殊党费,还要求我们以家庭的名义捐赠钱物。”“父亲把生活中的挫折、名利、得失看得很淡。经常告诫我们,要‘顺其自然’,更要‘宽容大度’,要学会感恩。我觉得这就像是基因遗传一样,我们也不自觉地继承了这个特点。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让“习惯”融入日常
尽管已经年逾百岁,但孙春雨精神矍铄、生活自如。每天早上,即使早早醒来,他也不急于起床,而是会在床上做一些从头到脚的自我按摩。下午通常会和家人打一会扑克、麻将或聊聊天,睡 1 小时的午觉,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大小事情写日记,有时自己玩玩扑克,下下五子棋;一日三餐,除了营养均衡,吃饭特别有数,有时中午喝点小酒,但最多不超过三钱。

孙秀坤深有感触地说:“父亲能够健康长寿,与单位领导的关心和组织的关怀是分不开的。这么多年来,局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活动站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真心诚意服务保障老干部的情意没变,让我们感动。我们虽然生活在外地,但感觉你们始终就在我们身边,父亲也经常跟我说,有单位真好,有组织真好!”


来源:《中国老年》

编校:马怀宇

中国老龄
传递最新涉老政策信息,推进积极健康老龄化,努力成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形象窗口”“信息窗口”和老年人的“服务窗口”。
 最新文章